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光山縣人民醫院(465450)胡玉蓮
乳腺增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婦科病之一,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通常有焦慮、緊張甚至抑郁等不良情緒,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1]。鑒于此情況,本研究對我院婦產科收治的98例患者分別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并比較這兩種方法的護理效果。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我院婦產科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98例,將其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9例。研究組患者年齡23~54歲,平均年齡為(37.58±2.36)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4~54歲,平均年齡為(37.42±2.66)歲。比較兩組的一般資料,發現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對其介紹乳腺增生的病理、病情發展、預防方法等相關知識,交代患者清潔乳房和用藥的注意事項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①飲食護理: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粗糧為主食,提醒其少吃過甜、高脂肪及油炸食物,飲食葷素搭配適宜,并且多吃維生素和纖維素含量豐富的瓜果蔬菜。控制巧克力、濃茶、咖啡的攝入。②乳房護理:忌佩戴對乳房有擠壓作用的胸罩,避免影響乳房的血液循環,減少乳腺增生的概率。不選擇含有雌激素的化妝品,從而避免機體因雌激素過多而發生紊亂。此外,注意提醒患者要保持乳房潔凈,掌握乳房自查的方法,學會給乳房按摩。③心理護理:醫護人員應熱情主動地與患者交流,消除護患間的疏離感。鼓勵患者養成積極面對生活的心態,引導患者正確科學地處理學習、工作、家庭三者間的關系。④運動護理:注重培養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據患者的身體需求以及自身的心理素質對其進行放松訓練,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打太極、散步、慢跑等。運動量及鍛煉時間要根據病情的變化做出適宜的調整。
1.3 效果評定指標 自制護理評價表,評價內容包括護士的態度、衣著以及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等,請患者填寫表格以對其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85分以上視為滿意,70分以下視為不滿意。此外,采用醫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來評定患者的抑郁、焦慮程度,分數范圍為0~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抑郁、焦慮程度越高。
1.4 數據統計處理方法 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時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若檢驗結果為P<0.05,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49例患者中,48例患者對綜合護理干預方法感到滿意,滿意率為97.96%,對照組49例患者中,39例患者對常規護理方法感到滿意,滿意率為79.59%。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8.29,P<0.05)。
2.2 患者SAS、SDS評分情況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行護理干預后,患者SAS、SDS評分情況均有改善,但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程度較大,兩組數據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
附表 兩組患者SDS、SAS評分情況比較[分,(±s)]

附表 兩組患者SDS、SAS評分情況比較[分,(±s)]
注:*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 例數 SDS評分 SA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9 55.26±4.23 37.65±5.33* 54.79±5.13 38.94±5.31*對照組 49 55.84±3.78 48.36±5.29 54.68±5.24 49.26±4.86
綜合護理干預是常規護理的延伸,是在科學的臨床診斷指導下,護理人員根據患者診斷的特點、患者的健康狀態(身體與心理狀態)、護患自身的能力來制定的護理干預措施[2]。其措施主要有:飲食護理、乳房護理、心理護理以及運動護理等。綜合護理干預相較于常規護理,更體現醫護人員對患者的鼓勵和關懷,也是效果更好的護理手段。對乳腺增生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是臨床護理的發展趨勢所在,更是為病患提供更高服務質量的基礎。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觀察組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方法,患者滿意度為97.96%,較對照組常規護理的79.59%高;觀察組較對照組SDS、SAS評分降低程度較大,兩組數據進行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較常規護理效果好,更易于幫助乳腺增生患者恢復健康狀態,臨床應大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