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473003)馮麗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3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A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35~73周歲,平均年齡(52.29±5.39)周歲。B組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齡33~70周歲,平均年齡(52.10±5.52)周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資料完整;符合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斷標準;無其他器質性病變、惡性腫瘤、精神障礙、藥物過敏等疾病;簽署知情同意書;治療依從性良好。
1.3 護理方法 A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包括為患者構建干凈、舒適、整潔的病房環境;生命體征監測;飲食干預等。B組行全面護理干預:①患者入院后迅速為患者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并選擇合適血管進行靜脈留置針穿刺,取血液、尿液樣本及時送檢。②遵醫囑補充胰島素,使用前應將胰島素搖勻,避免藥物粘附在瓶壁導致用藥量不準確,注射胰島素后嚴密觀測患者用藥反應,如有異常,迅速告知主管醫生。③根據總熱量=標準體質量×每千克體質量千卡熱量。計算患者所需總熱量,并根據患者體重及時調整患者攝入熱量,對于無法自主進食的患者可通過胃管飼喂。④做好保暖措施,并加強會陰、足部、口腔、皮膚等部位的護理,避免繼發性感染和壓瘡出現。⑤及時關注患者心理狀態變化,與患者多溝通,了解患者需求,盡量滿足患者合理需要。向患者講解治療后順利出院的病例,提高患者治療自信心和治療依從性。⑥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指導患者使用血糖儀、注射胰島素,叮囑患者按時用藥、適當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定期復診。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酮體轉陰時間和低血糖發生率,使用我院自擬調查問卷了解兩組患者護理后疾病相關知識了解情況,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對糖尿病及相關并發癥了解越多。使用我院自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了解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滿分100分,評分越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越滿意。
1.5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分析使用統計學軟件Excel和SPSS22.0進行,定性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定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為組間差異有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酮體轉陰時間和低血糖發生率對比 B組患者酮體轉陰所需時間和低血糖發生率均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2 兩組患者疾病知識了解程度和護理滿意度對比 B組患者疾病知識了解程度(71.33±15.91)%和護理滿意度(87.93±7.63)%分別高于A組的(56.19±11.27)%和(70.29±6.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附表 兩組患者酮體轉陰時間和低血糖發生率對比
隨著近些年護理研究的不斷深入,護理工作在臨床治療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但常規護理的重點主要集中于落實醫囑,對患者生理、心理和健康知識方面關注較少。全面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圍繞整個治療過程的個性化、人性化護理模式,其不僅增強了常規護理的優勢,還通過為患者講解相關知識讓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和各項檢查、治療的必要性,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因患者不理解造成的醫療糾紛[1]。而及時的心理輔導有助于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使患者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提高患者治療自信心[2]。
此次研究發現全面護理干預的B組患者酮體轉陰所需時間較短,這表明全面護理干預可有效加快患者恢復,而B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較低可能與用藥精確度較高、用藥后給予患者嚴密觀察有關。不僅如此,B組患者疾病知識了解程度和護理滿意度均高于A組,這對預防糖尿病并發癥再發和改善醫患關系使十分必要的。
綜上所述,全面護理干預可有效加快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恢復,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降低低血糖等并發癥發生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