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忠英
摘 要:我國電視紀錄片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直到近幾年《故宮》《舌尖上的中國》等大型紀錄片的熱播,才成為電視熒屏的一個新亮點,引發全國各地電視臺紀錄片的拍攝熱潮。在市場環境的作用下,大量的紀錄片隨之產生。信息時代的文化紀錄片想要吸引大眾眼球,必須在制作方面下一番功夫。制作人只有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制作出高質量的作品,從而被社會大眾所認可。
關鍵詞:紀錄片;制作
隨著網絡的興起和智能手機的推廣,多媒體在人們的生活中產生著重要影響,無論是在公交車還是地鐵上,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拿著手機在看電視節目,但是很少有人在看紀錄片。調查顯示,很多人對于紀錄片的印象是刻板、無聊,因此大多數人很少會主動去看紀錄片。對于文化傳承具有重要作用的專題紀錄片在市場受冷落這一現象,紀錄片制作人有責任去改變這種狀況,從策劃創意方面入手,尋求新的制作方法。
一、制作高質量紀錄片的方法
電視紀錄片是以自然生態或社會生活現實為視點,運用電視手段進行聲像化、故事化敘事的紀實節目作品。
突破傳統紀錄片形式上的固定模式,需要根據不同內容采取不同的講述風格和編排方式,紀錄片風格常常被概念固定化,每一種內容對應一種固定表達方式,缺乏創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紀錄片初上熒屏并開始了逐步探索之路,大部分的紀錄片都采用以生活為代表的紀錄形式,也迎合了當時受眾市場的觀賞口味。但是這類形式過于片面地寫實,長期保持這樣的敘事風格,無疑阻礙了紀錄片的市場化發展需求。紀錄片應當是一種記錄的精品藝術,它的文化起點應當高于一般的大眾文化類型,因此必須要比其他大眾文化有更加豐富、立體、寬泛的內容層次。紀錄片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手法,產生出多種作品風格,這對于分層感官、加強內心體驗和細化受眾群都有很大益處。
二、制作高質量紀錄片的要求
1.選好題材
選題是紀錄片拍攝和制作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選題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整個紀錄片的高度。只有選擇具有高質量和高品位的題材,才能使紀錄片的質量得到有效保證,為此需要有非凡的洞察能力,并且能夠不斷突破固定思維的限制。
2.以觀眾為本
從世界范圍來看,紀錄片發展的樣式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紀錄片拍攝目的的差異、制作方法的不同,所帶來的收視效果也會相應改變。電視紀錄片需要做到以觀眾為本,有必要認真研究觀眾的文化素養、收視喜好、價值傾向等內容,真正創作出觀眾喜聞樂見的紀錄片。一部好的紀錄片不僅具有引人深思的力量,而且也因其豐富的故事性而吸引觀眾。提升紀錄片的吸引力可以在維護真實的道德底線的前提下,使用所有的拍攝方法和制作手段——這也是“娛樂化”紀錄片的一個基本理念。真正做到為觀眾拍攝紀錄片,就會贏得一定的受眾,從而在紀錄片市場占據優勢。
3.建立有效的創作隊伍保證片源
電視產業化進程中,慢工細活的“創作”式紀錄片的制作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現今的規模化需求。同時,為節省成本、應付播出,欄目化的紀錄片更要探索制作模式、經營模式,這比探討紀錄片的屬性、類別等話題更現實。電視紀錄片欄目要想實現流水線制作,必須建立適合自身特性的多快好省的模式。
4.創新制作理念與過程
面對不拘一格的策劃創意,單一化的制作程序和理念已經無法滿足策劃的需求,因此不能拘泥于以前的制作紀錄片的單一模式,必須根據創意探索出新的紀錄片制作程序和方法,改變原有的制作觀念。紀錄片制作團隊還可以采用受訪者的建議,結合社會文化要求和觀眾的需求,豐富整個策劃過程構架,制作符合當代潮流的專題紀錄片,以得到更多觀眾的認可。
5.采用現代高新技術
在紀錄片的制作過程中,制作人員不僅要有專業的職業素養和豐富的創新思路,還需要現代科技設備的支持。制作策劃案時應該考慮鏡頭的拍攝難度,對于人工無法達到要求的鏡頭,可以考慮現代高新技術的協助。不過現代技術也具有局限性,因此制作創意策劃時不能天馬行空,制作人員也要考慮現實的約束。
三、結論
當下是紀錄片創作的最佳時期,價值觀念、生活方式、道德規范等都處于變革或重塑的階段,這些同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一起,構成了紀錄片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制作紀錄片,需要堅守以紀實性為基礎的原則,無論是拍攝手段還是編制方法所使用的故事與懸念,都需要合理把握尺度;運用拍攝手法需要考慮呈現出現實時空的完整性與事件發展的邏輯合理性,力求畫面重點突出、脈絡清晰;設置故事與懸念,應在不破壞真實性以及主題思想性的基礎上發揮其優勢。總之,應該合理運用各種方式,防止紀錄片的發展走向另一個極端。
參考文獻:
[1] 吳俊.科技類專題紀錄片的策劃創意制作研究[J].大眾文藝,2011(22).
[2] 張帆.淺談紀錄片素材的拍攝與運用[J].才智,2012(21):311.
[3] 王江濤.原生態紀錄片之我見[J].新聞愛好者,2012(19):49-50.
[4] 肖平.紀錄片歷史影像的制作基礎及實踐理論[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205.
[5] 孫劍英.中國紀錄片面對國際化和市場化問題的探討[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2(7):26.
[6] 楊森林.真實是紀錄片的生命[J].南方電視學刊,1992(2):55.
[7] 力峰.我國電視紀錄片的市場化發展道路[J].職業圈,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