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瑤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在不斷提高,給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壞作用。當前國家和社會都非常重視對環境的治理工作,人們在生產、生活中都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同時水對生態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利規劃技術與各種資源有密切的聯系,水利建設一直都是國家非常重視和重點保護的領域。水利工程建設影響著國家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因此要科學有效的進行水利規劃設計,保證水利事業可持續發展。本文對當前水利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介紹,提出在可持續發展前提下的發展思路。
【關鍵詞】水利規劃;設計;可持續發展
水利工程屬于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必須要嚴格遵守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水利規劃設計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可持續發展的規定,這樣才能為我國水利事業和經濟的健康持續進步奠定堅實基礎。工業革命后人類大量的開發自然資源,給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隨著自然資源的不斷減少,生態環境正在逐漸的惡化。水資源是生活、生產的重要資源,也出現了嚴重的短缺現象。所以,當前人們必須要更好的保護水資源,充分、合理的使用,水利規劃設計和可續發展是保護水資源的正確方法。雖然我國的水利規劃設計人員已經將很多元素滲透其中,但是還沒有深入研究和應用,沒有形成一種工作理念。水利規劃設計工作還要不斷進步,很好的實現可持續發展,是需要不斷探索的問題。水利規劃設計逐漸發展為一門獨立學科,同時今后的各項水利規劃設計必須要適應社會發展。
1、水利規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水利建設對社會發展、人們生活都有很大影響作用。長期以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破壞作用。地震、沙塵暴等自然災害出現的頻率顯著增加,這些都是破壞環境的結果,經濟發展過程中,車輛、工廠的增多,使得汽車尾氣、工業污染問題非常嚴重,尤其是近些年的霧霾給人們的健康造成傷害,在我國當前的一些城市中,交通秩序和人們生活都受到很大影響。水利工程的建設一方面更好的滿足人們的生活用水需求,另一方面能夠保護水資源,保證整個生態環境的平衡,因此在水利規劃設計中必須充分考慮可持續發展要求,這樣才能使得經濟健康的發展,能夠抵抗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對國家發展具有很好的推進作用。
2、傳統水利規劃設計給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當前環境惡化使得水資源的污染現象嚴重,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矛盾,我國在水里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有下面幾點:
2.1破壞河流的分布
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時,工程結構渠道化現象非常嚴重,并在成為水利行業的發展趨勢。這種發展趨勢將會對河流造成很大破壞作用,一定程度改變了河流的橫向平面,形成非常多的支流,還會將那些本來呈現彎曲形態的原生態河流改造成為形狀規則的人工折線河道。還有一些河道的縱向斷面也出現了很大的改變,呈現出明顯的人工化、規則化形態。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水利工程建設的范圍和數量都大量增加,將很多復雜、不規則的水文條件改進成整齊的形狀,其中梯形和矩形也是當前使用最多的設計模式。由于這種人為的改變行為,使得很多河床、河道兩邊出現了硬質化現象,從而使得很多河流不能完成自身的更新和潔凈,這些都會給生態圈造成嚴重的壓力和破壞。
2.2 破壞水流的連續性
不斷增加的不合理水利規劃設計將會帶來很多問題,會影響今后的水流流量大小,還會有斷面情況發生,很多水流的連續性被破壞。在對水流形態進行研究時,經常會將其分為側向和橫向兩種說法,如果在河道的兩邊修建堤壩,這樣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但是也會使水流方向在側向發生改變,這樣就會出現水流斷面情況。從而使得在汛期時,一些主要的河流和小支流之間的匯合不能快速及時完成,河流在橫向的自然擴展上受到很大阻礙作用。生態環境相互之間會發生不同的影響作用,如果是水文環境發生變化,河流中的很多植物就會發生變化去使用環境,還會使得一些魚類的種類和數量都減少,人類也會感受到生態的惡果,生態系統如果不能正常的進行橫向的拓展,將很大程度影響兩岸的人們生活。
2.3生態系統處于相對靜止狀態
