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油田總醫院(457000)郭新宇
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為腦卒中的總稱,是因腦組織局部供血動脈血流的突然減少或停止,造成該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壞死、軟化,而出現的一種以相應神經功能障礙為表現的疾病,若得不到及時治療極易導致偏癱及語言障礙等癥狀發生,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因此,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對提高腦梗死患者生命質量極為重要。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具有促進神經系統神經元生長發育、分化、再生等作用,并能夠促進病變纖維愈合、加速髓鞘的修復、維持神經細胞的生存等,具有神經保護和修復的雙重作用[2]。樂脈顆粒具有行氣活血,化瘀通脈的作用[3]。基于上述藥物作用,我們對腦梗死患者采用樂脈顆粒和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相互聯合治療,取得了滿意效果。
1.1 一般資料 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進行醫治的96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計算機隨機分組法分為治療組(48例)和對照組(48例)。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4];②年齡大于50歲者;③簽署知情協議者。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②伴有嚴重精神疾病及認知障礙者;③凝血功能障礙者;④醫治前應用過對本次療效評價具有影響的藥物者;⑤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⑥伴有其他腦組織病變及惡性腫瘤者;⑦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其中治療組中有男性22例,女性26例;年齡51~85歲,平均(63.43±2.54)歲。對照組中有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齡53~86歲,平均(63.46±2.57)歲。
1.2 方法 兩組均給與脫水降壓、降血脂、抗凝等基礎治療。對照組給予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舒泰神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格:30ug/瓶,批號:150911)每次1支,用2ml注射用水溶解后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口服樂脈顆粒(四川川大華西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3g/袋,批號:150907)每次兩袋,一日三次。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后進行療效評價。

附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n,%)
附表2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n=48)

附表2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n=48)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分)治療組 治療前 24.76±3.35治療后 7.47±1.38*#對照組 治療前 24.78±3.39治療后 13.64±1.46*
附表3 兩組血清學指標比較(±s,n=48)

附表3 兩組血清學指標比較(±s,n=48)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MCP-1(pg/ml) NSE(ug/L) S100β(ug/L) sICAM-1(ng/L)治療組 治療前 7.32±1.26 27.92±4.63 1.02±0.31 85.73±9.82治療后 4.14±0.37*# 9.73±1.42*# 0.23±0.03*# 30.48±5.63*#對照組 治療前 7.35±1.28 27.96±4.67 1.04±0.33 85.77±9.86治療后 5.73±0.44* 13.45±1.74* 0.65±0.07* 41.63±5.75*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臨床療效;②比較兩組醫治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5];③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兩組患者醫治前后血清MCP-1、NSE、S100B及sICAM-1水平;④對醫治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皮疹、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1.4 療效評價[6]基本治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顯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有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無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外觀數據,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血清MCP-1、NSE、S100B及sICAM-1水平的比較采用T檢驗,有效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評價 治療組和對照組有效率分別為97.92%比81.25%,差別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1。
2.2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較同組治療前明顯改善,但治療組改善更明顯(P<0.05),詳見附表2。
2.3 兩組血清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血清MCP-1、NSE和S100B水平明顯降低,而sICAM-1水平明顯增高,且治療組上述指標改善更明顯(P<0.05),詳見附表3。
2.4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沒有發生藥物相關不良反應(P>0.05)。
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為腦卒中的總稱,是因腦組織局部供血動脈血流的突然減少或停止,造成該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壞死、軟化,而出現的一種以相應神經功能障礙為表現的疾病,若得不到及時治療極易導致偏癱及語言障礙等癥狀發生,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因此,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對提高腦梗死患者生命質量極為重要。
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是從小鼠頜下腺中提取的一種活性蛋白,具有促進神經系統神經元生長發育、分化、再生等作用,并能夠促進病變纖維愈合、加速髓鞘的修復、維持神經細胞的生存等,具有神經保護和修復的雙重作用[2]。樂脈顆粒是由丹參、木香、川芎、紅花、香附、赤芍、山楂等制成的中藥制劑,具有行氣活血,化瘀通脈的作用[3]。基于上述藥物作用,我們對腦梗死患者采用樂脈顆粒和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相互聯合治療,取得了滿意效果。而腦梗死的發生與發展與細胞因子間有著密切關系。MCP-1為致炎因子,具有趨化、激活單核巨噬細胞在腦梗死部位聚集,進而加重腦組織損害[7]。NSE參與神經細胞代謝,正常情況下檢出率較低,而腦梗死狀態下,因神經細胞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細胞內NSE就會被大量釋放。S100B為一種酸性鈣離子結合蛋白,腦梗死發作期間其水平明顯升高,可改變神經元放電活動,從而導致神經損傷。sICAM-1為內皮細胞、白細胞損害和激活的標志,在炎癥細胞的滲出、定位中起著重要作用。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血清MCP-1、NSE和S100B水平明顯降低,而sICAM-1水平明顯增高,且治療組上述指標改善更明顯(P<0.05)。說明樂脈顆粒聯合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可明顯改善機體細胞因子水平。此外,治療組和對照組有效率分別為97.92%比81.25%,差別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較同組治療前明顯改善,但治療組改善更明顯(P<0.05)。兩組在不良反應發生率上比較沒有明顯差別(P>0.05)。說明樂脈顆粒聯合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腦梗死效果確切。
綜上所述,樂脈顆粒聯合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腦梗死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