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文軒,丁德寬,席全忠,張 波,胡麟虹
(1陜西省城固縣果業技術指導站 陜西城固 723200; 2城固縣農技推廣中心 陜西城固 723200;3城固縣董家營鎮農業綜合服務站 陜西城固 723211)
陜西省城固縣地處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地帶,位于陜西漢中盆地中部,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引漢濟渭工程供水水源地。具有良好的生態優勢。城固柑橘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在基地規?;?、建園標準化、品種合理化、果實商品化、產品品牌化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圖1),但也存在栽培品種單一、栽植過密、基礎設施薄弱等不足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固柑橘產業發展水平,筆者特提出城固柑橘產業發展對策和建議。

圖1 城固柑橘園區
截止2017年底,全縣柑橘總面積達到26.6萬畝,年產量35萬噸。產值逾10億元。帶動旅游、餐飲、加工、運輸、服務等行業發展,實現綜合效益20多億元。
在基地區劃上,柑橘產業由平地(水田)非適宜區向丘陵山地適宜區集中。在栽培管理上推廣起壟栽培、開溝排濕、密園改稀、樹干涂白等技術。在主栽品種上選擇興津、宮川、日南1號、大分、城固冰糖橘、少核朱紅橘等優良抗寒力強的特色和地方品種。
城固柑橘可溶性固形物和含酸量均高,具有風味濃郁、酸甜適口、色澤鮮艷、果面光滑的獨具特色品質,且成熟期較南方柑橘主產區早上市15~20天。加之距西北、華北、東北等北方銷售市場近,有明顯區域、區位優勢。
全縣培育龍頭企業3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2家,柑橘專業合作社30余家,取得柑橘出口資質企業、合作社達到11家,建成柑橘分選生產線27條。柑橘內在品質無損檢測分選線也落戶城固。
柑橘作為城固的傳統產業,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橘農在抵御凍害、品種選擇、栽培密度、病蟲防控、施肥修剪等作務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縣里先后成立了果業站、柑橘研究所、柑橘育苗場、林果試驗場等。2008年國家農業部柑橘產業體系陜南柑橘試驗站落戶城固。
2008年成功注冊“城固柑橘”、“城固蜜橘”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圖2)。2012年,“城固柑橘”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成功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5年“城固柑橘”果業品牌榮獲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2017年“城固柑橘”品牌評估價值達到18.97億元。

圖2 地理標志證書
全縣早熟溫州蜜柑主栽品種占98%以上,且集中在10月上旬到11月上中旬成熟上市,“洪峰”凸顯、周期較短,易形成空間性、季節性和區域性產品過剩。
果農防凍意識不濃,抗凍栽培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導致城固柑橘每年都發生程度不同的凍害,個別年份凍害已嚴重影響當年產量和果樹樹體生存安全。
果園按2米×1.5米株行距,畝栽220株密植建園、快速豐產,但果園郁閉、透光差、濕度大,病蟲易發。
農戶家庭一般經營橘園1~3畝為多,5~10畝次之,10畝以上大戶較少。果農大多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使科技培訓組織難,新技術、新品種、新藥肥、新機械推廣難。
城固柑橘相當一部分果園建設在沒有灌溉條件的旱坡地或沒有排水系統的坡腳平地(旱田)。天旱時,坡地橘園因無水灌溉品質受損產量下降;雨多時,平地橘園排水不暢造成枯枝干葉、爛根死樹毀園。
凍害是北緣柑橘的致命“殺手”,一定程度上嚴重威脅城固柑橘產業安全。為此,要樹立長期發展柑橘的理念,采取政策鼓動、行政推動、經濟拉動、科技促動、示范帶動等措施,堅持年年冬季持續做好防凍工作,積極防御自然災害,確保把凍害控制在不造成柑橘產業生存危險的范圍之內。
按照適地適栽原則,城固柑橘應逐步把產業發展重點布局調整到以漢江北部丘陵山地、緩坡旱地為主的優質適生區域,平地和田地橘園應視管理水平慎重發展。在品種結構上,應加快優質特早熟品種和地方特色中晚熟品種的推廣步伐。使特早熟、早熟、中晚熟栽培品種比例得到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拉長產品成熟期,降低市場銷售高峰期,錯峰上市,順價銷售,適應市場需求。
在柑橘種植和栽培管理理念上改以往盲目追求密植和高產的思路為走稀密適當、控產提質、配套設施、機械化程度高、省力化效果好的現代果業發展之路。一是推廣果園自然生草,種植綠肥,秸稈還田技術。二是推廣密園間伐改稀技術。改行株距2米×1.5米畝栽220株,為行株距3米×2米,畝栽110株(圖3)。三是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將按經驗人工施肥變為定量調控按需準確水肥一體化施肥,按需控制施肥時間和數量,滿足柑橘在關健生育期“吃得舒服、喝得快樂”。四是引進示范推廣適應城固柑橘園耕作、施肥、修剪、噴藥、涂白等先進機械和管理使用技術,不斷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五是推廣防凍栽培技術。在選擇抗凍栽培品種的基礎上采取新建園起壟栽培、冬季幼樹包草,成齡園遮陽網覆蓋及樹干涂白等措施,強化柑橘防凍措施落實,確保樹體安全。六是推廣控水栽培技術。結合行間起壟、防草布覆蓋防草和反光膜覆蓋防水等園藝措施,以達到控水、增光、提糖,提升產品品質(圖4)。

