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糧食倉儲設施建設項目管理站 鄧曉霞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場體系日臻健全,被全面推向市場的企業日漸增多,企業行為要求日趨規范、科學,評價、分析企業生存和發展基礎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及其整體水平,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常見的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標和常見的流(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償債能力分析指標、以及財政部、國家經貿委、人事部和國家計委頒布的企業效績評價指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整體評價分析的要求,但存在不足。
1.應用企業績效評價結果及評價指標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1 臨界值指標的分析。企業效績評價是對企業的財務效益贗產營運。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等多因素的綜合評價,因此,將評價結果用于具體項目或選擇部分指標進行特定目標的評價時(比如用于信貸和擬投資項目的評價等),還要進行主要財務指標的研究分析和橫向、縱向比較。例如,按照企業效績評價的有關規定:當凈資產為負值時,凈資產收益率和資本積累率兩項指標和初步評價得分均按0分計算;資產保值增值率、經營虧損掛賬比率和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指標的單項修正系數均按1計算。這樣由于系數和其他指標值的影響,企業效績評價指標值仍可能較高。如果將這一評價結果應用于信貸和擬投資企業的評價,顯然,不太合理,因為凈資產出現負值,即資不抵債,按我國企業破產的有關規定,這種企業隨時都有可能做破產清算。
這個例子,一方面告訴我們:企業效績評價對企業財務分析的深化和升華,它雖然彌補了單純財務指標難以得出綜合結論的不足,但是,從企業效績評價“標識”上,看不出存在的具體問題和潛在問題以及問題的癥結,因此,我們在應用評價結果時,還要對企業的財務指標進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在進行財務指標深入分析時,要特別注意一些處于臨界值財務指標的分析。
1.2 指標計算數據來源的分析。企業效績評價是以財務指標為主要內容,以凈資產收益率(即投資報酬率)為核;已指標的企業經營效益和經營者的業績的評價,財務指標值得高低直接影響評價結果的好壞。我們知道,計算財務指標值的數據來自會計報表,而會計報表又是根據應計制和歷史成本原則確認的會計賬冊數據編制的。因此,我們在應用企業效績評價結果和評價指標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1)未進行資產評估調賬的老企業;(2)未經獨立審計機構審計調整的會計報表數據;(3)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開辦費、長期待攤費用等虛擬資產醒目和高賬齡應收賬款、存貨跌價和積壓損失、投資損失、固定資產損失等可能產生潛在的資產項目;(4)關聯交易;(5)非主營業務利潤;(6)現金流量。
1.3 防外事項的分析。企業效績評價的非計量評價指標是企業表外事項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在應用時,不僅應該注意分析其對企業的影響,還應該注意到企業效績評價的實質是國有資本金的效績評價,它主要服務于企業監督。國有資本金管理及財務監督、領導班子考核、經營者收入分配等,體現的國家所有者的職能。馬克思曾說過:“在我們面前有兩種權力,一種是財產權力;另一種是政治權力,即國家的權力。”兩種權力派生出兩種不同的職能,即國家的所有者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企業效績評價體現的正是這種財產權力和國家的所有者職能,它為政治權力和國家的社會管理職能提供服務,并通過其發揮一定的作用。因此,企業效績評價對控股和全資子公司的評價的適應條件和環境要好些,發揮的作用也就大些,而對于參股投資和債權人對債務人的評價就要差些,發揮的作用也要小些,我們要注意這一點。
2.常見償債能力分析評價指標的改進。未彌補流(速)動比率的局限性,較為客觀地評價企業的短期補償能力,建議改用以下三個指標評價企業的短期的償債能力:(1)超速動比率。用企業的超速動致殘(貨幣資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信譽高客戶的應收款凈額)來反映和衡量企業變現能力的強弱,評價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大小。由于超速動比率的計算,除了扣除存貨以外,還從流動資產中去掉其他一些可能與當前現金流量五官的項目(如待攤費用)和影響速動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項目辦信譽不高客戶的應收款凈額,因此能夠更好地評價企業變現能力的強弱和償債能力的大小。(2)負債現金流量比率。負債現金流量比率是從現金流動角度來反映企業當期償付短期負債能力的指標。我們知道,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來源于現金流量表,年末(初)流動負債來源于資產負債表。由于有利潤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夠的現金來償還債務,所以利用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負債現金流比率指標,能充分體現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證當期流動負債的償還,直觀地反映出企業償還流動負債的實際能力,因此,用該指標評價企業償債能力更為謹慎。(3)現金支付保障率:它是從動態角度衡量公司償債能力發展變化的指標,反映公司在特定期間實際可動用現金資源能夠滿足當期現金支付的水平。
