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田園
摘要:隨著時代的高速發展,國內的高校圖書館也從單一的紙質時代擴大到了目前的電子信息時代。但是,相對于現代化館舍等“硬件”設施建設方面,我們與之相應的“軟件”建設卻未能跟上相同的步伐,僅就高校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而言,難以與現代化圖書館的發展相適應,也難以與圖書館用戶多元化的需求相適應。我認為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核心,其水平是學校總體水平的重要標志,所以提高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是促進圖書館持續健康發展到重要舉措。
關鍵詞:職業素養;策略;提高;意義
從最初的傳統單一的紙質圖書時代到如今的各種現代化電子文獻時代,圖書館一直都是信息的保存、管理、組織和傳播機構。因此,越來越多的機構、科學家及圖情專家認為圖書館是提供科研數據服務的適合場所,國外許多高校圖書館也已經開展了科研數據服務。但是有多個研究調查發現,目前許多高校圖書館提供的科研數據服務層次較淺,水平有待提高。邢文明等人對 2012 年世界排位前 50 名的高校圖書館科研數據服務進行調查發現,有部分圖書館僅對科研數據管理和共享作了介紹,并沒有實質性的服務[1]。
一、提高高校圖書館員職業素養的意義
提高高校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有利于他們更好地承擔高校圖書館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職能,培養建設國家的高素質人才;能夠有助于圖書館事業的持續發展,為圖書館發展帶來更多可能;還可以促進書香惠民,助力書香社會的發展。
二、圖書館員應具備的素質
(一)思想道德素養
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是高校圖書館員職業素養的基礎。一名合格的高校圖書館員,在思想道德素養上需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堅定不移地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積極培育、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信息文化素養
1.溝通交流能力
高校圖書館員的日常工作,少不得與師生們進行溝通交流,溝通交流能力的高低極大地影響館員的服務質量。特別是我們正處于互聯網 + 時代,微博、微信等多媒體的出現為高校圖書館員與讀者溝通交流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館員們的溝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專業知識
高校圖書館員,要學習包含圖書館學、情報學、文獻學等相關專業知識,掌握這些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對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的采購、加工、流通、指導讀者查找和使用學術文獻資源、輔導讀者進行學習或研究以及相關讀者服務等本職工作做到成竹在胸。
3.外語能力
外語能力是圖書館員專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前來中國高校求學、求職的人不在少數,同時互聯網讓信息的傳遞、溝通打破地域的限制,高校圖書館員的服務對象除了本校的師生,還有在互聯網另一端的人們。此外,外文文獻整體水平較高,一直以來被視為了解世界最新科研成果、前沿動態、解決研究難題的重要參考文獻,為了有效地開發利用外文文獻,為高校師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外語能力是館員們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
4.多媒體應用能力
前多媒體在圖書館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高校圖書館員要有較強的多媒體應用能力,利用電腦、自助借還設備進行借還、查詢等工作,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與高校師生進行互動交流等,才能緊跟時代步伐,勝任圖書館工作。
5.科研能力
高校圖書館的主要職能是教育職能和信息服務職能。圖書館應充分發揮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中的作用。學校沒有重視科研課題,在這方面的投入不大,館員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識也很薄弱,因此我國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科研能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三、提高圖書館員專業素質的策略
(一)圖書館建立管理激勵機制
管理創新是發展的原動力,是迎接知識經濟的外在需要。以往圖書館的管理制度通常嚴格但過于僵化。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圖書館運行的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因其管理的內涵也發進行相應要求。圖書館要結合本館實際情況,明確辦館指導思想,制訂本館的發展規劃和實施計劃,不斷進行機制和體制創新,適時調整館內的管理機構,為館員和本館構建良好的發展平臺。要掌握每位館員的具體情況,確定館員的工作崗位和職責,加強對館員的工作考核,并客觀公正地進行評估,將館員個人的工作業績、待遇和發展相聯系,促進個人和圖書館事業的雙方面發展。
(二)提高思想道德素養,秉持圖書館精神
想要提高高校圖書館員的思想道德修養,要先從館員的工作、學習、生活中來抓,不能停留在表面上。應定期舉行培訓、講座、座談會等,引導館員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要正確認識到圖書館工作的重要性和價值,秉持“愛國、愛館、愛書、愛人”的圖書館精神;忠誠圖書館事業、熱誠服務、甘于奉獻;為人找書,為書找人;熱愛讀者,吸引讀者,善待用戶[2]。
(三)強化圖書館員責質培訓和人才引進
新時期圖書管理人員要做到廣學博覽,不但要熟練掌握圖書館學、目錄學、情報學、文獻學等基礎知識,還要掌握相關學科的多種學科知識,以增強服務的針對性。圖書館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并且為專業教育提供必要條件。有計劃地組織崗位培訓。脫產學習要和在職學習相結合,單位學習要和自學相結合。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邀請有關專家和學者對館員進行圖書管理知識的講座,并到管理好的圖書館參觀學習。有計劃地開展崗位培訓,對館員進行在職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使圖書館員知識不斷拓寬和更新,素質得到不斷提高。從而滿足了不斷發展的信息社會和圖書館各項事業的需要。
(四)拓寬培育專業素養渠道,培養終身學習能力
學校要提高館員的專業素養,可以著重在拓寬培育專業素養的渠道上發力:定期開展館內培訓,利用一些講座、內部交流會、小課堂等,給館員提供學習的機會。館員內部可將各自接觸到的新觀念、新技術等與傳統模式之間進行相互比較改進,共同進步;高校圖書館應鼓勵館員對工作中和培訓中遇到的難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與總結討論。科研課題來源于工作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再進行總結,才能提高館員的科研能力,圖書館員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自身發展的需要。
四、結語
在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強化圖書館員責質培訓及人才引進,培養出一支高素質、復合型專業圖書館館員隊伍,能夠為讀者提供專門的優質圖書館服務,為創建一流大學的一流學科提供信息保障,高校圖書館才能緊跟時代的節拍,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邢文明,吳方枝,司莉.高校圖書館開展科研數據管理與共享服務調查分析[J].圖書館論壇,2013 (6):19-25,26.
[2]程煥文.百年滄桑 世紀華章——20世紀中國圖書館事業回顧與展望(續)[J].圖書館建設,2005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