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鋼職工總醫院(455000)楊廣生
近年來,腹腔鏡術式憑借其創傷小、恢復快、安全性高等優勢,逐漸被廣大患者所接受,該術式在婦科臨床應用也較為廣泛,對于年老體弱的老年患者尤為適應。但是,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子宮肌瘤剔除術等術式,受體位、麻醉、氣腹等因素影響,患者術中肺通氣功能不佳,需采取預防性干預對策。有文獻報道提出,鹽酸氨溴索術前給藥可有效減輕術中肺通氣阻力,改善通氣效果;為進一步探明鹽酸氨溴索術前給藥的應用效果[1],本次研究選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本院婦科收治的62例老年患者,對比分析了其改善術中肺通氣功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本院婦科收治的62例老年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2例)。兩組患者均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均符合手術指征。62例患者中已排除:術前呼吸功能障礙、鹽酸氨溴索使用禁忌癥者、呼吸道感染者、術前4周內使用抗氧化劑者。觀察組中,年齡61~74歲,病程1~12年,腹腔鏡術式:子宮切除術17例、子宮肌瘤剔除術15例。對照組中,年齡60~74歲,病程1~13年,腹腔鏡術式:子宮切除術16例、子宮肌瘤剔除術14例。兩組患者在腹腔鏡術式等一般資料方面,無比較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均行經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氣管插管后10min,觀察組緩慢靜脈注射鹽酸氨溴索(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23225,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4ml:30mg)60mg,對照組緩慢靜脈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兩組患者術中均使用Omeda Excel210SE(美國)進行控制通氣,經口明視下插入內徑為7.0/7.5mm的氣管導管,檢查雙肺呼吸音對稱后開始通氣,具體參數為:氧濃度為99%、潮氣量6~10ml/kg,呼吸頻率10~15次/min,吸呼比1∶2。
1.3 觀察指標 術中觀測以下數據:患者給藥前、氣腹后5min、氣腹后30min、氣腹后60min、氣管拔管前的患者Ppeak、Pplat、Compl、Raw等肺通氣功能指標,并比較兩組呼吸系統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認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肺通氣功能相關指標比較給藥前和氣腹后5min,觀察組和對照組Ppeak、Pplat、Compl、Raw指標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氣腹后40min后,觀察組Ppeak、Pplat、Raw指標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Compl指標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氣管拔管前:觀察組和對照組Ppeak、Pplat指標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Compl、Raw與對照組差異顯著,組間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附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呼吸道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呼吸道并發癥發生率(9.38%)顯著低于對照組(23.33%),組間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附表2。

附表1 兩組患者肺通氣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附表2 兩組患者術后呼吸道并發癥情況比較
為進一步改善老年婦科腹腔鏡患者術中肺通氣功能,較多文獻研究提出應采取呼吸系統的保護措施,而如何選擇合理的藥物仍然是當前研究的重點[2]。老年婦科患者腹腔鏡術式相關臨床文獻報道顯示,鹽酸氨溴索應用于手術前,可有效降低術中Ppeak、Pplat、Raw等肺通氣功能指標,并提升Compl指標,有助于改善肺通氣效果,防止肺損傷[3][4]。本次研究對患者術中肺通氣指標監測也發現,給藥前和氣腹后5min,觀察組和對照組Ppeak、Pplat、Compl、Raw指標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但是氣腹后40min后,觀察組Ppeak、Pplat、Raw指標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Compl指標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P<0.05;在氣管拔管前觀察組和對照組Ppeak、Pplat指標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但觀察組Compl、Raw與對照組差異顯著,組間差異P<0.05,可知術前應用鹽酸氨溴索可有效改善患者術中肺通氣功能,提升肺順應性,臨床應用效果良好。
氨溴索可刺激肺泡表面活性物的合成與分泌,控制炎性遞質釋放,改善氣道分泌物增多和肺泡陷閉狀況,并可抑制氣道平滑肌,減輕氣道阻力,對于肺通氣功能具有一定改善效果[5]。本次研究還發現,觀察組術后呼吸道并發癥發生率(9.38%)顯著低于對照組(23.33%),可知氨溴索術前給藥不僅可改善術中肺通氣,還可降低術后呼吸道并發癥發生率,應用價值較高[6][7]。
綜上所述,老年患者婦科腹腔鏡手術前應用鹽酸氨溴索,可有效改善術中肺通氣功能效果,并可降低術后呼吸道并發癥風險,應用效果良好,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