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471000)高魏麗
胃食管返流指的是胃十二指腸當中的內容物返流入患者食管,導致患者出現燒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噯氣、上腹部飽脹、氣管炎、慢性咽炎、哮喘、聲帶嘶啞等多種臨床表現[1]。研究發現,食管中抗返流的解剖結構包括了膈食管韌帶、食管下段括約肌功能、胃底和膈肌與食管所形成的銳角所具備的調節作用[2]。而賁門癌術后患者的胃與食管的解剖關系會發生較大變化,因此一旦不存在吻合口狹窄,就一定會發生胃食管返流癥狀,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3]。在本次研究中,對賁門癌術后發生胃食管返流患者采用了綜合性護理,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7年5月,我院賁門癌術后發生胃食管返流患者共88例,通過區組隨機分為對照組(44例)和觀察組(44例),其中,對照組男28例,女16例;年齡44~70歲,平均年齡為(65.0±7.3)歲。觀察組男29例,女15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為(64.9±7.3)歲。臨床癥狀:81例胸骨后燒灼感,65例胃部和腹部不適,51例反酸,37例胸痛,34例吞咽困難,15例誤吸,7例反復嗆咳。納入標準: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血液疾病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精神異常者;存在交流溝通障礙者。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聯合綜合性護理,具體如下。
1.2.1 心理干預 癌癥手術患者本身就會出現嚴重的心理負擔,而大部分患者會認為手術將病變部位切除后其飲食能夠恢復正常,但是胃食管返流的出現會使其更加悲觀。護理人員應給予積極的、耐心的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結合圍術期的胃鏡攝像對患者進行說服,使其能夠明確胃食管返流出現的原因,并能夠主動配合護理。
1.2.2 誤吸的判斷和急救 若患者在進食后突然出現口唇紫紺、呼吸急促、痰中帶有胃內容物,那么提示其可能出現了誤吸。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吸氧、吸痰、抗感染等治療措施,并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使用適量的抗菌素和激素預防肺部感染的出現,并對患者的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進行密切關注,減輕患者心臟負擔,并保持機體水電解質的平衡。
1.2.3 飲食護理 囑咐患者少量多餐,從而減少食物儲留以及胃膨脹,在餐后或者返流發生后飲用適量溫開水,從而減輕食物或者返流物對食管造成的刺激。要求患者衣服和褲帶不能過緊,不使用硬質腰帶;在進食后避免彎腰、低頭、下蹲等動作,不要托舉重物。在睡前不能進食,不要臥位進食,在睡眠時或者休息時應抬高床頭至少30°。不吃巧克力,不喝濃茶、咖啡,戒煙戒酒,否則可能降低食管的括約肌壓力,增加返流頻率。此外,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多巴胺等藥物會對食管的括約肌壓力造成影響,因此在治療期間應盡量少用。
1.2.4 胃潴留護理 賁門癌術后患者的胃黏膜會出現缺血、缺氧等癥狀,從而減緩胃部的排空速度以及胃腸道的蠕動速度,提高胃潴留的發生風險。若患者的胃內殘留量超過100mL,那么提示其已經出現了胃潴留。因此針對胃內殘留量超過100mL的患者,應給予胃負壓引流,并結合胃動力藥物進行治療。
1.3 評價指標 將護理總有效率、胃食管返流內鏡下分類情況作為本次研究的評價指標。痊愈標準:患者體征、癥狀消失,經胃鏡檢查發現胃食管返流現象消失,黏膜病理組織學檢測結果正常;顯效標準:患者癥狀、體征改善,經胃鏡檢查發現胃食管返流現象減少,黏膜病理組織學檢測結果基本正常;有效標準:患者體征、癥狀有所緩解,經胃鏡檢查發現胃食管返流現象相較之前有所減少,黏膜病理組織學檢測結果有所改善;無效標準:患者體征、癥狀、胃鏡檢查以及黏膜病理組織學檢測結果均存在異常[4]。
胃食管返流內鏡下分類標準:Ⅰ級:內鏡下可見一條縱行皺襞,且皺襞上存在一處或者多處糜爛;Ⅱ級:內鏡下可見多條縱行皺襞,且皺襞上存在多處糜爛,病變尚未累及食管全周;Ⅲ級:內鏡下可見食管全周均存在糜爛;Ⅳ級:內鏡下可見食管狹窄、潰瘍或者Barrett食管[5]。

附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附表2 兩組胃食管返流內鏡下分類情況對比[n(%)]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處理數據,其中計量資料由t檢驗,計數資料由卡方檢驗,若P<0.05,則提示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更高;在胃食管返流內鏡下分類情況方面,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均<0.05。見附表1、附表2。
胃食管返流是指患者的胃內容物在不用力或者沒有發生惡心的情況下涌入了患者的咽部或者口腔,且返流物呈現酸性,導致患者出現燒灼感、胸骨后疼痛等癥狀。若頻繁返流,就會使返流處胃部的胃黏膜受損,導致患者胃竇底部出現炎癥,使其出現腹脹、胃灼熱、嘔吐等癥狀[6]。
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44例賁門癌術后出現胃食管返流患者采用了綜合性護理,經對比,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胃食管返流內鏡下分類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研究發現,賁門癌術后發生胃食管返流的幾率為60%~80%,從而對其術后康復以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同時也是術后長期存在的并發癥[7]。而綜合性護理則通過科學的、系統的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強化教育,從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識,使其能夠主動改善自身的生活方式,并調整飲食習慣,確保了護理計劃的有效落實。在護理過程中,通過抬高患者床頭,能夠通過重力作用提高患者睡眠過程中胃酸的清除速度,減少酸對食管的刺激作用。而咖啡、茶、飲料會對胃酸的分泌進行刺激,喝酒和吸煙會導致食管下端括約肌壓力的下降,安定、茶堿、抗膽堿藥物的使用也會增加返流現象,因此通過健康教育改善了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效減少了酸這一攻擊因素的刺激,使防御功能大大提高。
綜上所述,在賁門癌術后發生胃食管返流患者的護理過程中,綜合性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胃食管返流癥狀,緩解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