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項城市第二人民醫院(466232)徐華芳
不孕不育患者多半有閉經、痛經、乳房分泌異常、不規則陰道出血等情況,多數引發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為輸卵管堵塞。臨床治療時相較于常規輸卵管通液治療,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通液治療的效果更為顯著[1][2]。本文就此研究分析不孕不育患者采取宮腔鏡下輸卵管治療的臨床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間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68例進行研究。根據臨床治療方式將選取的68例病患分為常規組、研究組兩組,常規組34例患者年齡在21~41歲間,年齡均值為(29.56±4.13)歲,病程時間在1年~5年間,均值為(2.41±1.42)年;研究組34例患者年齡在22~41歲間,年齡均值為(29.32±4.11)歲,病程時間在1~5年間,均值為(2.32±1.45)年。對比兩組不孕不育患者的一般資料數據可知無顯著差異,P>0.05。

附表 兩組不孕不育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1.2 方法 常規組、研究組兩組不孕不育患者均于治療前進行血常規、白帶常規等檢查,排除生殖道急性炎癥情況及手術禁忌癥。常規組:本組患者采取常規輸卵管通液治療。即采取輸液方式復通輸卵管,排空膀胱后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將窺陰器放入,并將子宮通液導管按照探針檢測方向將頸管放入。將20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注入患者宮腔內并流入機體輸卵管,若液體注入無阻力且無漏液情況,患者亦無不適情況則表明輸卵管通暢。研究組:本組患者行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通液治療。患者行麻醉處理后取其膀胱截石位,通過術前各項檢查結果了解患者具體情況后,放置窺陰器,并采用抓鉗將患者宮頸擴大至6.5號,置入宮腔鏡于患者宮腔內,并采用生理鹽水膨宮。通過宮腔鏡明確患者宮腔大小、形態及病變情況。后于宮腔鏡下進行輸卵管插管通液處理,按探針檢測方向將子宮通液導管插入頸管,并于輸卵管開口位置推注美籃液40ml~80ml,后將宮腔鏡推出,并檢查患者宮頸頸管、宮頸內口以避免污染宮內膜。
1.3 評價指標 術后對常規組、研究組兩組不孕不育患者進行B超檢查,通過對盆腔積液情況以評估患者輸卵管通暢程度。評估標準為:①顯效:即通暢。推注液無溢出情況或推注無阻力則視為輸卵管通暢;②有效:即一側通暢或通而不暢。推注液部分溢出或推注過程中出現輕微阻力;③無效:即不通。推注液大量溢出或推注過程中阻力較大。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統計處理本文結果數據,結果指標為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結果對比采取卡方檢驗比較。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不孕不育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可知,相較于常規組,研究組中34例不孕不育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1.18%顯著更高,P<0.05。詳細數據可見附表。
臨床上,不孕不育是指育齡夫婦同居時間超過一年,且有正常性生活,無避孕措施情況下未懷孕者。隨著人們日常生活壓力的增大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等因素,臨床上不孕不育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3]。而對于不孕不育,臨床治療時暫無統一標準,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研究、治療。
針對無器質性病變、排卵期檢測有排卵,經婦檢、性激素檢查等均未出現異常,且排除丈夫不育的患者,臨床常規治療方式為輸液復通輸卵管,臨床效果并不顯著。相比之下,采取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治療的臨床效果更為顯著,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通液治療,能在了解患者輸卵管通暢情況下更為全面地觀察患者盆腔、子宮周圍等情況,從而提高輸卵管復通率。結合本文結果數據可知,行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治療的研究組34例不孕不育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1.18%顯著高于行常規輸卵管通液治療的常規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61.77%,P<0.05,差異顯著。
綜上所述,在對不孕不育患者采取臨床治療時,行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治療有較好的臨床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