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華


財務績效作為評價公司經營成果的重要表現形式,其高低直接影響著公司內外部相關信息使用者的決策,但是在實踐中影響財務績效的因素很多,并且多數不具有線性關系,難以及時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完善和修正以提高財務績效。公司治理結構作為一種協調各利益相關者的制度安排,與財務績效的影響因素存在一定的重疊部分,二者可能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鑒于此,本文以上市公司的部分財務績效評價數據及其治理結構的部分數據為樣本進行分析,試圖從中找出二者的相關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對策來提高財務績效。
一、公司治理結構與財務績效概述
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為了合理的解決經營權和所有權相分離產生的代理問題而實施的一些制度安排,這種安排的目標在于利用責任和權利的合理配置來提升公司決策的水平和效率,進而降低經營管理風險,保護相關者利益,并最終實現公司價值的最大化。公司治理結構則是制度安排的具體表現形式,其一般涉及股權結構、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等。
財務績效主要是指公司在一定時期內運用所掌握的資源經過一系列的投資、籌資和經營管理等活動而取得的經營成果的統稱,一般來說財務績效具有信息含量高且容易量化的特點,常用的衡量方法有財務指標評價法、托賓Q值、經濟增加值和平衡記分卡等。
財務指標評價法由于主要涉及的是財務指標及相關因素,評價的全面性不夠,托賓Q值與平衡記分卡目前在國內使用較少,缺乏應用基礎,因此本文選取經濟增加值來作為衡量財務績效的指標。
二、公司治理結構與財務績效的相關性分析
由于財務績效的影響因素與公司治理結構存在一定重疊部分,因此本文假設公司財務績效的高低與公司治理結構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并以經濟增加值作為衡量公司財務績效的指標,以股權集中度、股權制衡度、流通股比例和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作為公司治理結構的主要表現形式,選取2012-2015年480家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作為樣本(樣本不含保險類、金融類、ST類和數據不完整類公司)來進行分析和驗證。
(一)相關統計指標的概念界定
如上文所述,在探討公司治理結構與財務績效相關性過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指標有經濟增加值、股權集中度、股權制衡度、流通股比例和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為便于分析,將上述指標界定如表一:
(二)構建經濟增加值指標與公司治理結構的線性回歸模型
在明確了各項指標內涵的前提下,我們以經濟增加值作為被解釋變量,以公司治理結構的相關指標作為解釋變量,構建以下線性回歸模型:
EVA=A0+A1TOP+A2ERR+A3TSP+A4HH
在該線性回歸模型中,經濟增加值作為衡量財務績效的指標,A0?是常數項,A1至A4作為回歸系數。
(三)經濟增加值與公司治理結構的線性相關驗證
在構建了上述線性回歸模型之后,筆者選取2012-2015年480家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作為樣本(樣本不含保險類、金融類、ST類和數據不完整類公司)來進行分析和驗證,其中部分數據來源于王謙、劉巧影老師的《公司治理視角下財務績效影響因素研究》一文及國泰安數據庫,驗證數據和結果如表二:
從表二所分析數據可以發現:
一是股權集中度與財務績效存在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66.84,并且在5%臨界值水平下顯著,即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的財務績效水平越高。
二是股權制衡度與財務績效存在負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0.77,并且在5%臨界值水平下顯著,即股權制衡度的提高對不能對財務績效產生增加效用。
三是流通股比例對財務績效具有正向的影響作用,相關系數為12.93,并且在5%臨界值水平下顯著,即流通股比例占總股本數的比例越高,公司的財務績效越顯著。
四是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與財務績效存在負相關的關系,相關系數為-14.38,并且在5%臨界值水平下顯著,即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提高,公司財務績效水平將會降低。
根據上述的線性回歸驗證結果,我們可以將原構建的經濟增加值指標與公司治理結構的線性回歸模型結果如下:
EVA=A0+66.84TOP-0.77ERR+12.93TSP-14.38HH
三、通過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財務績效的對策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公司治理結構與企業的財務績效存在較強的線性關系,其中股權集中度和流通股比例與財務績效具有正相關性,而股權制衡度和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與財務績效具有負相關性。因此在實踐中要想通過改善公司治理結構來提高財務績效:
(一)對股權結構進行優化
結合上文中公司治理結構與財務績效的線性關系分析,要從股權結構優化方面來提升公司的財務績效,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角度來實施:一是適當提高公司的股權集中度,即適當提高公司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能夠將其利益目標與公司整體利益趨同,從而客觀上促使其積極采取管控措施來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進而提高財務績效;二是提高流通股比例,提高流通股比例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強外部監督的力度,促使公司管理層能夠致力于提高公司財務績效水平;三是對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進行適度調整,以改善公司股權過度制衡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過度制衡對于公司決策容易產生一定的牽制作用,從而不利于提高決策效率和質量。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股權優化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公司治理的實際情況把握適度原則,否則股權的過分集中也容易帶來一系列的管理問題,進而對公司的財務績效產生不利影響。
(二)擴大監事會規模,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
監事會的主要職能在于監督董事會和管理層成員的經營決策和財務決策,當公司的監事會規模擴大時,有利于其吸納更多的專業人員,從而有利于其提高監事會的監督效率和效果,改進監事會成員之間的溝通協調,促使其充分發揮監事會的監督職能,進而提高企業的財務績效。
四、結束語
財務績效作為評價公司經營管理業績的重要指標,對于公司內外部相關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公司治理結構作為影響財務績效的一項重要因素,與財務績效的高低具有一定的線性相關關系。因此在實踐中,公司應當通過對自身的股權進行適度優化,并且擴大監事會規模以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從而來提升公司的財務績效,進一步促進公司的戰略發展。(作者單位為找寶文化傳播(上海)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