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醫院(450000)韓曉櫓
重癥肺炎在小兒中發病率較高,若不及時治療,將嚴重威脅患兒的健康及生命。在治療過程中配合有效的護理,可提高療效,改善預后[1]。本研究探討人性化護理用于小兒重癥肺炎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癥肺炎患兒12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兒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63例。其中對照組患兒男41例,女22例;年齡8個月~10歲,平均(6.1±1.4)歲。研究組患兒男45例,女18例;年齡10個月~9歲,平均(5.9±1.3)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監護病房嚴格無菌操作,密切觀察患兒病情,用藥護理等。研究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①心理護理:給予患兒針對性心理護理措施,加強溝通,對于年齡較小的患兒,提供喜愛的玩具,年齡較大的患兒,通過講故事、游戲、看動畫片等轉移患兒的注意力,緩解患兒緊張焦慮心理,提高依從性。②環境護理:為患兒提供舒適的住院環境,溫度控制在23℃~26℃,濕度為50%~55%,控制噪音,做好燈光管理;控制探視、陪護時間,保證患兒充分休息;將病房按照家庭溫馨模式設計,提高患兒舒適度。③飲食護理:為患兒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忌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提高免疫力,防止便秘;多飲水。④呼吸道護理:觀察患兒呼吸情況,及時排痰,根據情況給予氨溴索霧化吸入輔助排痰。
1.3 觀察指標 ①護理前后,使用SAS與SDS量表評價患兒的焦慮抑郁狀態;②比較兩組患兒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③比較兩組患兒的依從性評分和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1.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后SAS及SDS評分比較 護理前對照組與研究組患兒SAS評分(59.8±5.4)vs.(58.1±6.2)及SDS評分(58.8±5.3)vs.(60.1±5.9)比較均無差異;護理后兩組SAS及SDS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降低,研究組SAS評分(45.6±5.2)及SDS評分(44.8±5.0)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的(50.3±3.7)、(51.3±4.2)。
2.2 兩組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兒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2.3 兩組的依從性評分及家長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研究組患兒的依從性評分(42.8±2.2)及家長護理滿意度評分(92.1±3.4)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7.5±3.5)、(84.5±3.9),P<0.05。
附表 兩組患兒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d,±s)

附表 兩組患兒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d,±s)
組別 例數 憋喘緩解時間 退熱時間 咳嗽時間 肺啰音消失時間 住院時間對照組 63 6.1±1.3 4.9±1.2 7.3±1.1 8.1±1.4 12.3±2.4研究組 63 3.6±1.2 3.8±1.1 5.4±1.2 6.2±1.1 8.9±1.6 t,P 11.216,<0.01 5.363,<0.01 9.264,<0.01 8.470,<0.01 9.356,<0.01
人性化護理是以“以患者為中心”,通過采取多種針對性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從而提高患者的舒適度與依從性的新型護理模式[2]。本文中研究組63例重癥肺炎患兒給予了人性化護理,包括心理護理、環境護理、飲食護理、呼吸道護理。心理護理中護理人員給予患兒針對性護理措施,緩解負性情緒,提高依從性。環境護理有助于提高患兒舒適度,減輕焦慮等情緒。飲食狀況與患兒的康復關系密切,合理的飲食方案可增強患兒免疫力,促進康復。呼吸道護理有助于快速緩解癥狀。患兒情緒的改善、病情的快速好轉均有助于提高家長的護理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患兒SAS及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憋喘緩解時間、退熱時間、咳嗽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依從性評分及家長護理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用于小兒重癥肺炎效果顯著,可緩解患兒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依從性,從而快速緩解癥狀,縮短住院時間,提高家長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