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欣 中移鐵通陜西分公司
陜西分公司一季度互聯網戶均付費帶寬為40.54K,戶均成本為6.6元,全國排名12位,雖優于全國平均水平,但與排名前列省分仍有差距。近兩年隨著總部及各省加大互聯網出口成本的管控力度,與總部的差距逐漸縮小,如何充分利用省網付費出口利用率,降低寬帶業務出口成本成為了眼下的當務之急。
年初我省成本占收比也是全年高值。考慮過年電信會大面積封殺出口,付費出口寬帶有所保留。截止一季度,省網自建自建出口總帶寬為15.6G,其中電信出口6G(游戲出口600M),聯通出口9G。

序號 出口名稱 合同帶寬(M)忙時平均入流速(M/bps)忙時入利用率1 聯通1.3.11.8 4000 2882.93 72.07%2 聯通6 1000 717.23 71.72%3 聯通9 1000 712.52 71.25%4 聯通7 1000 731.93 73.19%5 聯通10 1000 787.55 78.75%6 聯通4 1000 714.74 71.47%7 2.5G(1) 1000 774.67 77.47%8 電信九 1000 733.97 73.40%9 宇中通信 1000 781.22 78.12%10 電信八 1000 696.83 69.68%11 電信十一 1000 698.86 69.89%12 電信十四 1000 682.64 68.26%13 電信合計 6000 4368.19 72.80%14 聯通合計 9000 6546.88 72.74%15 游戲 600 228.68 38.11%16 租用總計 15600 11143.76 71.43%
通過上表數據監測,排除游戲的電信出口忙時帶寬利用率72.8%,聯通出口忙時帶寬利用率72.74%,游戲出口600M忙時帶寬利用率38.11%。出口帶寬有一定的富余。
但是出口質量劣化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從每周的出口質量監測中得到,每周都存在十多次不同程度的劣化或中斷情況,并且36.4%的劣化和中斷時段都處于忙時,尤其是出口轉換地址段中個別地址故障引起的質量問題更加難以被發現,雖然網絡支撐中心定期對每個轉換地址進行測試,但由于人工測試周期較長,因此該類問題引起的故障時延也較長,需要空余出口緩解流量。
這兩大原因也為付費出口帶寬是否保留形成矛盾,都是急待解決的問題。
針對陜西分公司成本占收比增高,就如何降低付費出口帶寬,提高出口利用率,保障出口質量,提升NDC服務器利用率,提升用戶訪問目標站點感知方面采取以下五個方案。
由于目前省網SIG系統版本及協議特征庫長時間未進行升級,造成SIG系統對P2P類應用的干擾效果降低,目前自建出口忙時P2P流量約為3.8G,其中電信出口1.8G,聯通出口2G。
華為SIG系統升級后,可實現對出口P2P流量的有效控制(其中僅“云成在線視頻加速”應用即可節約近1G的帶寬),按照目前出網P2P應用,8月份我們對SIG系統版本及協議特征庫升級后,P2P流量可控制在目前的30%左右,初步估算,可節約2 G的出口帶寬。
方案二:退租多余出口
通過計算電信和聯通出口的實際帶寬需求為:
電信出口帶寬需求=(6*73.5%)/85%=5.2G
聯通出口帶寬需求=(9*77.79%)/85%=8.24G
再考慮流控系統升級后,對出口帶寬的節約。電信和聯通出口可以各退租一條質量相對較差的出口,游戲及大客戶專用出口退租三條質量相對較差的300M,提高出口利用率,降低出口成本。根據目前流量,電信出口退租1G后忙時帶寬利用率87.36%,聯通出口退租1G后忙時帶寬利用率81.84%,游戲出口退租300M后忙時帶寬利用率76.23%。
退租多余出口后,帶寬由15.6G減少至13.3G。初步估算,可節約直接經濟支出34 萬元。[電信出口(21萬/G),聯通出口(13萬/G)]。
方案三:完善出口質量監測方式和手段
