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孟杰
摘 要:目的 從細菌學、不良反應評價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應用價值,分析療效影響因素,為醫院遴選抗菌藥物、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2017年1月~12月我院共使用注射用頭孢哌哃鈉舒巴坦鈉治療重癥感染患者254例,將痊愈對象納入痊愈組,其余納入對照組,收集資料,進行因素分析。描述性分析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感染控制率94.49%(240/254),微生物清除率87.01%(221/254),未見細菌交替、再感染情況。痊愈率49.21%(125/254)、有效率47.24%(120/254)、無效率3.54%(9/254)。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熱程[OR=1.016,95%CI(0.985~1.106]、PLT[OR=0.924,95%CI(0.542~0.947)]、抗生素耐藥[OR=13.426,95%CI(1.566~44.115)]、混合感染[OR=1.126,95%CI(1.247~1.547]、精神萎靡不振[OR=1.257,95%CI(1.468~3.918)]、有并發癥[OR=1.225,95%CI(1.114~2.359)]成為獨立影響因素(P<0.05)。未見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有關嚴重不良反應,出現1例菌群失調。結論 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單中心應用于重癥感染療效肯定,但療效容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需要加強耐藥性、病原學監測,提高經驗性用藥水平。
關鍵詞: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重癥感染;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978.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2.040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12-013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efoperazone sodium and sulbactam sodium for injection from bacteriological and adverse reactions,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hospital selection of antimicrobial drugs and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 A total of 254 patients with severe infections were treated with cefoperazone sodium and sulbactam sodium for injection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The recovery targets were included in the recovery group and the rest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Data were collected and factor analysis was performed.Descriptive analysis of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 The infection control rate was 94.49%(240/254)and the microbial clearance rate was 87.01%(221/254).There was no bacterial alternation and reinfection.The cure rate was 49.21%(125/254),the effective rate was 47.24%(120/254),and the inefficiency was 3.54%(9/254).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heat history[OR=1.016,95%CI(0.985~1.106],PLT[OR=0.924,95% CI(0.542~0.947)],antibiotic resistance[OR=13.426,95% CI(1.566~44.115)],mixed infection[OR=1.126,95%CI(1.247~1.547],lack of spirit[OR=1.257,95%CI(1.468~3.918)],with complications[OR=1.225,95%CI(1.114~2.359)became an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P<0.05).There was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 related to cefoperazone sodium sulbactam for injection,and 1 case of dysbacteriosis occurred.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cefoperazone sodium and sulbactam sodium for injection is low.Single-center application of severe infection is affirmative,but the efficacy is easily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drug resistance,pathogen monitoring,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empirical drug use.
Key words:Cefoperazone sodium sulbactam sodium;Severe infection;Adverse reactions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是一種由頭孢哌哃鈉、舒巴坦鈉按照1∶1比例配置而成超廣譜強抗菌復合藥物,藥理學研究證實其具有較強的抗菌能力,適用于重癥感染治療。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診治活動方案》明確要求醫院需要建立抗菌藥物遴選和定期評估制度,對于抗生素,需要從細菌學、經濟學、不良反應等角度進行綜合評價。本次研究嘗試評價過去2017年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在重癥感染中的療效,從細菌學、不良反應評價其應用價值,為醫院遴選抗菌藥物、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7年1月~12月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分院共使用注射用頭孢哌哃鈉舒巴坦鈉治療重癥感染254例,其中男144例,女110例,年齡11~78歲,平均年齡(65.40±11.51)歲。納入標準:①使用過抗菌藥物注射用頭孢哌酮舒巴坦鈉;②重癥感染;③臨床資料完整;④使用注射用頭孢哌酮鈉48 h內未使用過其他抗菌藥物,或曾經使用其他抗生素但仍有明顯感染指征對象;⑤嚴重的肝腎功能疾病,存在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禁忌癥。排除標準:①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使用時間<48 h;②48 h內死亡;③合并多種系統的感染;④聯合其他抗菌藥物;⑤真菌感染。
