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471003)崔萍 張小紅 曹蕾
食道靜脈曲張是由于肝臟的門靜脈系統壓力過高所致的功能異常現象,其主要的臨床表現即為嘔血,并且部分患者伴有黑便[1]。以往臨床中多采取常規的護理模式,然而卻無法獲得良好的護理效果[2]。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臨床中主要使用內鏡下食道靜脈曲張套扎術聯合整體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治療并預防食道破裂出血[3]。本文將重點探討內鏡下食道靜脈曲張套扎術在破裂出血的護理辦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內鏡外科2015年1月~2017年8月50例食道靜脈曲張患者,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齡為41~59歲,平均年齡為(50.1±4.9)歲;實驗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齡為40~60歲,平均年齡為(50.4±5.1)歲。納入標準:符合食道靜脈曲張的臨床診斷標準。排除標準:患有其他嚴重的合并癥。告知兩組患者及其家屬此次研究的目的與方法,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此實驗經倫理委員會同意。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錄入至統計學軟件中進行處理,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之間的性別、年齡、病情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內鏡下食道靜脈曲張套扎術治療。對照組予以常規的護理模式,即對患者進行日常的飲食與藥物護理等。
實驗組予以整體護理模式:①術前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進行深入溝通,告知患者相應的治療與護理方法,以緩解其緊張情緒;告知患者在術前6~8h內禁食禁水,以免發生嘔吐物誤吸現象;同時在術前還需要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以備進行穿刺。除此之外,為患者注射10mg的利多卡因注射液(國藥準字H21021148,2010-09-30,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以降低插管時對咽喉的刺激。②術中護理。護理人員需要配合醫生進行器械的使用,同時還需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輔助醫生適時釋放套扎環,并確保在套環過程中始終保持一定的負壓。③術后護理。手術過后,護理人員需要確保患者的絕對休息,并且需要將頭部朝向一側,以免發生嘔吐物誤吸現象;若患者在術后3d無不適感發生,則可在家屬輔助下進行適量運動;患者在24h內需禁食禁水,在2d內需要食用流質食物;停止出血的2~3d后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在此需要告知患者切忌飲食速度過快;需要對患者的并發癥情況進行嚴密觀察,一旦發生,則需要及時上報醫生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 臨床護理效果,評價標準:有效,出血癥狀消失;顯效,有輕微出血現象;無效,仍有大量出現血現象存在。

附表 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評價(例,%)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及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或確切概率法,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評價:實驗組的臨床護理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內鏡下食道靜脈曲張套扎術是一種治療食管破裂出血的新型治療方式,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然而若想提升患者的預后質量,則需要予以整體護理[4],從術前至術后對患者予以精心護理,能夠有效地治療并預防食道再出血,同時建立了良好的醫患關系,有助于患者的快速恢復[5],可作為未來一段時間內護理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的首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