本期可動用現金資源包括期初現金余額加本期預計現金流入額,本期預計的現金支付數即為預計的現金流出量。
現金支付保障率高,說明企業的現金資源能夠滿足支付的需要,如果該比率達100%,意味著可動用現金剛好能用于現金支付,按照說這是一種理想的保障水平,既吁保證現金支付需要,又可使保有現金的機會成本降至最低,如果該比率超過100%,意味著在保證支付所需后,企業還能保持一定的現金余額滿足預防性和投機性需求,但若超過幅度太大,就可能使保有現金的機會成本超過滿足支付所帶來的收益,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如果該比率低于100%,顯然會削弱企業的正常支付能力,有可能引發支付危機,使企業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
3.常見盈利能力評價指標的改進
3.1 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常見的計算公式有兩種形式,一種分母是年末凈資產,如:中國證監會規定的A股公司的年報和中報披露的凈資產收益率,就是這種形式;另一種分母是年初凈資產和年末凈資產的平均值,如:1999年財政部等四部委頒布的企業效績評價的凈資產收益率,就是這種形式。這兩種形式的分子都是當年的凈利潤,所以,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凈資產的平均值,同分子的當年利潤進行比較更為合理,即用后一種形式的計算公式更為合理。
在利潤分配中,現金股利影響年末凈資產,從而影響凈資產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響年末凈資產,因此也就不影響凈資產收益率。作為評價企業當年收益率的指標,不應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計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凈資產進一步改進為利潤分配前的年末凈資產,就更趨合理。
3.2 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的一般意義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內獲得報酬;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表示企業包括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在內的全部資產總體的獲利能力。
企業總資產中的負債由債權人提供,債權人從企業(即債務人)獲得利息收入,這筆利息收入相對應的是企業(即債務人)的利息支出;企業總資產中的凈資產(即所有者權益)是股東的投資,股東從企業獲得分紅,該分紅相對應的足企業的凈利潤,即稅后利潤,并不是利潤總額。所以,把總資產報酬率計算公式中的分子改為凈利潤+利息支出,就更趨合理,考慮到其計算指標的會計數據是以應計制原則確認的,總資產報酬率并非一種收現的報酬,而作為債權人和股東,往往更注重現金匯報的情況。
3.3 成本費用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的利潤總額同企業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該指標意在通過企業收益與支出的比較,評價企業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價,從耗費角度評價企業收益狀況,以利于促進企業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節約支出,提高經營效益。我們知道,利潤總額包括了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凈額等與成本費用不匹配的的成本費用支出,因此,將成本費用利潤率計算公式的分子,改為盈利利潤更為合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現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盈利能力。
這是因為若企業的現金流量不足,現金周轉不暢,現金調配不靈,將會影響企業的生成和發展,進而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在我國企業的實踐中,現金流入滯后于盈利確認的現象較為普遍、嚴重。筆者曾選擇1998年年報和1999年中報兩期A股公司會計報告未詳本進行實證分析,現金流入滯后盈利確認的約占樣本總量的67%,約有一半的公司滯后量超過盈利量確認的三分之一。因此,在進行企業盈利能力評價和分析時,補充和增加評價企業伴隨有現金流入的盈利能力指標進行評價,顯得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