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453000)崔兆玲
惡性腫瘤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且晚期患者主要癥狀是疼痛[1],為此臨床上在惡性腫瘤患者護理期間提出了關懷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可顯著性緩解患者癌性疼痛。本組入組患者例數是62例,深入分析了給予惡性腫瘤患者實施關懷護理干預對患者癌性疼痛的影響,具體報告如下。
1.1 資料 選擇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惡性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31例。研究組患者(58歲~86歲)平均年齡是(62.25±5.54)歲,男女比例為18∶13,對照組患者(59歲~87歲)平均年齡是(62.32±6.25)歲,男女比例為17∶14。兩組患者入組數據對比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給予患者病情監測并給予患者用藥指導,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等;研究組給予關懷護理干預:①確保患者所處治療環境舒適、干凈、溫馨、通風良好、溫濕度適宜,根據患者愛好播放輕音樂,利用書籍閱讀或者簡單交談來促使患者負性心理顯著性緩解。②護理人員要利用心理疏導有效緩解患者因疾病原因產生的悲觀情緒、焦躁情緒以及消極情緒,鼓勵患者、支持患者、尊重患者,介紹成功案例促使患者建立治療信心。③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要保持真誠、耐心、親切,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適時鼓勵患者,肯定患者的療效,讓患者信任護理人員。④給予患者積極社會支持,按照患者治療實際給予患者合理安排探視次數,叮囑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利用健康宣教以及成功案例促使患者消除顧慮,促使患者獲得良好社會支持。⑤護理人員需要利用癌癥鎮痛三階梯止痛法給予患者用藥干預,給予輕度疼痛患者非甾體類抗炎藥治療;給予中度疼痛患者弱麻醉劑治療;給予重度疼痛患者鎮痛藥物治療,例如,嗎啡、杜冷丁,實施個體化給藥,注意用藥反應。⑥護理人員需要掌握疼痛知識以及專業護理技能,明確疼痛管理具體措施,體現人文關懷,不必要過分限制止痛劑使用且需要給予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教育內容包括:疼痛產生機理、治療方案以及藥物不良反應處理辦法等。
1.3 評定標準[2]SAS評分:利用焦慮自評量表統計;SDS評分:利用抑郁自評量表統計;PSQI評分:利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統計;疼痛程度:利用NRS評估法統計,分為無痛(0分)、輕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以及重度疼痛(7~9分)、最痛(10分)。
1.4 統計學辦法 利用SPSS19.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經t檢驗、表示方法是(均數±標準差),計數資料經X2檢驗、表示方法是(率),存在統計學意義評定標準:P<0.05。

附表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附表2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對比
經過臨床分析,明顯最佳的組別是研究組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而言,統計學結論是:P<0.05且意義存在。組間數據包括:SAS評分、SDS評分、PSQI評分、疼痛程度(輕度疼痛、中度疼痛以及重度疼痛)。見附表1、附表2。
臨床實踐發現,在護理惡性腫瘤患者期間,需要嚴格遵循癌痛三階梯給藥原則并促使護理人員提升自身專業素養,重點關注患者心理狀態,并促使護理人員顯著性提升準確評估疼痛的技能,進而促使患者癌性疼痛顯著性緩解并促使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性提升。本組探究結果:研究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PSQI評分分別是(50.2±2.4)分、(50.2±3.2)分、(10.4±2.1)分,癌性疼痛程度總體較輕,均顯著性優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給予惡性腫瘤患者實施關懷護理干預,可顯著性緩解患者癌性疼痛,可有效緩解患者負性情緒以及提升患者睡眠質量,值得臨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