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偃師市人民醫院(471900)趙高超
坐骨神經痛的臨床具體表現以腰部、臀后部、小腿外側等部位的放射性疼痛為主,對患者的日?;顒雍蜕钯|量有負面影響[1]。筆者分別對三組患者實施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發現中西醫結合治療小組的治療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效果,現將詳細研究過程和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來我院進行就診的90例坐骨神經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在隨機數字抽樣法下將其分為人數均等的ABC三組。經醫學檢測診斷,所有患者均符合坐骨神經痛疾病癥狀。其中,A組的30名坐骨神經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名,女性患者14名,年齡分布在21~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歲;B組的30名坐骨神經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名,女性患者15名,年齡分布在24~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6歲;C組的30名坐骨神經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名,女性患者17名,年齡分布在26~5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8歲。對比三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其他一般性資料發現,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具有可比性。

附表 三組患者的治療療效對比(%)
1.2 方法 ①對A組患者實施中醫治療方法。中醫處方為:桂枝500g,丹參300g,當歸300g,杜仲200g,山茱萸200g,枸杞300g,乳香300g,沒藥300g,全蝎200g,蜈蚣100條。在此基礎上,將所有藥物進行粉碎和打磨,磨成粉后再過100目尼龍篩,并在50%乙醇溶液濕潤下將其制做成為小丸,督促患者在每日飯后服用,每天服3次,每次的用量在5~10g之間[2]。②對B組患者實施西醫治療方法。具體為:服用尼美舒利片,一天100mg;吲哚美辛片,一次25mg,每天3次;消旋山莨菪堿片,一次10mg,每天3次[3]。③對C組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具體為:聯合使用上述中、西醫治療給出的具體方案,督促患者堅持30天,5天為一個療程,每個療程中間相隔1天。
1.3 療效判定標準 將三組患者在治療后的具體療效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四種。其中,患者的疼痛感完全消失、下肢活動恢復正常、且無病發現象,即為痊愈;患者的疼痛癥狀基本消失,且不再復發的,即為顯效;患者的疼痛癥狀有改善的趨勢,只是偶爾還會復發,即為有效;患者的疼痛癥狀沒有得到任何改善,或者有病情加重趨勢的,即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驗算,若數據結果顯示為P<0.05,則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比三組患者的具體治療療效,發現在痊愈人數、顯效人數、有效人數、無效人數上,A組患者人數分別為9、10、6、5,治療總體有效率為83.3%;B組患者人數分別為7、9、5、9,治療總體有效率為70%;C組患者分別為11、14、3、2,治療總體有效率為93.3%。C組患者人數的治療總體有效率高于A組、B組,且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中醫對坐骨神經痛的解釋為“麻痹”,此病癥大多是因為足太陽膀胱經脈不通暢,而使得神經脈絡阻滯,并最終導致患者下肢痙攣、麻木、疼痛。本研究中所用到的中藥桂枝具有驅寒祛濕的良效,對于緩解患者的血氣凝滯有積極作用。本研究最終結果顯示,C組采取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使得治療總體有效率達到了93.3%,遠遠超過了單純中醫、西醫治療方法的治療總體有效率。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坐骨神經痛,有利于提高治療的總體療效,對于促進患者的身體恢復有現實性意義,值得繼續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