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左,周 舟,趙紅梅,段炳華,李慶棠,林燦松
(大理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大理 671000)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我國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覆蓋”后又一惠及城鄉居民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鄉村兩級從業人員作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具體執行者,其工作滿意度在提供高質量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面起著關鍵作用,滿意度越高越有利于提供高質量的服務[1,2]。因此,評價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從業人員工作滿意度,對調動工作積極性、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實現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可持續發展均有重要意義[1]。目前,國內關于醫務人員滿意度的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和基層醫療機構的臨床醫生及護理人員,對基層公共衛生人員滿意度評價的研究較少[3]。本文通過對大理州12縣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鄉村兩級從業人員進行調查,了解滿意度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為制定相應的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本研究以“2017年大理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從業人員培訓班”為契機,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法,于2017年12月對大理州12縣市分6批次參加培訓班的鄉村兩級從業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對象覆蓋48個鄉鎮(占大理州鄉鎮總數的43.6%),共計186人。
查閱關于工作滿意度的文獻[2,4-6],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實際情況,設計制定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經濟狀況和8個維度的工作滿意度測評指標。8個維度的測評指標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依次對“很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和“很滿意”分別賦值1~5分[4-6]。綜合滿意度得分=各維度測評指標得分之和÷8[7]。參考相關文獻[6]劃分滿意度標準:得分小于等于2.50分為不滿意;2.51~3.00分為較不滿意;3.01~3.50分為一般;3.51~4.00分為較滿意;大于或等于4.01分為滿意。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98份,回收192份,回收率97.0%,有效問卷186份,有效率為96.9%。
調查問卷由從業人員自行填寫,并現場收回,由調查員逐項審核,剔除有邏輯錯誤及信息不全的問卷。在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前,采用Cronbach’sα系數及KMO值分別對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1,8],結果顯示Cronbach’sα系數及KMO值均為0.914,接近于1,表明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本次調查鄉鎮級從業人員44人,村級142人。186名調查對象中,男性占36.0%,女性占64.0%,男女比例1∶1.78;年齡(37.9±8.3)歲,年齡范圍20~54歲,大部分集中在40歲以上,占48.9%;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中專以下為主,占55.4%,其次為大專,占37.1%,本科及以上僅占7.5%;專業以醫療(含中西醫)為主,占74.7%,公共衛生專業僅占5.9%;工作年限(14.4±8.9)a,67.6%的調查對象工作年限均在10a以上;從事基本公衛服務年限(簡稱從業年限)為(6.4±3.7)a,5a以上者占58.6%;收入普遍較低,月均收入低于2000元,占67.7%;日均工作時間大于10 h者居多,占72.0%;有64.5%的調查對象無養老保險。
大理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層從業人員綜合滿意度得分為(3.09±0.72)分,屬于一般水平。8個維度的測評指標中,最滿意的前3項分別為:業務培訓、單位管理水平和社會認可;最不滿意的是工作量、收入狀況和工作環境。鄉村兩級從業人員對工作環境和收入狀況的滿意度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綜合滿意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大理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層從業人員綜合滿意度
2.3.1 單因素分析
將性別、民族、文化程度、專業、工作年限、工作時長、從業年限、月均收入、機構類別、機構所在地是否屬于山區及養老保險11項因素與綜合滿意度得分進行χ2檢驗。結果顯示,專業、月均收入、有無保險、工作時間和從業年限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2 多因素分析
以綜合滿意度得分作為因變量(得分>3.5分界定為滿意,得分≤3.5分界定為不滿意),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專業、月均收入、有無保險、工作時間和從業年限,以及結合相關文獻[9,10]報道的機構類別作為自變量,并將不是二分類變量的專業及從業年限轉化為啞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采用Backward:Wald法篩選自變量,進入水準是0.05,剔除水準是0.10。該模型χ2=21.101,P<0.001,Cox&SnellR2=0.149,NagelkerkeR2=0.213,總驗證率達到75.3%。結果顯示,機構級別、日均工作時間和月均收入對綜合滿意度的影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基層從業人員滿意度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本研究用較為科學的方法自行研制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層從業人員的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大理州12縣市48個鄉鎮基層衛生機構的186名從業人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該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0.941),并進一步探索了滿意度的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擬合良好,模型的假設也得到了很好的實證檢驗,結果較為穩定可靠。
大理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層從業人員綜合滿意度得分為(3.09±0.72)分,屬于一般水平。本研究結果與廣東省(3.03±0.79)分[11]和成都市(3.43±0.84)分[8]基層公共衛生人員滿意度水平相一致。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基層公共衛生從業人員工作不滿意已成為一種不爭的事實。研究發現[2],衛生從業人員滿意度越高,越有利于提供高質量的衛生服務水平。目前,大理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層從業人員綜合滿意度為一般,其滿意度低可導致職業倦怠、抑郁及人員流失等問題[10,12],進而影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公平性和工作質量,應當引起政府及有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在8個維度的測評指標中,以業務培訓、單位管理水平及社會認可等方面滿意度較高,而最不滿意的是工作量、收入狀況和工作環境。隨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深入開展,服務項目越來越被群眾及社會認可,工作的滿意度也會隨之增加。與此同時,基層從業人員的工作量大幅增加,但由于受公共衛生補助沒有明顯增加的影響[5],導致其收入水平與工作量不成正比[13],嚴重打擊了工作積極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工作的滿意度。此外,工作環境也是滿意度較低的因素之一。這可能與基層的醫療設備老化、信息化建設滯后及個人成就感等方面的因素有關[5,12]。研究顯示[5],工作環境的改善,不僅提高工作舒適度,也會提升居民對基層從業人員的認可度,進而會影響基層從業人員的工作滿意度。
多因素分析結果表明,機構級別、月均收入與日均工作時間是影響滿意度最主要的因素。不同機構級別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從業人員滿意度有差異,鄉級從業人員的滿意度是村級從業人員的8.7倍,這可能與工作環境、經濟收入、地理區位及個人晉升等方面的因素有關[14,15]。本次研究也證實了工作環境和經濟收入,在鄉村兩級間的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不同機構級別對從業人員滿意度影響主要體現在機構間內在的因素,單純的機構級別所起的作用不明顯。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擴大滿意度的測評維度,以探討其影響因素來源的多元化。而收入狀況、日均工作時間長在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中均具有統計學意義,提示是獨立的影響因素,結果較為可靠。本次調查發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層從業人員工作不滿意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收入低,其次為日均工作時間長,其OR值分別為3.498和3.096,這與國內其他研究結果相似[4]。表明經濟收入和日均工作時間對滿意度的影響是共性問題,亟需解決。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重心逐漸向基層傾斜,基層從業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完成質量[16]。但是本次研究發現,大理州基本公共衛生基層服務從業人員年齡老化(40歲以上人員占48.9%)、文化程度較低(高中及中專以下人員占55.4%)及公共衛生人員缺乏(公共衛生專業人員僅占5.9%)。人力資源現狀與目前工作內容和要求極不適應,加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長期重醫輕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層從業人員工作任務繁重、工作時間長、超負荷運轉已成一種常態[8],但其收入未呈現同步增加的趨勢,也不能滿足其心理預期,嚴重影響了基本公共衛生基層從業人員工作滿意度[1,5],進而會影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成質量。因此,加強和優化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加大財政投入,改善工作環境和條件,尤其改善收入和縮短工作時間是提高基層從業人員工作滿意度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