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骨科醫院(450000)王曉茹 孫瑋 王俊 梁麗瑞
當前,疼痛不僅僅是醫學問題,更成為了社會問題,疼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生存質量,更是醫護工作人員工作中必須面對的問題。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醫療領域開始提倡無痛護理、人性化護理服務理念,通過規范化的護理,降低患者疼痛成為醫療行業研究的熱點問題[1]。以骨科患者為例,受到術后麻醉消退、功能性康復訓練、手術侵襲性操作等因素的影響,超過90%以上的患者均有疼痛感,所以疼痛是骨科臨床患者圍術期必須面臨的問題[2]。有研究指出,全程無痛護理管理可以改善骨科患者的疼痛程度、縮短住院時間、降低術后并發癥,符合骨科患者以及當前護理工作無痛優化所需[3]。基于此,本文選擇骨科患者進行實驗研究,總結全程無痛護理管理體系的構建和價值。
1.1 一般資料 實驗對象均選擇骨科手術住院患者,入院時間為2016年3月~2017年2月,疾病種類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強直性脊柱炎、骨折等,無認知功能正常,無心肝腎功能不全、精神類疾病、實驗藥物過敏患者,總計92例。在患者知曉實驗方案的基礎上分為兩組,每組骨科患者46例。實驗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齡在18~60歲之間,年齡均值(42.30±4.30)歲。對照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齡在20~59歲之間,年齡均值(42.60±4.50)歲。兩組骨科手術患者一般資料對比,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46例骨科患者接受傳統護理管理。實驗組:46例骨科患者接受全程無痛護理管理。建立疼痛管理小組——組內成員包括麻醉師、內科醫師、手術醫師、心理治療師、護士等,做好患者入院期間的疼痛評估工作,并做好患者生命體征監測工作;無痛靜脈置針——患者局部皮膚涂抹利多卡因并進行皮膚包裹,1h后安排靜脈穿刺;無痛導尿——對于手術導尿患者要在麻醉條件下執行;無痛搬運——護理人員輔助患者完成檢查時,必須借助無痛過床器;無痛整復——急診收入的骨折整復患者,需要在麻醉鎮痛的情況下進行整復;藥物干預——根據患者疼痛表現采取地佐辛以及氟比洛芬等藥物干預以及微波治療儀非藥物干預,注意用藥劑量、途徑等,制定個體化鎮痛方案;心理疏導——護理人員主動和患者進行溝通,向患者及家屬進行疼痛知識普及教育,安排疼痛自我管理講座,通過多種形式對患者進行疼痛知識講解、提高疼痛應對能力。
1.3 指標評價標準
1.3.1 疼痛評分[4]參考VAS評分標準,總分10分,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微疼痛;4~6分為明顯疼痛且影響睡眠;7分以上為嚴重疼痛且患者無法忍受。
1.3.2 滿意度 自制百分制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全部收回,問卷內容包括護理人員工作態度、溝通/管理能力、健康教育以及護理水平等。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5]。
1.4 觀察指標 記錄骨科患者護理滿意度、疼痛程度評分、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附表1 骨科患者組間護理滿意度問卷結果對比[n(%)]
附表2 骨科患者組間疼痛評分結果對比(±s,分)

附表2 骨科患者組間疼痛評分結果對比(±s,分)
組別 n 術前 手術12h 手術72h實驗組 46 5.80±2.20 3.10±0.80 2.35±0.80對照組 46 5.79±2.05 5.20±0.90 3.80±0.85 t值 0.0225 11.8280 8.4251 P值 0.9821 0.0000 0.0000

附表3 骨科患者組間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對比[n(%)]
附表4 骨科患者組間住院時間、費用結果對比(±s)

附表4 骨科患者組間住院時間、費用結果對比(±s)
組別 n 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元)實驗組 46 9.50±2.50 4650.50±588.50對照組 46 15.05±5.50 6980.50±880.50 t值 6.2305 14.9215 P值 0.0000 0.0000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完成此次實驗數據統計學計算。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以%形式展開,X2檢驗;疼痛程度評分、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s形式展開,t檢驗。P<0.05——說明骨科患者組間實驗指標數據對比差異明顯且符合統計學意義標準[6]。
2.1 護理滿意度問卷結果對比 兩組骨科患者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見附表1。經統計學計算,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2.2 疼痛評分對比 兩組骨科患者疼痛評分結果見附表2。經統計學計算,術前疼痛評分對比P>0.05,術后疼痛評分對比實驗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
2.3 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兩組骨科患者并發癥情況見附表3。經統計學計算,實驗組并發癥少于對照組P<0.05。
2.4 組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對比 兩組骨科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結果見附表4。經統計學計算,實驗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
當前,疼痛的有效管理已經成為每一個醫護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既往傳統護理已經無法滿足臨床護理需求。護理人員需要轉變自身護理觀念,滿足患者無痛權利需求,體現人文關懷理念,為患者建立無痛醫療環境,提供整體無痛服務,包括無痛導尿、無痛搬運、心理護理等,從多方面、多角度緩解患者身體、心理疼痛。
本文結果顯示,接受全程無痛護理管理的實驗組,護理滿意度、術后并發癥、疼痛評分、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實驗指標數據結果,均優于接受常規護理管理的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無痛護理作為護理方法之一,通過全過程無痛理念力爭實現患者治療期間的最小疼痛,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建議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