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華杰
自稱坐擁9萬億美元的“皇家后裔”
李郁霖是遼寧省葫蘆島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個老兄口氣很大,但到底能大到什么地步,如果你沒有面對面地跟他打過交道,還真沒幾個人敢相信!
為了導演一起自己精心策劃的投資騙局,李郁霖對受害人孫銘輝宣稱自己是皇家后裔,擁有9萬多億美元的龐大資金,還有專門的皇家財產經辦人……
對,9萬億!美元!你沒看錯,他的確是這樣把自己說得富可敵國!李郁霖的口氣不是一般得大,他成立的公司名頭也特別能嚇唬人,公司名稱中出現了“國際”“歐亞”等字眼,乍一看真像是個富豪級的大人物。
孫銘輝原本并不認識李郁霖,兩人是通過一個叫許權民的人結識成為朋友的。2014年,孫銘輝正為自己經營的房地產項目的資金問題犯愁,恰好這時李郁霖在許權民面前顯擺,稱自己在匯豐銀行里有一筆很大的錢,還拿出一張匯豐銀行的金卡給許權民看。不僅如此,李郁霖還對外宣稱本案另一嫌疑人鄭冬是為國家立了大功的,為國家保護了好多財產,并稱其是自己9萬多億美元的經辦人,與香港匯豐銀行的高管有直接聯系。
兩邊都是朋友,一方有需求,另一方有閑錢。于是,在確認李郁霖很有錢后,許權民出于好心,便順理成章地在兩人間牽起了線,把李郁霖“有錢”的情況透露給了孫銘輝。
真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孫銘輝當然想到了去求助李郁霖這個“財神爺”。然而事實證明,孫銘輝融資心切卻中了李郁霖的招,最終融資未成,反倒成全了李郁霖的千萬騙局。
10億美元合作協議背后的騙局
雙方經多次“磋商”,李郁霖表示可以為孫銘輝的項目出資。為了騙取孫銘輝的信任,李郁霖還煞有介事地向孫銘輝出示了虛假的銀行對賬單、支票、貴賓卡等資產證明。
眼見孫銘輝已經十分信任自己了,李郁霖便繼續自己的忽悠伎倆。他向孫銘輝稱自己祖上留存在國內外各地銀行的定期存款數以千億計,其中部分存單陸續到期,但是這些資金的使用必須征得其他資金監管人員一致同意后方能取出。為盡快辦好資金使用手續,需要召集這些監管人員共同前往銀行簽名,同時需要雙方以公司的名義簽訂一份合同以方便出款。本身就有大額融資需求,加之經不起李郁霖的再三游說,孫銘輝認準李郁霖就是那個能夠幫助自己融資的人。接下來,只要是李郁霖提出的,他都會照辦。
雙方商定,李郁霖以合作的形式在2015年12月前分期給孫銘輝公司注入10億美元。經李郁霖提議,2014年2月1日,李郁霖以中國國際金融投資集團(歐亞)有限公司的名義與孫銘輝的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協議約定甲方為中國國際金融投資集團(歐亞)有限公司,乙方為廣州林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甲方承諾自2015年5月開始逐步注入資金,至2015年12月底投資總額不低于美元10億元,月利率為2.5厘,每年12月20日為結算日。協議同時約定2015年5月至7月,甲方所注入資金,乙方可用于歸還前期投資及對外借款。
然而對于李郁霖而言,簽訂融資協議只是個幌子,其真實目的是想借此騙取孫銘輝的巨額財產!于是,李郁霖開始以履行合作協議需要孫銘輝幫忙墊資為借口,精心策劃起這場騙局。
5月下旬,李郁霖專程找到孫銘輝,聲稱合作協議的資金手續正按計劃推進中,但聯系其他資金監管人員及銀行等單位過程中需產生各種費用,他們剛好目前手頭緊張,請求孫銘輝先期幫忙墊付有關開支作為運作經費。
5月27日,孫銘輝根據李郁霖請求,從深圳農業銀行個人賬戶匯給李郁霖現金人民幣300萬元。李郁霖當時口頭承諾,等有關皇家資金賬戶可以使用后,會將此300萬元返還孫銘輝。為進一步取得孫銘輝信任,李郁霖又主動寫下一份承諾書給孫銘輝,承諾一個月之內借給孫銘輝3億元,使用期15年,到期只還本金,不付利息。
一年后,李郁霖再次約孫銘輝出來,謊稱運作啟用皇家資金過程中碰到了一些意外的原因,還需要產生一些額外的費用,請求孫銘輝再幫忙支持300萬元人民幣,否則前功盡棄。無奈之下,孫銘輝于當天又向李郁霖個人賬戶匯入現金人民幣300萬元。
按照約定,李郁霖應當在6月底返還孫銘輝墊付款項,但李郁霖食言了,不僅如此,他也沒有主動聯系孫銘輝知會資金運作落實情況。在孫銘輝的一再追問下,李郁霖聲稱皇家資金由于種種特別原因,一時間尚未完全辦好手續,仍需孫銘輝再耐心等待一陣。接著,在此后的半年時間內,李郁霖又分三次以類似的理由,請求孫銘輝匯給其個人賬戶人民幣90萬元。
2015年6月底,李郁霖再次騙稱有關“皇家資金”即將“解封”,要孫銘輝在這關鍵時刻再支持他200萬元資金。孫銘輝當時雖然已經起疑,不想再匯這筆款子,未料李郁霖向其出示了一大摞香港各家銀行的巨額存單及各類證明文件,信誓旦旦向其保證以上資金絕對真實,且馬上可以動用。孫銘輝遂再次上當,于6月30日匯款人民幣200萬元到李郁霖個人賬戶。
