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中醫院(454000)宋芳
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為30%~40%,一般可分為良性和惡性兩類,良性主要包括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腺瘤,惡性主要包括甲狀腺淋巴瘤和甲狀腺癌[1]。臨床上,惡性結節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良性結節僅需定期隨診即可。所以,良惡性結節的治療方案完全不同,必須對其性質進行準確鑒別,才能有效保障治療及預后情況。彩超多普勒超聲的應用廣泛,在甲狀腺結節的診斷中也獲得了醫師認可。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甲狀腺結節患者為調查對象,通過分析甲狀腺結節患者超聲診斷的具體特點,進一步驗證了超聲診斷、鑒別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臨床價值?,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診治的甲狀腺結節患者共280例,男性90例,女性190例;年齡20~76歲,平均年齡(49.2±8.5)歲。術后病理學診斷證實,良性病灶212例(75.7%),惡性病灶68例(24.3%)。
1.2 方法 采用美國GE Voluson E6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頻率5~12MHz。患者取仰臥位,暴露頸部,頭部后仰,呈頭低頸高位,放置探頭至甲狀軟骨下方,檢查甲狀腺腫塊情況,觀察結節大小、形態、位置、邊界及有無包膜、囊變、鈣化,注意結節及其周圍組織間的關系。比較超聲和病理學診斷結果,對超聲鑒別診斷甲狀腺結節性質的準確性進行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檢驗,P<0.05為具有顯著性差異。
本組惡性甲狀腺結節患者中,乳頭狀腺癌30例,濾泡狀腺癌14例,未分化癌12例,髓樣癌7例,微小癌5例;超聲診斷72例,占25.7%。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中,結節性甲狀腺腫114例,濾泡型腺瘤56例,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24例,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18例;超聲診斷208例,占74.3%。超聲診斷確診256例(91.4%),誤診24例(8.6%),見附表1。
惡性結節主要表現為邊緣模糊,有鈣化,無包膜;良性結節主要表現為邊緣清晰,無鈣化,有包膜。良惡性結節邊緣、鈣化及包膜情況的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附表2。
甲狀腺良性結節內以強弱不等的混合聲為主,惡性結節內以低回聲為主,兩者結節內部低回聲、高回聲、混合回聲的對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附表3。
臨床上,明確結節的良、惡性是診斷甲狀腺結節的重要步驟。良性結節一般首選保守療法進行治療,惡性結節則采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因此,甲狀腺結節性質的定性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診斷甲狀腺結節的影像學方法較多。其中,X線、CT及磁共振檢查無法鑒別結節的良惡性,只能顯現結節和包膜情況[2];而彩超多普勒超聲對甲狀腺結節內部鈣化、回聲情況十分敏感,可作為良惡性結節鑒別診斷的首選方法。超聲診斷甲狀腺結節大小、性質的優勢突出,其操作簡便、無輻射、安全性高,不僅可以明確結節的具體部位,還可以通過結節的內部鈣化點、回聲特點進行臨床鑒別及診斷。研究證實[3][4],超聲診斷疾病的分辨率高,直徑小、位置特殊的結節也能夠顯示出來,故超聲診斷甲狀腺結節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惡性結節是甲狀腺結節定性診斷的重點,惡性結節具有癌變組織學特征,癌細胞的體積大,容易出現細胞重疊影,所以常見內部均勻的實質性低回聲;此外,惡性結節多見鈣化現象,這也是鑒別良惡性結節的一個重要指標[5]。本次研究中,超聲檢查甲狀腺結節的診斷符合率為91.4%,誤診率為8.6%。惡性結節鈣化率高于良性結節(P<0.05),良性結節邊緣清晰和有包膜占比高于惡性結節(P<0.05),說明良性結節以邊緣清晰、有包膜為主,惡性結節以有鈣化為主,繼而證實鈣化現象是鑒別良惡性甲狀腺結節的一個重要依據。有研究指出[6],良惡性結節中的微鈣化現象具有明顯差異,鈣化在癌癥患者診斷中的特異性為95%。所以單發結節顯示有微鈣化現象時,應加強鑒別和診斷,以免漏診貽誤病情。在內部回聲的對比中,良性結節主要為強弱不等的混合聲,惡性結節主要為低回聲,兩者結節內部低回聲、高回聲、混合回聲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低回聲和混合回聲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鑒別診斷具有一定意義。通過比較和分析,此次研究總結超聲檢查在甲狀腺結節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中有如下優點:①檢查時間短,無創,費用低廉;②可以明確結節大小、形態、部位等情況,微小鈣化點的顯示良好,診斷結果的參考價值較高;③操作簡便,有較高可信度,患者診斷的依從性良好。

附表1 超聲檢查與病理學診斷結果(n)

附表2 良惡性結節邊緣、鈣化及包膜情況的對比[n(%)]

附表3 良惡性結節內部回聲的對比[n(%)]
綜上所述,在甲狀腺結節性質的診斷及鑒別診斷中,彩超多普勒超聲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臨床診斷中,利用超聲的顯像技術,結合影像特征、內部回聲特點等進行綜合判斷,可有效提高良惡性結節鑒別診斷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