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曉嵐
創新是兩件事情,一是干別人沒有干過的事情,二是干別人干砸的事情。
“早期我講過一句話挺熱的,說豬站在風口上都會飛,所以大家把小米定為機會主義者,其實或多或少有些誤解?!?017年11月12日,在中國版權協會主辦的第三期遠集坊上,作為主講嘉賓發言的小米創始人雷軍,在介紹小米的創新發展時,笑著“糾正”自己曾經的語錄稱,“大家看到的是風口,我說的其實是豬,即如果我們有當豬的心態,就不會輸掉市場?!?/p>
2017年,小米在雙11第五次奪冠,成績相比2016年翻了一倍。“我發了一封員工信,說還是要保持冷靜,保持謙卑之心。因為小米業務剛剛展開,畢竟只干了7年時間,還是非常小的公司,還有很多的困難和問題?!?/p>
雷軍在員工信中強調的“冷靜”“謙卑”,在其演講伊始已有體現。他認為小米是風口上的一頭豬,主語落在“豬”上。
何為雷軍眼中“豬”的定義?即躺在地板上的人。他表示,假如他辦小米從始至終都保持著當豬的心態,公司就不可能被打垮。因為一個躺在地板上的人,不可能被再次擊倒。
雷軍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過去幾年小米壓力很大,在小米手機銷量跌出世界前五時,一度想把公司名稱從小米改成others,后來被告知工商局不讓注冊。
雷軍稱,之所以想把公司名稱從小米改成others,因為在世界排名里,只有others這個分類的業績是最高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雷軍對小米成績波動的敏感。
雷軍指出,在過去兩年,公司遇到最大的困難是能力落后于思想。他所強調的能力,指的是傳統工業能力。在他看來,階段性的領先要匹配核心能力,即傳統工業能力,“思路上是領先的,但是能力能不能跟人家接近,甚至超過別人,是一個乘法關系。”
他舉例說,在小米產品銷售的時候,往往一排隊就是幾百人、上千人,很多產品似乎都需要搶購,而就是因為出現了搶購,業界有聲音認為小米在做“饑餓營銷”。雷軍對此稱,“其實饑餓營銷也是對小米最大的誤解,本質上還是我們傳統工業能力不夠導致的,交付能力跟別人有差距。”
因此,在過去壓力很大的兩年里,雷軍在公司內部一直強調一個詞“補課”——減速提效、夯實基礎、提高核心競爭力,認真跟傳統產業學習,把該補的課補上。
雷軍表示,早在2017年10月份,小米已經完成了1000億、7000萬臺手機的目標。這已經完成了2017年一季度時小米高管層所做的全年目標。當時,就連小米的高管層都認為上述目標很夸張。
雷軍稱,因為在2017年一季度,小米手機很缺貨,供應能力不足,業績表現不好。而到了二季度,出貨量達到2316萬臺,較一季度提升70%,較2016年提升100%,銷售量重返世界前五;三季度增長率達到102.6%,小米又回歸了高速增長態勢。2018年一季度,小米手機銷量再創新高,在全球手機銷量榜排名第四位。
雷軍稱,小米面臨著一個問題,即中國人的傳統思維:便宜沒有好貨。“小米賣得這么便宜,只能說你的產品Low,再加上殘酷的商業競爭,精英階層對小米認知越來越少,他們對小米的認知就是很便宜的產品。
對此現狀,雷軍有自己的判斷與思考。他認為,這說明要做一個創新的東西,還需要顛覆大家的認知,還要改變很多東西,“在這一點上,我認為小米絕對不是一兩天能做到的,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來改變?!?/p>
雷軍表示,他始終堅持的,是把東西做得越來越好,越來越便宜,“把東西做得越來越貴,不是我想干的事情,我希望做一個大眾品牌,做讓大眾真正受益的公司,我不想做成奢侈品?!?/p>
雷軍甚至表示,目前中國的相關傳統公司把產品價格定得越來越高,給用戶造成的誤解是貴的就好,這種路徑走下去就是不歸路,“電子市場主要是創新競爭,還沒有真正到效率競爭上,如果把創新和效率同時看成公司核心競爭力的話,我認為這樣的公司生存時間和生命力比較長久?!?/p>
在雷軍看來,小米現階段的重點仍在于創新?!皠撔率莾杉虑椋皇歉蓜e人沒有干過的事情,二是干別人干砸的事情?!彼硎荆瑒撔乱馕吨?9%都會死,是九死一生出來的結果。而創新最難的,是失敗率?!耙驗槭÷剩瑳]有人愿意花很多錢,很多人創業都是拷貝,核心是抄,因為創新的成本太高。不過,哪怕創新失敗的人也被社會尊重,因為只有失敗者才會造就創新者。”
雷軍發現,回顧過去兩年,國人使用國產手機的比例大幅提升,山寨機幾乎消失,整個中國的手機行業已全面崛起。他就此判斷,未來不僅僅是手機行業,小米所引領倡導的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會讓一個又一個行業很快改變,“再過十年、二十年,中國所有的國貨都將崛起。”
在他看來,目前國貨需要做三方面的改革:一是設計,二是用戶體驗交互,三是硬質量。
他以小米為例,指出:在設計方面,小米在2017年獲得了很多個德國紅點獎金獎。在用戶體驗交互方面,幾乎和阿里同時提出“新零售”概念,關鍵在于線下銷售的電商產品跟電商同價,核心是提升效率。據他透露,小米之家的年坪(1坪約合3.3平方米)效(經營效益指標, 指每坪面積產出的營業額)已達27萬元,相當于同行的10倍,位居世界第二,世界第一的蘋果在成本上則高于小米6倍。質量方面,小米從手機研發到面世過程中,拿掉了利潤、渠道成本、市場推廣及廣告成本,專注于研發和原材料及制造。舉一個較為具體的例子是,2016年全年小米申請了全球發明專利7071項,光申請費就達2.3億元。
雷軍稱,隨著中國手機的崛起,他相信各行各業的電子消費品會在全世界市場形成一種風潮,即中國制造的產品不僅質量好,還價格厚道?!拔矣幸粋€很深的感受,覺得越看全球市場和產業變化,越覺得未來十年是屬于中國的。我認為未來會有一批中國品牌在全球崛起,這已經勢不可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