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孟津縣人民醫院(471100)馬聚峰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醫院收治的細菌感染患者14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中納入患者70例,年齡23~71歲,平均年齡為(38.6±3.3)歲;觀察組中納入患者70例,年齡22~70歲,平均年齡為(37.5±3.5)歲。所選患者包括呼吸系統感染和泌尿系統感染患者。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和細菌學檢查確診,陽性率均在80%以上,致病菌均為實驗藥物敏感細菌,所有患者對本研究均知情并自愿參與。排除標準:患有嚴重心肺肝腎疾病的患者,患有嚴重造血系統疾病的患者,細菌培養提示對頭孢呋辛耐藥的患者。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感染類型等方面,均不具有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使用同類抗菌藥伏樂新治療。口服伏樂新(頭孢呋辛酯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0441),每日1次,每次0.5g~1g。連續用藥1周。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使用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治療。使用澳舒(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0932),取0.75g~1.5g本藥,加0.9%的氯化納溶液100ml溶解,靜脈滴注,每隔8h注射1次,連續用藥1周。
1.3 觀察指標 治療1周后,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細菌清除率、不良反應。治療效果評價標準為:痊愈:患者病原學檢查、實驗室檢查、體征檢查指標均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消失;顯效:患者病原學檢查轉陰,實驗室檢查、體征檢查、臨床癥狀有1項未恢復正常;有效:患者各方面指標均有所好轉,但均未達到正常水平;無效:患者各方面指標均無明顯變化,或病情加重。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得出數據通過SPSS18.0軟件統計處理,以數(n)或率(%)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5.71%和91.43%,總細菌清除率分別為97.14%和91.43%,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43%和8.57%,兩組各項指標相比均無顯著差異(P>0.05),見附表1和附表2。
頭孢呋辛鈉是一種常用的第二代頭孢菌素,其主要的優勢在于不良反應較少、臨床療效確切、抗菌譜較廣等,因而在臨床上具有廣泛的應用。頭孢呋辛鈉對于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桿菌、肺炎球菌等致病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能夠發揮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時,該藥對于克雷伯桿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引起的泌尿系統感染,也可發揮出較高的臨床療效[1]。頭孢呋辛鈉對于青霉素耐藥菌株,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可發揮良好的作用,同時對于革蘭氏陰性菌產生的內酰胺酶,也能起到良好的對抗和抗菌作用。此外,與其他同類型產品相比,頭孢呋辛鈉的價格相對較低,患者更容易接受。

附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n=70)

附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細菌清除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n=70)
本文在衛生部門關于抗菌藥物臨床研究原則的指導下,對注射用頭孢呋辛鈉的臨床療效進行了對比研究。對照組藥物選擇了臨床用藥療效、安全性已經得到證實的同類抗菌藥物伏樂新,與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澳舒進行對比。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5.71%和91.43%,總細菌清除率分別為97.14%和91.43%,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43%和8.57%,兩組患者各項指標相比均無顯著差異(P>0.05)。不過從數據上看,注射用頭孢呋辛鈉在治療總有效率、總細菌清除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等方面,均略優于伏樂新,由此說明注射用頭孢呋辛鈉在敏感致病菌引起的泌尿系統、呼吸系統感染治療中效果較好[2]。
綜上所述,注射用頭孢呋辛鈉在臨床應用中,能夠發揮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不良反應少,具有較高的用藥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