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河南省兒童醫院 鄭州兒童醫院(450000)李冰 曹建暉
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學齡期兒童中較為多見,由于癥狀嚴重,治療困難,給患兒帶來了較大的困擾,因此需要有效的治療與護理方法,控制癥狀,避免哮喘的反復發作[1]。許多文獻中報道,哮喘患者的自我護理行為對癥狀的控制有著明顯的作用[2]。但常規護理雖然可保證院內護理質量,但患兒出院脫離了專業護理人員的幫助后,自我護理質量明顯下降,需要更加有效的護理方法。居家自我護理行為干預是指在院內開展一系列的培訓,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認知和依從性有提升作用,以保證患兒出院后的護理質量,可能對控制哮喘的反復發作有利。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學齡期兒童哮喘患兒168例,采取數字隨機法分成兩組,觀察組84例,其中男46例,女38例,年齡在4~11歲,平均年齡(7.2±1.7)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9±0.6)年;哮喘嚴重程度:輕度44例,中度40例;對照組84例,其中男48例,女36例,年齡在4~10歲,平均年齡(6.9±1.6)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8±0.7)年;哮喘嚴重程度:輕度46例,中度3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健康教育,指導患兒及家屬了解哮喘發作的誘因,同時還要掌握哮喘發作的正確處理方式,常用藥物的優點及缺點,用藥的方法,并為患兒及家長解答疑問,以提高自我護理水平[3]。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居家自我護理行為干預,制定避免誘因的護理計劃,了解患兒哮喘發作原因,并指導患兒及家長了解哮喘發作原因,避免這種行為。為患兒及家長介紹自救方法,用藥的正確方式,家長需定時檢查患兒的用藥情況。定時監測患兒的肺功能水平,以便了解患兒的病情發展。由家長指導患兒堅持每天寫日記,記錄日期、天氣、哮喘發作情況、飲食,以便了解患兒的病情。根據患兒身體耐受情況,制定運動計劃,每周需運動4天,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盡量選擇有氧運動。
1.3 觀察指標 采取自擬學齡期兒童哮喘自我護理水平評定,包括處理行為、日常行為、監測行為、控制行為,并計算總分,滿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自我護理水平越好[4]。測量患兒的肺功能水平,包括呼氣高峰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水平。觀察護理開始后1個月內,哮喘急性發作的情況,需入院急診,則記錄下來。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專業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自我護理水平評分 觀察組患兒處理行為、日常行為、監測行為、控制行為、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水平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PEF、PEV1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2.3 兩組哮喘急性發作情況 觀察組哮喘急性發作率4.76%(4/84),對照組哮喘急性發作率57.14%(48/84),觀察組患兒哮喘急性發作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哮喘是一種難治的疾病,也是兒童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目前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明晰,也缺乏特效的治療方法,哮喘的反復發作可能對患兒帶來較大的困擾,特別是對學齡期兒童而言,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患兒學習以及健康成長,因此探討學齡期兒童哮喘的有效治療方法十分重要。學齡期哮喘兒童由于學習任務較為繁重[5],因此將所有的治療與護理寄托于醫護人員身上難以實現,因此大部分兒童哮喘癥狀控制情況并不佳,需要另辟蹊徑,研究更加合理的護理方法,對患兒的整體治療以及癥狀緩解有利。
附表1 兩組自我護理水平評分對比(±s,分)

附表1 兩組自我護理水平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處理行為 日常行為 監測行為 控制行為 總分觀察組 84 20.5±1.6 22.4±1.3 11.7±0.5 30.6±0.8 83.1±2.4對照組 84 10.1±1.1 15.9±2.1 6.2±1.8 16.0±2.3 58.2±4.4 t 7.095 4.434 3.752 9.960 16.986 P<0.05 <0.05 <0.05 <0.05 <0.05
附表2 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水平對比(±s,%)

附表2 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水平對比(±s,%)
組別 PEF FEV1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84) 79.2±2.1 81.2±1.7 85.7±1.0 84.3±0.9對照組(n=84) 78.9±2.6 80.6±1.5 85.2±2.2 84.0±0.3 t 0.511 1.021 0.851 0.511 P>0.05 >0.05 >0.05 >0.05
本研究中觀察的居家自我護理是一種目前較為流行的護理方法[6],其和常規護理完全在院內進行不同,其通過行為干預培訓,在院內時對患兒以及患兒家屬進行培訓,指導患兒以及家屬出院后的自我護理方法,并且強調居家自我護理的重要性,提高患兒以及患兒家屬的依從性,并且使其真正具有自我護理的知識和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養和自我護理,對患兒十分有利。本研究結果中顯示,觀察組患兒自我護理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了常規的護理方法在脫離專業人員幫助后,患兒以及患兒家屬的自我護理能力仍然較差,而在居家自我護理行為干預后,患兒自我護理評分有了明顯的改善,有效的提升了居家護理的效率。并且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肺功能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了對自我護理能力的提升可有效地改善患兒肺功能,收到了確切的效果,而觀察組患兒急性哮喘發作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患兒的癥狀控制與居家護理質量息息相關,居家自我護理行為干預可促進患兒癥狀控制,是一種優秀的護理方法。但目前居家自我護理行為干預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出院后患兒以及患兒家屬的自我護理質量仍然無法與院內專業護理相比,但確切的提高了患兒的依從性,并且普及了哮喘護理知識,提高了患兒以及家屬的認知,相信隨著居家自我護理行為干預的繼續開展和研究,可收到更為顯著的效果。
總之,哮喘的治療與護理同樣重要,學齡期兒童是哮喘發生率較高的人群,并且由于學業的緣故,患兒多數時間需要依靠自我護理控制臨床癥狀,而居家自我護理行為干預可明顯提升患兒的依從性,并且提高認知,對整體的癥狀控制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