王里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的基礎,是黨聯系廣大農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肩負重任。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通過對江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調研發現,在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中還存在不少與新時代新要求新期待不相適應的問題。如何采取積極對策,進一步增強和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是擺在農村基層黨組織面前的新課題。
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革,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這種深層次的結構性變化改變著農村的社會生態,也使農村基層黨組織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和新矛盾。
農村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有待加強。實踐證明,只有實現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過硬和本領高強,整體功能不斷加強,才能推動農村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三農”工作才會有可靠的組織保證。當前,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黨員干部不謀事、不干事,基層群眾對黨組織的信任度和依賴程度降低。
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素質亟待提高。廣大農村干部的自身素質直接關系到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一些農村黨員干部服務意識淡薄,責任感不強;有的工作能力有限,思想保守陳舊,缺少發展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有的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缺乏處理突發性事件和處理重大矛盾的能力。
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設置方式存在不足。由于小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向小城鎮集中,居住地和戶籍地客觀上的分離,給農村黨員管理工作帶來了困難。另外,一些農村經濟實體也有條件建立自己的黨組織,如何打破原有的行政村的束縛,進一步優化黨組織設置也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農村黨員干部教育缺乏創新。一些村級黨組織滿足于照本宣科學理論,缺少結合實際情況消化理論的能力,尤其缺少對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建出現的新問題的分析研究,教育方式停留在讀報紙、寫標語、掛橫幅和發資料等傳統方式,缺乏新形式新內容的宣傳教育創新,影響了教育效果。
農村基層黨組織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是一些基層黨組織群眾工作能力不夠強。隨著農村經濟水平的大幅提高,農民群體也出現了一定的分化,出現了諸如私人企業主、個體包工頭、個體工商者、外出務工人員等,由于職業不同,所處的地區不同,導致每個人的關注點不同,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開展黨支部活動的難度。此外,有的基層黨組織致富帶頭、服務群眾、宣傳動員的能力跟不上,難以滿足群眾一些新的生活訴求和發展需要。
二是一些農村黨員干部黨建意識薄弱。一些黨務干部和村干部對抓農村基層黨建的本質和規律認識不清、把握不準,“抓好黨建為中心、抓好中心促黨建”的意識不強。甚至有的黨員干部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認為經濟工作是硬指標,基層黨建是虛任務,軟指標,難以出成績,忽視了經濟建設和基層黨建之間相互支撐的關系。有些黨支部對后備干部的培養重視不夠,致使后備干部嚴重短缺,年輕干部的能力和理論水平也難以提高。
三是選優配強黨組織帶頭人的難度大。黨組織帶頭人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的具體落實者和實踐者,是黨在農村基層的骨干力量。“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是強是弱直接關系到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以及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能否充分發揮。但一些地方還存在“人難選、無人選”的問題,存在隊伍老化、青黃不接的問題,直接影響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對策思路
對策是成因的延伸、改進的關鍵,切實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這一基礎,就必須積極探索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的辦法。
大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帶頭人隊伍建設。首先,要創新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引導農村基層黨組織更新用人觀念,拓展選人視野,從農村致富帶頭人、回村青年學生、退伍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培養選拔村干部。其次,要加快發展年輕黨員,積極培養后備人才。在確保發展新黨員質量的基礎上,拓展選人育人渠道,側重從文化程度高,綜合素質強的優秀農村青年中培養發展黨員,改善農村黨員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干部隊伍結構,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最后,要不斷完善黨員教育內容,創新培訓方式,促使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逐步向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利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形勢政策、民主法制、勤政廉潔、農村實用技術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努力提高農村干部發展經濟、社會治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調整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首先,優化現有黨組織設置。對黨員人數較多的村,依法提升等級,成立黨總支。可以采取村村聯建模式,將相鄰的兩個或幾個村的黨組織合并歸一,聯合建立黨組織。其次,在行業協會中設立黨組織。在目前農村涌現出的大批產業基地和行業協會基礎上,建立相應的行業黨組織,以順應農業專業化、產業化發展的需要。最后,針對外出務工農村黨員的現狀設置組織或行政組織中,構建以流入黨組織密切配合,有機銜接,雙向互動,共同負責的流動黨員管理體制,加強基層黨組織對外出務工黨員的管理。
積極探索農村基層黨組織活動的新方式新內容。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密結合農村改革發展穩定來推進黨建工作。找準黨建工作和農村改革發展的結合點,不斷創新黨的活動新方式,提高黨組織活動的質量。此外,要注重發揮“互聯網+”思維,通過建立“網絡”黨支部、“手機”黨支部等方式,開展豐富多樣的黨員活動,增強黨組織的認同感和凝聚力,推動黨組織成為鄉村振興的堅強戰斗堡壘。
(作者單位: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李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