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471000)劉月
近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糖尿病并發高血壓的發生率不斷上升,而兩種疾病合并后,不僅并發癥多,病程長,還具有高致殘率和死亡率[1],因此,在積極治療同時,護理工作的開展對控制血壓血糖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抽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62例,分組對比分析常規護理和人性化護理實施的影響,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7年1月~6月我院接受的糖尿病并發高血壓患者62例為研究對象,經診斷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委員會制定的高血壓相關診斷標準,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抽簽法將入選患者分為常規護理組和人性化護理組,每組患者各31例,常規護理組中男16例,女15例,年齡46~84歲,平均年齡(61.3±2.6)歲,人性化護理組中男17例,女14例,年齡47~83歲,平均年齡(61.1±2.5)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結果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附表 兩組患者護理后血糖和血壓比較
1.2 方法 常規護理組實施常規護理,人性化護理組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①飲食干預。根據患者飲食習慣調整飲食結構,讓患者飲食以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多為主,減少鹽、糖、脂肪的攝入量,叮囑患者戒煙酒,不食用刺激性大的食物。②心理干預。主動為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說明成功控制血壓和血糖的病例,鼓勵患者,針對患者不良心理給予疏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③運動干預。鼓勵患者多進行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游泳、慢跑等,運動過程要循序漸進,運動量要根據病情調整。④應激反應干預。密切觀察患者治療中是否出現應激反應,發現后及時對癥處理,與患者主治醫生積極溝通,采用有效方法進行干預。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實施后血糖和血壓指標,使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讓患者評價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進處理數據,其中:①用率(%)來代表計數資料,行χ2檢驗。②用±s來代表計量資料,行t檢驗;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后血糖和血壓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后血糖和血壓變化比較見附表所示。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人性化護理組29例患者對護理滿意,滿意度93.5%,常規護理組22例對護理滿意,滿意度71.0%,兩組比較差異顯著(x2=5.415,P=0.019)。
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也發生改變,糖尿病和高血壓已經成為了臨床中的常見病,兩種疾病均為終身性疾病,并且容易誘發并發癥,具有高致殘率和死亡率。而糖尿病并發高血壓是嚴重的一種合并癥,給心腦血管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后,若病情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則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引發視網膜病變、腦卒中等疾病,甚至導致死亡,因此,關注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血糖水平,嚴格預防控制并發癥的發生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的健康。相關研究表明,有效護理行為開展對該病患者血壓血糖水平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2]。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為例,分組對比常規護理和人性化護理實施的效果,結果發現,人性化護理實施后控制血糖血壓效果更好,且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高,與常規護理比較差異顯著。這是因為,人性化護理干預的開展是以患者為中心,結合患者病情變化,給予患者心理、飲食、運動、應激反應等方面的護理,從而提高患者對自身病情的認知,了解控制血糖血壓的必要性,積極主動配合治療,進而效果顯著,提高患者對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干預在糖尿病并發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控制血糖和血壓,提高患者滿意度,適合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