2014年,在南大一附院著力開展醫院等級評審過程中,全國輸血委員會副主委、南大一附院輸血科主任樂愛平適時推出一套全國首創的系統,此后獲得全國創新獎項和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017年全國創新項目評選的73個項目中,南大一附院該項目榮膺前五強。
在對出口帶寬進行整合后,對出口質量問題的要求也必須提高,如果出口頻繁故障,又沒有多余的出口調整,勢必對用戶上網感知有影響。我們通過既有的軟硬件設施,采用虛擬機及華為eNSP模擬器開發了出口轉換地址監控系統,對全部出口的每個轉換地址自動進行周期性測試(目前測試周期為1小時),發現故障后,系統自動將故障日志發送至網管平臺,并發出提示音,提醒網管處理。在加強出口質量監控分析的同時,提供質量不穩定的第三方出口數據,供最終作為退租或要求提升第三方出口質量的依據。
方案四:提高NDC服務器利用率
隨著鐵通總部NDC項目工程的完成,鐵通全網現有NDC服務器59臺,主要是引入熱點內容服務提供商的Web Cache、視頻Cache、P2P Cache以及在線視頻等應用。現陜西網內共部署10類CP服務內容,峰值流量達到25.5G。減去移動訪問流量8G,NDC為鐵通網內用戶提供流量為17.5G左右。
此次我們針對合理調整各業務間服務器數量,CP單臺服務器流量不平均的問題進行解決。首先對全網NDC服務器流量進行統計,其中單臺平均流量低于400M的CP有快播、PPS、暴風影音、土豆,這4家CP服務器數量占總服務器數量的36%,但流量只占總流量的21.4%。目前2臺土豆服務器流量單臺平均僅為56M,且土豆已被優酷收購,后期內容資源提升空間有限,為保障本省服務器的單臺貢獻值,達到服務器效率提升,計劃將此內容撤出,并調整至搜狐。這樣不僅提高了搜狐服務器的整體流量,同時也提高了NDC服務器的單臺產出,提升了用戶使用效果。
方案五:DNS實現智能引導來優化用戶訪問目標
DNS智能引導優化用戶訪問目標站點也做為我們這次課題的一個項目。什么是DNS智能解析,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一個網站,同時部署在多個服務器上(聯通、電信)。使用智能DNS解析,就可以讓聯通的訪問者訪問聯通的源站;電信的訪問者訪問電信的源站。同時它也起到負載均衡的效果。比如北京有個服務器,廣東有個服務器,有可能絕大多數訪問者都被解析到北京的服務器上,造成北京服務器壓力過大,而廣東的空閑。智能解析可以適當調度流量。在本次課題中我們也將此方式運用到現網中去,在兩臺DNS解析服務器上實現智能引導。
通過家庭ADSL上網測試,視頻及訪問目標站點速度明顯提升,同時通過流控手段節約帶寬,清退多余出口也為公司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完成了我們最初制定的戶均成本和付費帶寬下降的目標。
排除游戲的電信出口忙時帶寬利用率提升至88%,聯通出口忙時帶寬利用率85.94%,利用率較課題前提升12%。
質量方面,通過虛擬機及華為eNSP模擬器出口轉換地址監控系統的應用,發現出口問題及時處理,同時從加強了代理的考核,出口質量得到明顯提升,故障率下降。
通過調整NDC各業務服務器的利用率及業務拓展,課題實施后NDC整體流量得到明顯提升,峰值流量由原來的25.5G達到現在的40G;單用戶體驗帶寬由原來的147.6K提升到現在的161K。

NDC流量情況
根據出口情況,一季度陜西成本占收比為18.01%,清退1條電信出口(21萬/G),占收比為17.31%;清退1條聯通出口(13萬/G),占收比為17.92%。共同清退后,占收比為16.31%。

占收比預測表
付費帶寬和戶均成本預測表

單用戶成本(元)課題前 358455 15600 236.58 43.52K 6.6元課題后 358455(未考慮用戶數的增長) 13300 202.58 37.1K 5.6元用戶數 付費帶寬(M)總成本(萬元)單用戶付費帶寬(K)
此算法未考慮用戶數的增加,如果按用戶數3%增長后,單用戶付費帶寬和成本都能達到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