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471000)賈利利
1.1 基礎資料 抽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間本院納入診治的78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參照組中女性19例,男20例,年齡范圍60~80歲,中位年齡(70.21±3.54)歲;實驗組中女18例,男31例,年齡范圍61~81歲,中位年齡(70.69±4.55)歲。驗證參照組與實驗組老年呼吸衰竭樣本基礎資料,P>0.05,統計學對比差異不顯著。
1.2 方法 參照組中實行常規護理干預,給予患者常規抗感染、合理氧療等干預,擴張支氣管,改善電解質紊亂現象,同時給與患者無創機械通氣、強心、利尿等干預。實驗組中實行個性化護理干預,①個性化心理的護理,護理人員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給予患者更多鼓勵與開導,維持良好心態,緩解不良情緒,提升患者配合度[1]。②個性化吸氧護理,護理人員詳細檢查護理相關設備,確保濕化瓶內無菌水質量以及氧氣瓶中氧氣充足,與患者基本情況結合之后對鼻面罩進行合理選擇。在鼻面罩使用過程中避免產生漏氣現象,對吸氧效果造成影響,指導患者正確進行鼻部呼吸,告知患者不可張口呼吸,防止由于張口呼吸引發胃腸脹氣現象。③人性化排痰的護理,護理人員需要進一步強化藥物排痰護理水平,實行體外引流,確保患者呼吸道的通暢。此外,護理人員提醒患者睡眠時間需要確保充足,且飲食確保合理,予以患者科學的健康指導,促使患者盡早恢復健康。如果發生不良反應,需要及時回報給主管醫生,同時充分展現社會支持系統、家庭支持系統的作用,將患者負面情緒緩解,恢復患者活力以及生活自信心,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以及主動性[2]。

附表 實驗組與參照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評分對比
1.3 觀察指標 焦慮情緒、抑郁情緒:評價焦慮情緒中采用SAS(焦慮評分量表),評價抑郁情緒中采用SDS(抑郁評分量表),超過50分顯示為焦慮抑郁狀態,分值越高表示心理狀態越差。滿意度總分值為100分,非常滿意度為超過90分,一般滿意為60~90分,不滿意為低于60分。護理滿意度計算值為一般滿意與非常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通過SPSS21.0處理,護理滿意度計算值以率(%)的形式表示,實行X2檢驗,患者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以(均數±標準差)形式表示,實行t檢驗,檢驗顯示P<0.05,表明統計學差異具有顯著對比意義。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數據計算顯示,實驗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護理滿意度97.43%(38/39)顯著高于參照組護理滿意度82.05%(32/39),P<0.05,統計學具有顯著比較差異。
2.2 兩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評分 數據計算顯示,實驗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干預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對比參照組,P<0.05,統計學呈現出數據比較差異。詳見附表。
呼吸衰竭屬于綜合病癥一類,老年人是該疾病的高發階段,且因老年患者存在比較弱的體質,進一步增加呼吸衰竭死亡率。所以,護理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需要選擇人性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為進一步提升護理效果奠定基礎。個性化護理是將整體護理當做基礎,在護理服務中始終貫穿尊重與關愛,促使患者獲得更多的滿足感以及安全感,提升患者康復的信心。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具有多重角色的作用,依據患者實際情況予以針對性護理干預,采取有效心理護理將患者的負性情緒緩解,降低軀體癥狀的發生,此外提升醫護人員護理效率,防止發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改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本次統計數據顯示,實驗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干預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護理滿意度計算值對比參照組,統計學數據差異顯著存在(P<0.05)。證實,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之后可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升治療效果以及依從性,改善患者滿意度。
綜合以上結論,將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相比較常規護理更具優勢,值得廣泛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