防洪和抗旱是最初開始水利工程建設的目的,長期以來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我國很多朝代都會為了更好建設水利工程犧牲一些利益,從而使得河流能夠保持自身的持續性。如果因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將河流的水流分布和形狀等進行改造,將會造成出乎意料的副作用發生,可以說是得不償失。很多河流受到人類規劃的影響作用,變得不能流動,比如中國的三峽水庫,這樣在人為的作用下,將河道周圍的農田、其他地貌等被水淹沒,河流中可以用于自給自足的養分就會大幅度減少。其中發生的最明顯的變化是河道水文條件的變化,使得很多藻類不能正常生長,一些植物將會消失,在不斷死亡中消耗掉水中的大量氧氣,形成一種惡性的循環現象。
3、水利規劃設計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3.1重視水文資料在水利規劃設計中的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是非常少的,并且呈現出非常不均勻的分布,我國旱災、水災的發生頻率相對還是很高的,因此我們更加要注重水利規劃設計時充分考慮生態理念,將我國有限的水資源最大化的利用,充分其作用。通過大量實踐工作發現,利用水利規劃設計很好的保護生態環境,要對當地的地貌、生態環境情況、水資源等進行全面、科學的認識,充分利用水文工作的各項調查發現,有效的保護和管理水資源不受破壞。從而水利規劃設計人員能將生態環境理念很好的融入到自身設計工作中。在開始水利規劃設計前,必須同當地的水文工作單位進行詳細的溝通和了解情況,掌握當地水量變化情況和時空分布相關資料,詳細、透徹的了解相關水文信息后,結合水利規劃設計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保證水利工程給人們生活帶來益處。
3.2 重視對水利規劃設計人才的培養工作
水利規劃設計人員的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一定程度影響著水利工程的生態保護特征,決定了水利工程的設計質量和使用功能。所以,進行水利規劃設計的相關人員,必須要具備完備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道德素質,了解生態保護的基本原則,并將其很好的應用到水利規劃設計中。對于水利規劃設計人員的培養工作,可以不斷提高原有水利規劃設計人員的專業技能,開展相關生態安全、生態保護的講座活動,使其了解當前最新生態形式,了解更多知識幫助完成設計工作,設計出對生態環境有利的水利工程項目。同時還要不斷引進先進人才,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從而使得整個團隊的專業素質有所提高,水利規劃設計人員有具有很好的生態保護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很好的將生態理念融入到自身設計工作中。
3.3 很好的將水利規劃設計同生態功能相融合
在進行水利規劃設計時,要能夠很好的進行生態功能和使用功能之間的平衡,同時進行各個設計方案的不斷優化工作,保證在生態理念的指導下完成水利規劃設計工作,使得整個水利工程能夠實現良好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比如在進行河道水利工程的改造工作中必然會有一定程度的大氣污染、文物等的搬遷情況,提高了整個管理工作的難度。所以,在河道水利改造時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保證生態平衡理念能夠與國家生態發展良好結合,在考慮了多種因素后,最終形成非常合理、有效的水利設計方案,若是進行周圍綠化、水量疏?;虬哆叡Wo工作等的改造工作時,必須保證經過改造的河道能夠安全的運行,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化。河道的景觀設計工作,要分析景觀呈現的靜態效果和動態效果情況,保證車輛的安全通行,由表1和表2可以知道,車速如果不斷減小,路邊景觀能夠被辨認的最小距離也在不斷減小,汽車駕駛人員能夠正確辨認的最小距離也在不斷減小。同時也保證整個河道能夠承受足夠的水力、河道流速等。
4、結語
水利工程對國家發展非常重要,在水利規劃設計中很好的實現可持續發展是重要任務,也是造福人類和國家的工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水利工程面臨各種新問題,人們非常需要水利工程為我們的生活服務,水利規劃設計人員要努力克服各種困難,透徹領悟其中的科技理念,保證人類和水資源的協調關系,使得水利規劃設計能夠很好的實現可持續發展,給我國的水利事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水利工程設計也要始終堅持安全、文明、預防為主的生態理念,在根本上保證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黃晶. 水利規劃設計與可持續發展研究[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6(22).
[2]唐遠柏, 胡婧. 水利規劃設計中可持續性發展理念的應用研究[J]. 低碳世界, 2016(7):82-83.
[3]張叢林, 喬海娟, 陳飛,等. 新形勢下推進中國水利發展轉型的若干政策建議[J]. 水利發展研究, 2014, 14(8):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