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471000)高瑩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新生兒黃疸患兒54例,將這些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7例。觀察組27例患兒中,男患兒15例,女患兒12例,平均體重為(3680±420)g;對照組27例患兒中,男患兒17例,女患兒10例,平均體重為(3550±520)g。兩組患兒在體重、性別等等一般資料比較中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處理(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所有患兒無畸形、溶血等等先天性疾病。②所有新生兒未出現窒息癥狀。③產婦未出現妊娠并發癥。排除標準:患兒出生后24h內發生黃疸及在分娩過程出現ABO溶血癥的新生兒。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谱o理措施,其中包括:喂養護理、保暖護理、適當補充維生素及早開奶等等,此外還需觀察患兒的生命指標及病情變化,采取相對應的預防并發癥的措施。而觀察組患者在常規專科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撫觸護理。具體內容包括:①對新生兒實施撫觸護理的護理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技能和熟練的操作經驗,并在護理之前注意對雙手進行消毒和清潔,保持手心溫度適宜,嚴格控制護理人員指甲長度。②治療室溫度控制。在護理過程中注意調節治療室的溫度,一般溫度控制在24~26℃為最佳,并且在治療室播放輕柔、安靜、舒緩的音樂,使患兒放松身體和心情,護理人員應當與新生兒進行感情交流,如用充滿愛意的目光與新生兒交流,并注意護理過程中力道的控制,動作應當輕柔。此外還需密切觀察新生兒的狀態和反應,如發現患兒出現異常情況,需及時上報醫生新生兒的具體情況,協助治療。③撫觸護理的順序。護理人員應當嚴格按照撫觸護理的正確順序,首先是前額、面部和下顎,然后是下顎和胸部,其次是腹部和上肢,最后才是下肢和臀背部。每日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撫觸運動,每次撫觸時間為15~20min為宜。在撫觸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注意新生兒不能在進食后立即開始撫觸運動,需要在進食后1小時后才能開始。

附表 兩組新生兒黃疸患兒在血清膽紅素水平、黃疸消退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1.3 觀察指標 檢測并記錄新生熱黃疸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數據及黃疸消退時間;通過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滿意,90分以下為不滿意。
觀察組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水平、黃疸消退時間低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由于新生兒剛從母體中分離,各個機體發育不健全,對外界環境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一般3~5d后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才在足月兒體內成熟,早產兒5~7d才成熟,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正常現象。新生兒黃疸診斷標準是:正常新生兒血清總膽紅素濃度>205.2μmol/L,早產新生兒血清總膽紅素濃度>256.5μmol/L。臨床表現為:患兒鞏膜、皮膚等組織發黃,黃疸發病類型較多,其中比較常見的是溶血性黃疸、感染性黃疸、新生兒肝炎及母乳性黃疸等等,黃疸類型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1]。生理性黃疸不需治療,一般1~2天自行恢復,而病理性黃疸如果不及時進行干預就會出現黃疸性腦疾病,尤其是黃疸情況比較嚴重的患兒需及時進行救治。相關研究結果發現,早產兒及月齡較小的新生兒發病率高于正常出生新生兒[2]。對病理性黃疸患兒及嚴重黃疸患兒中實施有效地治療及護理,能減輕患兒的痛苦及降低死亡率。對患有黃疸新生兒中實施有效地撫觸護理,能夠對新生的中樞神經進行良性刺激,從而產生有效的生理反應,對患兒進行腹部撫觸,能夠促進胃腸激素的釋放,幫助患兒排便,減少吸收膽紅素,從而起到降低黃疸指數和血清膽紅總數水平。綜上所述,撫觸運動能夠有效降低新生兒黃疸指數,本文研究結果表明,進行撫觸護理的觀察組患兒的黃疸消退時間及血清膽紅素水平都低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這說明撫觸護理的效果十分明顯,值得被臨床推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