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寧 包凱軍
2018年8月,尤其是“立秋”后,雞蛋價格突然上漲,一個月時間,雞蛋價格漲幅達三成,筆者在多家農貿市場和生鮮超市發現,蛋價普遍在5元/斤以上,直到進入9月之后,雞蛋價格才逐漸緩慢回落,但價格不低。今年的雞蛋價格變化幅度如此之大,是市場偶然因素影響還是常規市場調整?就此問題,筆者對2015年以來雞蛋價格走勢進行了簡要分析。
表1、圖1所示為2015~2018年大碼雞蛋月均價格以及價格走勢圖,從圖表中可以總結出部分雞蛋價格走勢的規律性,小結如下:

表1 2015~2018年大碼雞蛋月均價( 單位:元/kg )

圖1 2015-2018年度雞蛋價格走勢圖
結合表1與圖1,近幾年來雞蛋價格市場變化遵循一定的規律,即:每一年的春節期間雞蛋價格處于高位,春節過后,隨著雞蛋消費進入季節性淡季,雞蛋價格從高位轉跌,經過3月~7月的低位運行后,8月開始走高,至中秋節前后達到峰值,隨后再次進入下行通道。
從圖1中可以看出,2015~2018年期間,每年8~9月可謂是雞蛋價格的“黃金月”,尤其是每年8月雞蛋價格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對比四年間雞蛋價格走勢圖,月均價環比增加最大的不是2018年8月,而是2017年8月,2018年8月遼寧雞蛋月均價環比漲幅超過50%。四年間每年8月雞蛋收購均價環比情況見表2。

表2 2015~2018年8月雞蛋收購價格環比情況(單位:元/kg)
夏季持續的高溫天氣影響到蛋雞生產效率,俗稱“歇伏”。今年氣溫偏高,尤其是今年北方地區,高溫造成中、小規模雞群產蛋率下降10%~20%。濕熱天氣導致雞蛋存儲周期變短,經銷商擔憂質量問題普遍維持低庫存狀態,各環節余貨不多,這些均加劇了季節性的供應緊張狀態。
8月以后,各地糕點廠開始制作月餅,用蛋量明顯增加,加上9月學校開學和中秋節,商家積極備貨,雞蛋需求增加,對雞蛋價格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
由于2017年初蛋雞養殖行業的大幅虧損,蛋雞大規模淘汰,補欄不足,8月雞蛋正處于行業周期低谷,導致雞蛋供給總體減少。8月前后,在產蛋雞均為2017年4月以后補欄的蛋雞,而2017年4月至9月是近幾年補欄量最低的月份。
2018年8月初至9月中旬,全國范圍內陸續有豬場發生非洲豬瘟,同時個別地區牛羊炭疽疫情發生;以上畜類產品的市場突發狀況,減少了部分市場消費,作為肉類的不完全替代品,雞蛋需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蛋價上漲。
8月下旬,隨學校陸續開學和中秋節、國慶節臨近,雞蛋價格有持續上漲空間,同時各地發生的肥豬豬瘟疫情和牛羊炭疽疫情仍對雞蛋價格繼續上漲有一定支撐作用。9月下旬后,養殖戶新一批補欄的蛋雞將進入產蛋高峰,市場供應會增加,雞蛋供給壓力基本緩和,雞蛋價格再繼續大漲的可能性不大。預計雞蛋價格持續高位運行或在中秋到來之前見頂反轉,中秋節過后,雞蛋價格多半會像往年一樣,出現季節性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