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中醫院(457000)勾振玲
急診醫學具有“病情危重緊急、不可預測性、疾病譜廣、糾紛多”等特點,急診科任務繁重,快速準確的分診后為患者實施具體的治療在急診工作中極其重要。本研究在分診后對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方案,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方案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診收治的1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0例,觀察組男女比例為42/48,平均年齡為(43.21±11.56)歲;對照組男女比例為40/50,平均年齡為(44.21±10.97)歲;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護理:對患者實施傳統護理措施,遵醫囑定時給藥,定時巡查病房,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生。觀察組護理:應用人性化護理措施,根據患者的病情,結合臨床中的實踐經驗為患者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主要包括:①知識宣教:向患者講解其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識、治療流程和注意事項,讓患者和家屬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并積極引導患者和家屬配合治療;②心理疏導:對患者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安撫患者焦躁不安、抑郁的負面情緒,鼓勵患者家屬與患者進行及時溝通和積極交流,保持患者的良好情緒;③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病情,為患者制定相應的飲食指導,以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為主,平衡營養及膳食結構,忌食高鹽高糖,辛辣、刺激性食物等,注意補充鈣質及微量元素;④身體狀況:和主管醫師配合,及時安排各項檢查,并由醫院專門陪檢人員陪同檢查;⑤環境護理:保證患者所在環境的清潔及通風,由專業人員對環境進行維護,保持舒適的溫度和濕度。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個人喜好,對環境進行布置和物品擺放,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疏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⑥細節護理:對患者身上的污物及時進行清理,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及時與家屬溝通,獲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注意指導相關用藥注意事項等[1]。
附表1 兩組患者情緒改善情況對比[(±s),分]

附表1 兩組患者情緒改善情況對比[(±s),分]
組別 觀察組(n=90) 對照組(n=90)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SAS評分 58.4±8.1 43.7±7.9 57.8±5.3 52.3±8.7 SDS評分 56.9±6.3 44.8±5.3 56.7±5.9 47.3±5.6

附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對比(n,%)
1.3 觀察及評價指標 ①情緒改善情況:應用國際通用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兩者記分相似,得分越高表明焦慮或抑郁越嚴重。②對護理的滿意度:采用滿意度表進行評分,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5個級別進行評價,以發放問卷形式進行調查,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23.0統計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情緒改善情況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改善情況明顯降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5.5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4.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急診科在接診患者后,需要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立即進行分診,并給予相應治療,在就診和治療過程中,由于起病急驟,病情痛苦,患者多伴有情緒波動,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所以,分診后的護理工作極其重要[2]。本研究中應用人性化護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消極情緒,且明顯提高了患者對我院急診科的護理滿意度,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及我科室的發展。
人性化護理在傳統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彌補了原有的不足,使得護理更加全面化、人性化、細節化,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