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玨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對環境保護工作逐漸重視起來,對生態保護工作十分關注。城市發展當中,河道是城市生態當中比較重要的構成部分,所以想要構建和諧的城市生態環境,需要對河道整治工程加大重視力度。基于此,本文對城市河道綜合整治工程進行分析。
【關鍵詞】城市;河道綜合整治;工程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進行城市建設中需要更多的考慮到生態環境的因素。以城市河道治理而言,其在治理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最大程度的發揮河道防洪排澇的功能,同時保證城市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不受影響,本文就此展開分析。
1、城市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存在的問題
1.1河道運行未能滿足城市需求
目前對城市建筑物建設主要是以水泥板、玻璃等不能進行自我分解的建筑材料為主,并沒有自然生態自帶的排水功能,一旦出現極端天氣極容易出現洪澇積水情況,尤其對于南方城市而言,這些情況是導致城市內交通運行出現問題的直接原因。由此,城市河道運應而生,作為城市內的“內河”,其主要發揮防洪排澇的功能,避免由于城市出現大量積水而導致市民的正常生產生活造成影響。然而由于部分河道的修建時間過長,河道內的淤泥累積嚴重同時河堤由于經常被沖刷導致受損情況嚴重,使得城市河道不能發揮其自身的功能。同時在對河道進行檢修過程中發現,部分河道的建設質量嚴重不過關如建設材料等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河道的質量不能得到保證,極容易出現由于河提過于薄弱導致防洪能力下降。一旦遇到雨季,城市內便會出現嚴重的澇災,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危險。
1.2河道水質問題
河道水質問題是城市河道綜合整治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由于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處理的滯后,致使大量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河中,造成河水污染,水質惡化。同時生活垃圾分散在河道岸邊,造成水體及土壤的污染,尤其是到了夏季,隨河水漂流的污染物使污染面積擴大。當水質問題嚴重時,水體呈現渾濁、透明度低、臭氣彌散、富營養化明顯、水華現象產生、水生生物種類減少甚至近乎滅絕等狀態。嚴重影響了河岸生態平衡、景觀價值及居民視覺感觀和生活質量。
1.3生態系統破壞的問題
對河流中的生態系統進行合理化的保護,并且對其進行高度的整合與治理,這也是當前河道綜合整治中需要加以關注的內容。河道內存在一個完整的食物網鏈,并在該食物鏈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定的生態系統,不僅能夠充分發揮食物鏈原理,保持各物種種群之間的相生相克關系,使得河道內自然形成一個健康的生物群落,使得河道內的水質能夠維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但是大量的污水排放使得這種的生態結構被破壞,污水內的水體凈化能力以及含氧量都比較低,當其向含氧量比較高的水域內流動時,從缺氧狀態立即向富氧狀態轉變,在一些比較嚴重的地區甚至會造成物質的滅絕。所以說高度重視起河道的生態功能,是當前社會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所在,也是我們需要高度重視的內容和環節,對于城市居民的生存和發展是必要的,是河道綜合整治的最高追求境界。
2、城市河道綜合整治措施
2.1定期進行河道淤泥的清理
由于河道內的淤泥會自然下沉至河道底對河道的排洪排澇的順利進行限制,因此需要定期對河道內的淤泥進行清理,確保河道運行順利,提高水體的含氧量,增強河水的自凈能力。同時如果河道內的泥沙以及淤泥過多,會抬高河床,導致河道行洪排水能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增加發生洪水的概率,因此對于城市河道進行治理是十分是有必要的。但是實際上,清淤工作并不能對于水質改善有所助益,清淤工作只是對河底由于長期大量堆積的營養鹽類淤泥所造成的河流富營養化和水華進行初步的清理,一旦清淤工作結束,河水會很快恢復到原先的情況,其實際效果比較差。同時進行清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因此在進行清淤工作之前需要對于是否需要清淤以及淤泥的厚度有一個詳細的調查。
2.2進行截污納管
截污納管工程是從切斷污水污染源的角度出發, 對于各種污水進行收集、集中處理后, 再排放至河道內。在河道附近的工業區以及居民區附近鋪設管網, 并加強對污水廠、污水工作人員的管理以及對工廠排污進行監督控制。由于截污納管工程的工程量比較大、工期較長、施工較復雜, 因此這一方式的實際實施要以當地的實際情況為準, 結合其他方式進行治理。
2.3加強河道生態環境規劃
河道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是使行洪排澇通暢,但同時也改變了河道的生態環境,河流水體的水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所以在進行河道的綜合治理的過程中,河道生態系統的植物配置設計也至關重要,豐富的植物群落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樣性,改善河道兩岸環境。
河道兩岸以及河道中的植物不僅具有景觀的作用,植物根系可以提高土壤的抗沖刷能力,改善土壤物理結構,同時植物中的根系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植物本身的呼吸作用,能夠提升土壤的有機物含量。另外,植物的根葉可以截留雨水,防止河道斷面流量急劇增加,同時具有改善河道水質、凈化河水的作用。研究表明:植物能凈化河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可滯留河水中89%的氮化物和80%的磷化物。在選擇植物種植時,要盡量選擇適宜本地生長的物種,不能選擇情況不明的外來物種,以免造成生物入侵,反而破壞原本的河道生態環境。
結語:
城市河道綜合整治工作不僅關系到城市未來的發展,而且在其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進行河道整治過程中,不僅需要強化其防洪排澇的功能,同時還需要對河道附近的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從而改善水質環境、進行有效的生態循環。
參考文獻:
[1]葉陽帆.城市河道養護管理現狀、問題及改進路徑研究[D].南昌大學,2015.
[2]劉俊巧.滏陽河衡水市區段綜臺整治工程及其投資風險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5.
[3]魏俊,袁旻,陳奮飛,芮建良,徐美福.杭州市區河道綜合治理的成效與經驗[J].浙江水利科技,2015,43(0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