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鶴壁市淇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456750)王俊霞
臨床上一般采用阿奇霉素治療非淋菌性宮頸炎,雖可控制病情,但隨著致病菌耐藥逐漸增加,單純應用難以達到理想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非淋菌性宮頸炎95例住院患者,分別給予阿奇霉素和阿奇霉素聯合鹽酸環丙沙星栓劑聯合治療,效果顯著,且不良反應較低,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婦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經宮頸分泌物檢測確診非淋菌性宮頸炎的95例住院患者,排除器質性疾病、妊娠哺乳期婦女及對大環內酯喹諾酮類藥物過敏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8例和觀察組47例,對照組年齡20~45歲,平均(32.45±2.95)歲,病程1~12個月,平均(4.65±1.59)月,衣原體感染24例,支原體感染24例,兩者混合感染13例;觀察組年齡21~47歲,平均(34.21±3.21)歲,病程1.5~11個月,平均(4.95±1.65)月,衣原體感染25例,支原體感染22例,混合感染12例;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附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附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比較(%)
1.2 方法 兩組均常規進行陰道清洗,對照組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45804,規格0.25×12片),0.5g/次,3次/d,觀察組在口服阿奇霉素的基礎上應用鹽酸環丙沙星栓(廣西慧寶源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5021391,0.2g/枚×7枚),睡前1枚戴指套放入陰道,1次/d,2周1個療程,用藥期間忌性生活、辛辣食物、飲酒,患者性伴侶同時檢查與治療,觀察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和治療后療效。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婦產科學》中的療效評價標準分四級:①痊愈:宮頸分泌物檢測病原體陰性,臨床癥狀消失。②顯效:宮頸分泌物檢測病原體轉陰,臨床癥狀顯著減輕。③有效:宮頸分泌物檢測病原體陽性,癥狀有好轉但不顯著。④病情無好轉或加重。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用%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87.23%明顯高于對照組64.58%,P<0.05,見附表1。
2.2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腎功能無明顯變化,不良反應較輕,未經處理自行消失,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8.33%與對照組10.64%相當,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附表2。
阿奇霉素分散片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具有抗炎、免疫調節功能,口服給藥吸收迅速,可在體內廣泛分布,炎癥部位的藥物濃度較非感染部位高6倍[1],通過阻礙細菌轉肽過程而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使細菌間的黏液減少,抑制并逆轉病情發展,但長期治療會使患者體內耐藥性隨之增加。鹽酸環丙沙星栓劑為第三代喹諾酮類,屬于廣譜抗菌藥。藥物機制:作用于細菌DNA螺旋酶的A亞單位,抑制DNA的合成與復制致細菌死亡達到治療效果。陰道給藥可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對宮頸上皮細胞表面的沙眼衣原體和解脲衣原體進行吸附,效果顯著,也避免了口服藥物的副作用,患者更易接受,兩者協同治療效果更佳。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87.23%明顯高于對照組64.58%,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8.33%與對照組10.64%相當,P>0.05,與周愛武[2]觀察組總有效率85.9%高于對照組62.8%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能阻斷病原微生物蛋白質合成,鹽酸環丙沙星栓劑能直接作用病變部位消滅衣原體及支原體,兩者合用治療非淋菌性宮頸炎能顯著提高療效,且不良反應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