不僅如此,孫銘輝自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的近一年時間里,還根據李郁霖的要求,前后付給其現金人民幣300萬元,作為所謂運作皇家資金的應急開支及其個人生活開銷。
2015年7月,孫銘輝見李郁霖還未兌現這項投資,身邊的朋友提醒他可能中了對方的圈套。眼見融資未成,孫銘輝意識到可能被騙,于是開始向李郁霖催討先前墊付的1190萬元皇家資金運作經費,但李卻以種種理由拒不返還。
2016年春節后,孫銘輝多次詢問李郁霖資金落實情況,李郁霖總說要其再耐心等待一下,并保證很快就會解決,結果卻一直都沒有實際進展。無奈之下,孫銘輝兩次親自上門,共追回現金人民幣150萬元。此后李郁霖非但不再與孫銘輝見面,電話也從由別人轉接變成干脆不接。
“皇家后裔”的前世今生和窮途末路
那么,自稱“皇家后裔”的李郁霖真像他自己吹噓的那樣富有嗎?李郁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事實上,李郁霖并沒有正當職業,對外宣稱自己從事古董收藏。
李郁霖稱自己有個同居女友叫郝秀娟,常年在深圳豐湖干貨市場經營茶葉為生。李郁霖表示二人住的房子也是郝秀娟個人購買的。不僅如此,他與郝秀娟同居期間的生活開銷,也大多是郝秀娟出的。李郁霖稱自己從2000年開始就向郝秀娟借錢,每次都是5萬或者10萬的向她借,一共借了320萬左右。原來李郁霖并不是個有錢的主兒,而是個習慣于向身邊人借款的“欠債大王”。李郁霖與郝秀娟是同居關系,為了顧及李郁霖所謂的“皇家后裔”身份,郝秀娟對外稱呼李郁霖為李總。
然而,郝秀娟眼中的這個被自己稱作“李總”的同居男友,并沒有給自己帶來幸福,最終因詐騙1000余萬而成了階下囚,郝秀娟自己也因此受到了牽連。2016年6月5日,民警將李郁霖從其居處傳喚到筍崗派出所進行訊問。7月5日,郝秀娟應偵查機關電話通知到案接受調查。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于2017年6月21日對此案作出判決:被告人李郁霖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3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被告人郝秀娟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查扣在案的涉案款項返還給被害人,不足部分繼續追繳。
宣判后,郝秀娟提出上訴,要求二審判決其無罪。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2014年1月,被害人孫銘輝通過朋友介紹認識李郁霖。雙方在交往期間,李郁霖得知孫銘輝從事房地產工程投資,需要大量資金,便向孫銘輝宣稱自己是皇家后裔,擁有龐大的資金,可以為孫銘輝的項目出資。2月1日,李郁霖以中國國際金融投資集團(歐亞)有限公司的名義和孫銘輝的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為孫銘輝的公司融資10億美元。在騙取孫銘輝信任后,李郁霖又虛構其存款投入資金運作需要前期啟動資金為由,要求孫銘輝支付前期費用,孫銘輝信以為真,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以銀行轉賬、現金等方式向李郁霖共支付人民幣1155萬元、港幣95萬元。李郁霖在收到上述款項后,將上述錢款轉到其本人、上訴人郝秀娟、鄭冬等人的多個個人賬戶或用于購房、直接取現、消費。
2014年5月27日至7月11日,李郁霖利用其名下的農業銀行賬戶,先后十次將其中人民幣266萬元贓款轉賬至上訴人郝秀娟的農業銀行賬戶,用于購買房產、消費或轉賬他人;2014年7月21日至11月20日,李郁霖利用其名下的農業銀行賬戶,先后四次將其中人民幣23.5萬元贓款轉賬至郝秀娟名下的農業銀行賬戶。郝秀娟明知款項是犯罪所得而予以接收,并迅速將贓款轉移,進一步掩飾款項的非法來源。
對上訴人郝秀娟所提上訴理由及辯護人意見,經查,原判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法院經審理認為,郝秀娟所提上訴理由及辯護人意見,經查不能成立,遂于2018年1月25日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文除李郁霖、郝秀娟外,其余人名均為化名)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