1.2方法 采用EXCEL表調取患者的病案號,選擇其中符合條件的病例填寫調查內容。內容主要包括一般情況[年齡、性別、急性生理學和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APACHE Ⅱ)等]、用藥情況、用藥后的效果、實驗室檢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的使用方法:3.0 g+生理鹽水100 ml,每隔8 h使用1次,至少48 h。參照《抗菌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1]根據臨床癥狀、體征、非微生物檢查方案綜合評價療效:①痊愈:臨床癥狀、體征、非微生物檢查方案全部正常,或基本正常,病原學清除;②有效:臨床癥狀、體征、非微生物檢查中兩項明顯改善,或僅提示感染狀態、感染并不活躍;③無效:癥狀、體征持續或不完全消失惡化,或者出現新的癥狀體征,或最終使用其他抗菌措施,病原菌未清除,或替換、再感染。將痊愈對象納入痊愈組,其余納入對照組,進行因素分析。不良反應的評價:按照《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與藥物的相關性評價分為肯定相關、很可能相關、可能有關、可能無關、待評價、無法評價。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學分析,病程、熱程、APACHEⅡ評分、用藥時間、實驗室檢查結果等資料,服從正態分布采用(x±s)表示,痊愈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性別、其他藥物使用情況、重癥感染的類型等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療效基本情況 254例對象,感染控制率94.49%(240/254),微生物清除率87.01%(221/254),未見細菌交替、再感染情況。痊愈率49.21%(125/254),有效率47.24%(120/254),無效率3.54%(9/254)。
2.2因素分析
2.2.1計量資料單因素分析 痊愈組年齡、APACHE Ⅱ、熱程、WBC、PLT高于對照組,痊愈組CRP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2計數資料單因素分析 痊愈組與對照組ICU、醫院獲得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耐藥、混合感染、有創呼吸支持、精神萎靡不振、有并發癥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將以上因素作為自變量,計數資料按照“是=2,否=1”賦值,年齡、APACHEⅡ評分、熱程等計量資料按照原值賦值,作為自變量,將是否痊愈作為因變量(是=1,否=2),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熱程[OR=1.016,95%CI(0.985~1.106)]、PLT[OR=0.924,95%CI(0.542~0.947)]、抗生素耐藥[OR=13.426,95%CI(1.566~44.115)]、混合感染[OR=1.126,95%CI(1.247~1.547)]、精神萎靡不振[OR=1.257,95%CI(1.468~3.918)]、有并發癥[OR=1.225,95%CI(1.114~2.359)]成為獨立影響因素(P<0.05)。
2.3不良反應 未見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有關嚴重不良反應,出現1例菌群失調。
3討論
本次研究顯示,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用于重癥感染的治療,療效肯定,感染控制率94.49%(240/254),微生物清除率87.01%(221/254),痊愈率49.21%(125/254),處于正常偏高水平[2]。可能原因為:①回顧性分析,剔除了48 h內使用過其他抗菌藥物、嚴重的肝腎功能疾病、使用時間<48 h、合并多系統感染、真菌感染對象,肝腎功能不良會影響藥物的代謝,從而影響療效,同時聯合用藥一點程度上也可以提高覆蓋率;②抗生素處方評價合理率較高達到96%以上,不合理的用藥是導致療效不佳的主要原因;③ICU患者占比較低,抗生素耐藥率較低,不足5%。一項針對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用于重癥感染的Meta分析顯示,總有效率在60%~95%之間[3]。
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用于重癥感染療效影響因素較多,因素分析顯示熱程、PLT、抗生素耐藥、混合感染、精神萎靡不振、有并發癥成為獨立影響因素(P<0.05)。熱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嚴重程度、感染控制情況,熱程過長提示感染控制過長,感染甚至存在擴散情況。低PLT提示患者可能出現微循環障礙,PLT消耗過多,患者出現全身感染風險明顯較高。抗生素耐藥、混合感染直接影響療效,會增加獲得性耐藥風險,影響感染控制。精神萎靡不振反映了患者出現全身癥狀、中樞神經損傷,也與熱程過長有關[4]。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可發揮兩種藥物的協同作用,抗菌譜研究證實其對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腸桿菌屬、克雷伯菌屬等都有較好的抗菌作用[5]。從本次研究來看,其療效尚可,但是耐藥問題也開始出現,并成為療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本次研究僅出現1例菌群失調,但從文獻報道來看,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也存在嚴重的不良反應,其中不乏死亡案例。頭孢哌酮可直接抑制肝臟微粒體羧化酶或維生素K氧化還原酶,引起維生素K的缺乏。其經膽道排泄,還會抑制腸道正常菌群,影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羧化,導致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功能障礙,表現為PT﹑APTT 延長及出血傾向,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進一步明確其適應癥、禁忌癥。
今后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管理:①規范的應用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加強病原學、耐藥性監測,指導用藥,降低耐藥風險。②除抗感染治療外,還需要重視支持、免疫等治療,加速癥狀的控制,預防并發癥。③及早進行病原學檢查,有條件進行引入快速檢驗技術,確定感染病原體,從而調整用藥。④進一步明確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適應癥、禁忌癥,原發凝血功能障礙、腸道功能障礙對象需要慎重用藥。
綜上所述,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單中心應用于重癥感染療效肯定,但療效容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需要重視合理用藥。
參考文獻:
[1]《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試驗技術指導原則》課題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試驗技術指導原則(第3稿)[Z].北京,2007.
[2]茅國峰,徐兒.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與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療細菌性感染療效的Meta分析[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2016,10(3):269-273.
[3]左蕾,楊曉秋,劉丹彥,等.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臨床重癥感染的meta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7):1715-1717.
[4]許敬菊,程慎令,叢曉榮.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及耐藥趨勢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91-95.
[5]褚云卓,田素飛,年華,等.2011年度全國細菌耐藥監測報告:65歲以上老年患者細菌耐藥監測[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4,2(30):89-95.
收稿日期:2018-3-16;修回日期:2018-3-30
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