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宇
現在的中學生都是“00后”,他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思想開放、視野開闊、接受新知快、創新能力強等。但在物質生活相對富足的年代里,卻滋長了他們的惰性,抗挫折吃苦耐勞的能力弱了,開拓進取的熱情減了。古語云: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講究激勵的策略,及時對中學生開展系統的激勵活動,是減輕其惰性,促發其內在動力的關鍵一步,是實現自主發展的重要一著。
改革開放40年,我國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勝利,切底解決了溫飽問題,并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在物質生活相對富足的年代里,在中學生當中滋長了惰性,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了,抗挫折吃苦能力弱化了,銳意進取精神減退了。在最具朝氣的中學生當中出現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這種現象如果得不到迅速的有效的解決,將嚴重制約我國的發展強大。
要解決中學生當中存在的這個十分緊迫的問題,關鍵在于促進其自主發展。自主性是人作為主體的根本屬性,當自主性降低了,作為教育者,就要及時想方設法提高其自主性。及附激勵是提高學生自主性十分重要的一環。激勵,指激發和鼓勵,在中學階段,講究激勵策略,及時系統地開展激勵活動,能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性,使其遠離惰性,增強抗挫折和吃苦能力,煥發其進取精神。關于激勵的策略,應特別重視以下四個方面:
一、激勵不分巨細親疏
1.抓住小事件給卜大激勵
激勵的事由不分巨細,因為在中學生的世界里,沒有多少事件是驚天動地的,大多是一些小事件。教育者首先要從抓小事件開始,通過小事件觀察中學生的思想、心理和行為,給予其激勵。甚至小事件給予大激勵,擴大影響,使學生認識到事件雖小,但意義重大。
2.不分親疏營造平等氛圍
不分親疏建立平等的氛圍是開展激勵的前提。教育者如果有親疏之別,學生也會產生親疏之感,有時候甚至會產生抵觸的情緒,不利與開展激勵活動。
3.真誠付出才能激勵學生
不計親疏平等待人是為人真誠的一個重要表現,作為激勵學生的導師,不真不誠絕不能打動人。說理演講、了解溝通、撫慰激勵都需要真心實意地投入,這是做好激勵教育的前提條件。
二、激勵貴在抓住時機
1.抓住難得的時間
學生的行為發生具有瞬時性,有的是不自覺行為,這幣環自覺行為恰恰是其內在心理品質的一個反應。教育者應抓住“熱點”,及時開展激勵,迅速擴大影響。正所謂“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錯過時間,讓可貴的事例冷了下來,一者讓受教育者覺得其重要性不高,二者難以再煥發熱情,降低了激勵的效果。
2.抓住難得的場合
現場教學,學生的關注度最高、最直觀、效果最好。錯過最佳場合,事后難以還原現場。即使還原現場,也頗費周章,還不容易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參與度,難以達到最佳效果。抓住難得的場合,開展激勵教育,需要教師要具備激勵教育的敏感性,要處處留心。時機時機,抓住難得的時間和場合就抓住了難得的時機,就能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激勵,取得較好效果。
三、激勵貴在目標恰當
1.杜絕過高的目標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告訴我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首先要明確學生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其次要明確學生還不能獨立完成的任務。在教師的幫助下,在集體活動或個體活動中,學生通過模仿,能夠完成這些任務。在激勵學生的日封吳,給學生定下的目標要恰當,要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香蕉”,不至于讓學生心灰意冷,放棄機會,甚至產生抵觸情緒。要日核目讓學生看到希望。
2.讓學生體驗成功
訂立恰當目標的出發點就是保存學生希望的火種,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獲得前進的動力,一步一步地發展自己,一點一滴地完善自己。在激勵活動中,要善于倉山受各種情景,讓學生體驗成功,促進其自主發展。對于后進生,受到的批評往往多于成功的體驗,讓其體驗成功,讓其真切地感受至」原來我也能行、我一定行,是對后進生開展激勵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
四、激勵貴在內外結合
內在激勵是指學生自身產生的、發自內心的一種激勵力量。大致包含責任感、榮譽感、良心感等幾個方面。教師在激勵活動中首要的是進行內在激勵,激發其責任感、榮譽感和良心感等。進行內在激勵應特別要注重以下三個方面:
1.注重激勵氛圍的多樣性
在學校、在班級、在宿舍通過平面媒體(校班、校刊、板報和標語等)和立體媒體(校園廣播、校園電視好校園網絡等)營造激發和鼓舞斗志的良好氛圍。通過平面和立體的宣傳,營造氛圍,實現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目的。
2.注重激勵內容的全面性
學校通過平面和立體媒體進行的激勵教育的內容要全面,涵蓋學生的各個方面,尤其是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里提到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現實等方面的內容。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其需要的內容,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樣的。
3.注重激勵活動的有效性
激勵活動主要通過集體活動和小組活動進行,形式主要有專題演講、互動溝通和答疑問難等。要提高活動的有效性,前提是對學生的情況有較全面的了解,關鍵是教師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不作空洞無物的說教,能真心實意地耐心地關愛學生,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同時,要監測活動的有效性,可以制定量化表格進行調查,并及時反饋、修正。
內在激勵具有更穩定、更持久、更強烈的效果。在學校教育中,學校或班級主要要通過內在激勵活動來激勵學生,并持之以恒,形成學校和班級的激勵文化,才能使激勵教育真正發揮作用。
外在激勵指晉升、福利、表揚和認可等,這是一個十分重要方面,應根據實際情況,把外在激勵和內在激勵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激勵的最大效用。尤其是要發揮表揚和認可的作用,毫不吝嗇地多方面多角度表揚學生、認可學生的能力貢獻,為學生自主發展搭建良好的平臺。
綜上所述,面對新時代,在中學生當中開展激勵教育勢在必行。激勵不分巨細親疏,教育者把每一件教育小事都做到極致,長期堅守,就能取得極大效果。激勵教育貴在抓時機、制定恰當目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獲得前進的動力,一步一步地發展自己完善自己。激勵教育貴在內外結合,把內在激勵和外在激勵有機地結合,真心付出,長期堅守、不斷修正,使之形成學校文化傳統,成為師生自覺行動,就能實現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當中提出的自主發展目標,為學生為國家贏得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