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散養作為一個傳統產業,是農村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重要渠道,雖然規模遠遠達不到大戶的標準,但他們可以根據家庭收入實際投入不算太多的資金、占用面積不大的場地圈舍,抵抗較小的市場價格風險,這些農戶常年存欄規模大多在20頭左右,也更容易集中抱團發展,形成“以少聚多”的規模優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消費觀念的不斷改變,農村放養豬肉逐步成為城鄉人民追求的“綠色食品”。

我國是當之無愧的豬肉消費大國,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安全食品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人希望能夠吃到口感更好、肉質更鮮美,同時也更加綠色、健康的豬肉以及豬肉制品。這就是為什么一些農村土豬肉近年來受到消費者青睞的根本原因。
但是站在生豬養殖的角度來說,擁有良好口感的綠色無公害豬肉,是需要付出較高的養殖成本的,比如生豬的養殖周期更長,比如防疫方面的要求更高,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不是任何一個養殖戶或養殖企業都能夠承擔這樣的養殖風險的。所以從滿足消費者消費需求的角度來看,我們迫切需要尋找一種既能夠有效降低養殖成本,同時又能夠得到消費者和市場認可的生豬養殖模式。
市場的美妙之處就在于,有消費需求,就會有生產方面的嘗試與探索。于是,家豬野養、放豬歸山等生豬養殖模式,又開始重新回歸我們的視野。家豬野養、放豬歸山的優勢是很多的。從養殖的角度來看,首先可以極大地減少飼料的投入,節省飼料成本。有效降低了養殖戶的養殖成本,可以避免生豬投放市場以后價格過高,乏人問津的情況。
其次,處在放養狀態的生豬獲得了極大的“豬身自由”。為了尋找可口的食物,它們一天當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運動當中,運動量非圈養家豬可比。同時其接觸的環境也相對復雜,不僅肉質緊實,對疾病的抵抗力也大大強于圈養豬。這樣一來,豬肉的口感會變得更好,同時對疾病的抵抗力也大大提高,同樣可以降低養殖戶的養殖成本。
而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些相比于用飼料喂養、短時間內催肥的圈養生豬,其口感、營養價值等等都更勝一籌,自然能夠得到消費者的歡迎,其豬肉的價格也是普通豬肉的一倍以上,乃至更多。而且,從現在那些付諸實際行動的家豬野養的養豬戶來看,顧客以回頭客為主,都是提前打好招呼,要多少豬肉,所以有點接近于 “訂單養殖”,這就有效降低了養殖戶的養殖風險,能夠讓這一模式進行一種良性循環。
“可以放心養豬了。”近來,允許生豬散養的消息在浙江省景寧縣鄭坑鄉傳開,村民喜笑顏開。2017年初,景寧縣對全縣生豬散養戶予以關停退養,并出資回收農戶家里的存豬。鄭坑鄉人歷來有養豬務農的習慣和殺年豬、吃年豬飯等傳統。禁養生豬后,部分留守老人、低收入家庭失去了增收來源,許多村民便提出能否繼續養豬。
為回應村民訴求,鄭坑鄉邀請縣里多個部門專家、村民代表等召開座談會,并率先出臺散養生態豬實施意見。同時,為實現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良性循環,鄭坑鄉制定“不影響村容村貌、不影響人居環境、不污染水源生態、不養飼料泔水豬”的“四不”原則,并規定“全鄉散養生豬數量不超過1 000頭、每戶養殖數量不超過5頭”。此外,鄭坑鄉投入30余萬元,對有養殖意愿農戶家的豬圈欄舍進行改造,室內配套排污槽、污水凈化處理池,室外種植爬藤、竹子等綠植,讓豬欄既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來源,也變成鄉間的一道風景。
“豬吃完就進林子跑,運動量大,脂肪沉積,肉質鮮美,去年銷量很好,今年我準備增加一倍的豬,預計年底純利潤能達到 6、7萬元。”說起林下“溜達豬”,黑龍江省富錦市大興農場特色養殖戶王利友信心滿懷。
王利友從事特色養殖已經有4個年頭了,最初養殖的溜達雞、溜達鴨,效益一直都很可觀。在看準特色、生態的商機后,他又引進了豬仔進行林下養殖,為增收致富開辟新的門路。由于王利友養的“溜達豬”肉質鮮美,且為純綠色食品,因此他家的豬肉賣到每斤15元依然供不應求,這更增加了他發展林下養殖的信心。這個農場依托自然優勢,引導職工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打響林下生態特色品牌,使林下特色養殖成為實現職工增收致富的強力引擎。
在重慶市巫山縣官渡鎮天燈村有這樣一群黑豬,每天除了吃喝睡,都在山坡上放養著自由活動,它就是跑跑豬。
“我家的這些豬,都是跑跑豬,原生態放養,每天都在山坡上自由奔跑。”官渡鎮天燈村7社的養豬戶邱智威說,山坡不僅是豬嬉鬧奔跑的地方,還是豬覓食的好去處,樹上掉的板栗、獼猴桃、野菜等都是豬食,平日里也不喂飼料。這樣養出來的豬肉質好,味道鮮美,吃起來有嚼勁。每天傍晚,豬們都會回豬棚吃晚餐——玉米、麥麩等農作物和青飼料。
天燈村7社位于大山深處,由于該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上,山多田少,特殊的地理條件制約了村民經濟發展,因此,村民們響應鎮政府整村搬遷政策,95%的農戶搬離山下居住,邱智威通過多次考察,利用這一優勢,選定了適合山區發展的生態跑跑豬。
“這里山好、水好、空氣好,將生豬放養后肉質肯定會更有野味。”邱智威說,他養豬的地方海拔較高,空氣很好無污染,最適合跑跑豬的養殖。今年是第一年,共養了40余頭,這個跑跑豬經過放養,它的肉質、口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經過大半年的喂養,邱智威家的這40余頭跑跑豬均在200斤左右,今年冬天可以長到250斤至300斤左右,屆時即可出欄銷售。按照每斤18元的市場價計算,這批豬可收入18萬余元。
放養的豬市場認可度高。早在幾個月前,邱智威家的豬已經被人看上了,有人預訂了3頭整豬,價格高出一般肉豬。“價錢都是買家主動提的。”邱智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