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耀勛,宋智冰,田 謐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吉林 長春130021)
慢性心腎綜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現的進行性腎功能損害[1],其可使腎功能不全,并且心力衰竭的治療由于腎功能的進一步下降而受到限制。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腎損害發病率也隨之升高[2],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及生命。目前單純應用西藥治療本病療效不佳,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和局限性。中西醫結合是治療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筆者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中醫溫通化濁法治療本病,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腎病科收治的慢性CRS患者7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治療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50~72歲,平均(61.1±2.9)歲;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2年,平均(12.1±0.8)個月。對照組男20例,女性15例;年齡51~73歲,平均(61.4±2.5)歲;病程最短8個月,最長2.5年,平均(12.3±0.5)個月。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年齡18~75歲,性別不限;符合慢性CRS的西醫診斷標準者[3];符合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的 Ⅱ 級、Ⅲ 級者;腎功能為代償期、失代償期者;符合中醫腎陽不足、瘀濁互結證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2.1 對照組 予以西醫常規治療,指導患者注意休息,合理飲食。予以螺內酯片、氫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藥物利尿消腫,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擴張血管、控制血壓、改善血流動力學,予地高辛、美托洛爾等強心,同時注意補充造血原料及促紅素以糾正貧血,或予以糾正酸中毒、降血脂及降血糖等對癥治療。連續治療4周。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以溫通化濁法治療。藥物組成:肉桂5 g,干姜10 g,補骨脂20 g,烏藥15 g,淫羊藿20 g,白術30 g,紅花7 g,丹參30 g,當歸20 g,制大黃9 g,柏子仁15 g,郁李仁15 g。隨癥加減:煩躁,失眠者加酸棗仁10 g,生地黃15 g;惡心嘔吐明顯者加姜半夏9 g,吳茱萸6 g;浮腫明顯者加茯苓25 g,豬苓10 g;腰痛者加杜仲15 g,懷牛膝15 g;痰多者加桑白皮10 g,陳皮15 g。每日1劑,水煎取汁200 mL,每次100 mL,分早晚2次口服。連續治療4周。
3.1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或顯著改善,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改善2級或2級以上,血肌酐下降≥2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1級,血肌酐下降≥10%且<2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心功能等無改善或加重,血肌酐下降<10%或升高[1]。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慢性心腎綜合征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慢性CRS與中醫“心衰”“腎衰”等病證類似,病程較久,易失治誤治。本病因飲食勞倦等因素損傷心陽,心陽受損可累及腎陽,使腎陽不足,無力蒸騰水氣,日久化生水飲、濁毒、瘀血等,致瘀毒互結,阻滯于心腎脈絡而發病。近年來在西醫基礎上結合中醫治療本病的報道較多,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盧金萍等[4]針對老年慢性CRS患者,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再予芪藶強心膠囊口服,總有效率達92.1%。姚嵐等[5]在西醫對癥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溫陽利水法治療60例CRS患者,在改善患者的腎功能、心功能及中醫證候積分等方面,均明顯優于采用單純西醫對癥治療者。本研究采用溫通化濁法,以溫煦腎陽為主,配合祛瘀化毒治療。基本方中肉桂、干姜溫腎助陽,配伍補骨脂、烏藥、淫羊藿等增強補腎溫陽之力,白術健脾利水,紅花、丹參、當歸等活血化瘀通絡、補血,再伍酒大黃、柏子仁、郁李仁等解毒降濁、活血祛瘀。諸藥合用,使腎陽得補、濁毒得化、瘀血得祛、脈絡得通,標本兼顧。藥理研究表明,肉桂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液循環等作用,故而可增強冠脈及腦血管的血流量,減輕心臟負荷,改善心功能[6];白術具有利尿、抗凝血、增強心肌收縮力等藥理作用[7];當歸、紅花、丹參等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環、血流動力學,降血脂等藥理作用[5,8-9];大黃、郁李仁亦有一定的改善血液循環、降血脂的作用,同時可有效降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保護腎功能。
綜上所述,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配合溫通化濁法治療慢性CRS,其效果明顯優于單純西醫治療,效果滿意,值得臨床推廣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