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霞
(靈寶市園藝局 河南靈寶 472500)
西洋梨原產歐洲,具有風味濃郁、老少皆宜等特點,目前看,西洋梨樹體在我國表現為未結果時樹體健康,但結果尤其進入盛果期,樹體病害重,不同地區病害發生程度差異較大。為進一步了解西洋梨在我國不同地區的表現,2018年7月16—1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梨育種專家姜淑苓研究員與采后研究中心賈曉輝副研究員聯合三門峽園藝工作總站和靈寶市園藝局,對河南省三門峽開展了早熟西洋梨生產及銷售情況調研工作。現將調研結果整理如下:
據調查,三門峽市現有西洋梨栽植面積約2.45萬畝,主要分布在陜州區張灣鄉、張汴鄉,靈寶市故縣鎮、函谷關鎮、川口鄉和陽平鎮。栽培品種以紅茄梨、日面紅梨和三季梨居多,另有巴梨、考西亞等品種,基砧為杜梨,樹齡大多在10~20年,均已進入盛果期(圖1)。三門峽地區西洋梨盛花期在4月初(2018年盛花期為4月5日左右),最早熟的品種果實成熟期在6月中旬,7月中旬已全部采完。從調研的幾個果園看,西洋梨樹體生長良好(有的樹體也有不同大小的病斑,但不影響生長和產量),無大小年結果現象。全年果園施藥4~6遍,為常規殺菌劑。據果園園主介紹,即使樹體發生干腐病(圖2),一般也較少采取刮皮處理,干腐病對樹體的樹勢有一定影響,但還未影響產量。

圖1 不同梨園樹體生長狀況和結果狀

圖3 干腐病樹

圖3 紅茄梨
靈寶市函谷關鎮坡頭寨村西洋梨種植面積約300畝,以紅茄梨(圖3)為主,約200畝左右,其余100畝西洋梨大部分為日面紅(圖4),另有少量巴梨和三季梨,函谷關鎮白家寨村以日面紅為主,約200多畝。靈寶市西洋梨一般畝產為3 000~4 000千克,個別果園管理水平低的,產量在1 500千克/畝左右。

圖4 日面紅
通過走訪調研的梨園,果實的整齊度較好,顏色較一致,果實的平均固形物含量(質量分數)在12.0%以上,后熟后的口感較好。
對三門峽后期采收果實進行品質測定,在測定的3個西洋梨品種中,考西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為15.6%)和維生素C含量(平均為57.61毫克/千克)最高,且與其他品種的差異達到顯著水平,可滴定酸含量則以三季梨最低,為0.171%。另外,對幼果期發生凍害的紅茄梨花斑果與健康果進行了品質比較,結果表明,花斑果和健康果之間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而健康果可滴定酸含量顯著低于花斑果,維生素C含量則顯著高于花斑果。可見,凍害不僅影響了果實外觀,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實內在品質。
該區西洋梨盛花期為4月5日。采摘期一般分為3次,一般6月12—13日第一次采摘,第二次采摘在6月底7月初,第三次采摘一般在7月中旬,果實平均價格在4元/千克,畝產平均在3 500千克左右。果實采摘后的8—10月,進入養樹階段。據果商反映,該地西洋梨采收時間較山東早15天左右。
采收后大部分直接銷售,有果商進行收購,收購價紅茄和三季梨:4.0~6.4元/千克(初期持續15天左右)日面紅:2.0~4.0 元/千克(初期持續 15 天左右),巴梨:2.4~2.6元/千克(2017年價格,今年尚未開始采收),主要銷往東北、西北和北京等地市場。
在陜州區曲村,有微商專門經營紅梨網絡銷售,根據果實橫徑大小以及其他外觀指標進行分級,其中,果實橫徑60毫米,果個均勻,果面無花斑為一級果,收購價4.0元/千克以上,果實橫徑55毫米,果個均勻,果面略有花斑的為二級果,收購價3元/千克,收購梨果采用租庫暫存的方式持續銷售至9月下旬。目前銷售價格為26元/盒,包裝盒規格為凈重2.5千克/盒。另外,在對東北市場梨果銷售情況調查過程中了解到,三季梨平均售價為16.98元/千克,紅茄梨平均售價為17.86元/千克(圖5)。

圖5 客商收購的紅茄梨(發往東北市場)
有的果園因幼果期凍害嚴重影響了紅茄梨外觀品質,一般以1元/千克的價格銷往山東果汁加工廠。
河南三門峽地區早熟西洋梨成熟期較其他西洋梨產區早、前期因市場供不應求等原因,該地區西洋梨較少貯藏,一般采收后就銷售,個別地區建有冷庫也僅供短期貯藏周轉用。采后用于入庫短期貯藏的果實一般放入大周轉箱內,周轉箱用塑料板圍起,板上打孔便于空氣流通,達到迅速降溫目的。調研過程中發現對西洋梨后熟技術掌握得不夠好,一般采用室溫下自然后熟,早熟西洋梨采收時正午室溫一般在28℃以上,所以導致紅茄梨果肉軟但果面仍暗紅。只有個別果農能夠很好掌握西洋梨后熟技術。另據客商反映,因當地消費者缺乏對西洋梨最佳食用期的判斷方法導致產地市場零售量低。
另外,調查發現,果實后熟過程中主要病害以輪紋病、頂腐病為主,個別果有炭疽病發生。
銷往外地的西洋梨先經預冷(溫度為0℃左右),裝車后外面用棉被保溫,用塑料布覆蓋防治路途遇雨水天氣。
調研結果顯示,三門峽地區相對高海拔地區西洋梨品質好于低海拔地區。因此,選擇適宜的栽培區對提高早熟西洋梨品質至關重要。
經調研,三門峽地區為較適合西洋梨栽培區域,但目前品種主要由紅茄梨、三季梨和日面紅等品種,其他極早熟或晚熟品種缺乏。因此,要加強極早熟和晚熟的優新西洋梨品種的引種試栽工作以豐富該區西洋梨品種組成。
經調研,三門峽地區栽培西洋梨有一定的優勢,但生產中沒有針對單一品種的配套技術,良種良法是保證生產優質果品的必備條件。要把品種的最佳特點呈現出來,開發出與品種配套的優良技術是當務之急。
該區目前冷藏設施極少,隨著西洋梨栽培面積和產量的擴大,急需提供早熟西洋梨短期貯藏的恒溫冷庫等設施及配套貯藏技術。建議有關部門籌建適量的恒溫冷庫并配備貯藏技術人員,為培養當地的消費群體,要加強西洋梨后熟技術及使用方法的普及和宣傳。
通過微信群等信息的發布,發現很多客商急需找到好的西洋梨貨源,而西洋梨種植農戶也因無法找到客商而導致價格被壟斷。因此,要進一步擴大宣傳,通過廣播、報刊、電視等各種媒體廣泛宣傳西洋梨的優良品質,營養價值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同時,通過標準化管理,優良品種引進,搞好產后處理與包裝等手段,進一步提高西洋梨的品質,創立名優品牌,提高西洋梨的知名度,開拓國內一線城市甚至出口國外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