圖3 密園改稀后結果狀

圖4 橘園覆膜控水增糖
一是按照“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的原則,創新科技支撐、政企合作、市場運作模式,加快啟動和建立城固柑橘無病毒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確保為產業發展提供足量、優質的無病無毒良種苗木。二是農業行政執法部門,要采取法律、行政、經濟和市場等綜合手段,加強柑橘種苗市場管理,確保繁育出圃、市場銷售的柑橘苗木無病毒、品種純。三是建立柑橘苗質量防偽溯源系統制度。
一是在柑橘優勢和集中產區,加強園區田間道路的規劃、設計和建設,使農資、農機具進園,果品出園順暢、快捷。二是建設一批橘園高效肥水一體化示范工程。將灌溉和施肥融為一體,實現橘園管理升級換代。
一是全力做好“城固柑橘”區域公共品牌的打造、宣傳和推介,進一步提升區域整體形象。二是創新品牌管理模式,建立質量追溯體系,建全品牌質量管理辦法,嚴格品牌包裝使用,確保品牌產品質量安全可靠。三是提升城固柑橘品牌塑造文化內涵,推動柑橘與文化融合發展。要進一步深度挖掘城固是西漢著名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和享有“北斗喉舌”之譽的東漢三朝太尉李固故里的歷史文化積淀,大力營造柑橘品牌文化社會氛圍,實現品牌溢價。
城固柑橘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薄弱,特別是周期性冬季低溫凍害問題嚴重制約著柑橘產業持續向好發展。對此,建議城固柑橘應以2017年7月,陜西省財政廳、農業廳、陜西保監局聯合下發《陜西省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方案》的啟動實施為契機,參照奶牛、蘋果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經驗,積極探索引進并逐步出臺《城固柑橘自然災害農業保險政策》,對參加保險的農戶,在保險期限內,由于自然災害造成柑橘成本損失,根據受害等級的不同,將獲得保險公司的一定賠付。這對于分散果農經營風險,穩定增加橘農收入,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根據城固柑橘栽培經營管理實際,一般農戶經營橘園的規模應在15~30畝比較合適。這個規模面積能保障果農家庭基本經濟收入,有利于留住和穩定年青且有一定素質能力的職業農民從事經營管理。有利于現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有利于農戶加大投入改善果園基礎設施,引進先進農業機械和管理技術,生產出品質好,產量高,價格優、溢價能力強的柑橘。同時,繼續鼓勵扶持和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強化現代果業技術服務,加強倉儲物流、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和網點的建設,為城固柑橘跨越發展奠定基礎。
產業融合是促進果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城固要在依托橘園景區旅游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出臺優惠政策,通過改革創新、制定優惠政策、招商引資等措施,吸引國內外大中型企業來城固開發完善“果游”,結合項目,建設集農耕演繹、果實采摘、農家餐飲等為一體的農業觀光園區,促進柑橘產業從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細高效方式轉變,從封閉的旅游自循環向開放的“旅游+”轉變,打造城固全域旅游發展新亮點。
一是以陜南柑橘綜合試驗站為依托,繼續加大與中國柑橘研究所、華中農大、國家柑橘產業技術體等科研單位院校技術合作與交流,加快新技術、新成果吸收轉化利用。二是強化科技隊伍建設,積極開展知識更新培訓,引進和培養高技能人才。三是鼓勵新型職業農民通過果園經營權流轉、代管代種、托管服務等方式適度擴大果園經營規模,并示范引導組建果園管理專業化、職業化、社會化新型服務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