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中心醫院(476000)馬麗麗
針對2型糖尿病的臨床護理工作來說,有效的飲食干預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過對收治的13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并對其中的65例采取了飲食護理干預加飲食指導卡的方式,應用效果較為顯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資料選自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5例,對照組男33例、女32例,年齡在35~72歲之間,平均(53.5±3.2)歲;實驗組男34例、女31例,年齡在36~73歲之間,平均(54.5±3.3)歲。兩組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在1997年規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自愿參與研究。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情況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可以研究比對。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經采取常規飲食護理干預。①飲食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述健康飲食對于疾病治療的必要性,幫助患者在住院期間掌握好進食方法;②一日飲食熱量計算。護理人員根據每位患者的飲食情況、病情發展情況、血糖控制情況、身高、體重等方面來指導患者正確計算每天食物熱量的攝入量,控制好血糖[1]。
實驗組患者在常規飲食護理干預上加飲食指導卡。①患者資料。在指導卡上明確患者的姓名、性別、身高、體重;②熱量換算方法。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在飲食指導卡上注明每日食物攝取總熱量的換算方法,幫助患者自行的控制好飲食。具體的計算方法為身高-105=理想體重(kg),然后根據患者每日的勞動強度進行熱量攝取的換算;③營養成分。在飲食指導卡當中要明確地注明日常飲食當中脂肪、蛋白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具體含量;④食譜。針對于患者的具體個人情況可以列舉一些更加適合、更加科學的食譜,方便患者以及患者家屬正確選擇食物,在確保飲食多樣化的同時,通過合理的飲食計劃幫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幾率。
1.3 觀察指標 ①血糖控制情況。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②護理滿意度。本次護理滿意度采取百分制來計分,非常滿意得分在90~100分之間,比較滿意得分在89~70分之間,不滿意得分在69分以下。滿意率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采用SPSS20.0處理,計量資料均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此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要明顯的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附表。
附表 兩組血糖控制情況(±s,分)

附表 兩組血糖控制情況(±s,分)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組別 例數實驗組 65 11.32±1.10 6.27±1.51 16.22±1.18 11.83±1.00對照組 65 11.51±1.14 9.40±1.50 16.55±1.20 15.00±1.14 t - 0.9669 11.8562 1.5809 16.8535 P - 0.3354 0.0000 0.1164 0.0000
2.2 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8.5%(64/65)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2%(56/65),P<0.05。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當中,飲食護理干預是極為重要的,飲食護理干預一方面促使患者保持了科學健康的飲食習慣,另一方面也能夠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延緩病情的發展[2]。因此,本文主要采取了飲食干預加飲食指導卡的護理方式來進行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
經過上述研究表明,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主要原因如下:飲食指導卡的應用促使患者對疾病有了一個更加正確的認知,通過指導卡中的熱量計算方法,使得患者可以嚴格要求自己,控制好每日的食物攝取量;科學的食譜列舉也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多樣化的飲食結構,在確保營養充足的同時也幫助患者穩定了血糖,養成了科學的健康飲食習慣。
綜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護理干預當中加入飲食指導卡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控制血糖變化,指導患者科學進食,把握適度原則,同時也獲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評。因此,飲食指導卡在飲食干預中的應用值得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進行廣泛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