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雨
摘要:在日本人口出生率急劇下降以及老齡化日益嚴重的背景下,政府一直致力于兒童課后服務體系的完善。目前,家庭、社區與學校間的合作已經成為兒童課后服務重要的發展方向。課后服務的內容也打破了“類學?!被膫鹘y,形成了豐富的課后活動形式。
關鍵詞:日本;兒童課后服務;政策
一、日本兒童課后服務的背景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出現了嚴重的少子化危機。低出生率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使得日本政府稱之為“國難”事態。根據日本終身教育委員會發布的報告顯示:自1980年到2013年,日本每萬戶雙職工家庭由614戶上升至1065戶,每萬戶單收入家庭由1114戶下降至745戶。核心家庭、雙職工家庭、單親家庭的數目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日本尚不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不能很好地分擔女性所面臨的家庭與職場雙重負擔,使得年輕人生育愿望降低。政府為了應對少子化危機,以擴大并完善課后照顧服務為主導,輔之以其他政策的實行,為國民提供強有力的育兒支持。
二、放學后兒童綜合計劃
“放學后兒童綜合計劃”由文部科學省和厚生勞動省于2014年7月31日頒布,以解決雙職工家庭兒童放學無人照料的問題,發展下一代人力資源。
1.聯合運營
政府將在小學校區內新開設約20000個“兒童俱樂部”和“課后兒童教室”。80%的兒童俱樂部建在小學校園內,讓厚生勞動省主管的“兒童俱樂部”和文部科學省主管的“課后兒童教室”實現一體化運營。 [1]。
“兒童俱樂部”是在社區內為兒童提供生活與照料服務的場所。而“課后兒童教室”是在校園內為兒童提供學習服務。將二者聯合運營,不僅整合了兒童課后服務資源,更將生活照料與加強學習相結合,使得二者的功能得以相互補充。
2.多方聯動,促進資源高效利用
日本政府設置了“運作委員會”和“推廣委員會”,用以加強學校董事會和福利單位的聯系。
首先,運作委員會要對每所學校是否有可用的空余教室和其他設施進行充分討論。市政當局將會公開、透明的公布學校設施使用計劃和使用狀況。該做法積極促進學校資源用于非學校教育用途的課后使用,節約了社會資源以及相關運營成本。其次,“兒童俱樂部”和“課后兒童教室”主要由學校董事會和福利單位負責管理和操作。學校董事會和福利單位之間會事先約定應對意外事故的責任承擔問題,形成一套權責明確的管理體系。最后,如果學校設施并不能滿足當地整個區域的需要,將使用該地的社會資源,如將幼兒園作為小學校園課后服務的補充。
由此可見,通過加強對學校課后閑置資源的利用,以及將社會福利機構的引入加上社會資源的補充,可以極大地緩解課后服務資源不足的問題,使得課后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三、其他保障性措施
除了完善兒童課后服務體系的運營,日本政府還出臺了一系列相應輔助政策,從社會福利的多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育兒支持體系。
如2010年出臺的《兒童保育與家庭護理休假法》[2],規定了允許雙職工家長縮短工作時間或免于被加班;建立允許父親參與兒童保育的機制,允許職工請假進行家庭照料,來幫助職業人士緩和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矛盾;還建立了快速解決糾紛制度,通過違法姓名公開制度來保障該法的實施。
日本文部科學省還在2015年6月25日推出了“兒童課后與周六拓展學習計劃”。讓孩子親身體驗各種探索實踐活動,來豐富孩子對真實社會生活的感知。以打破“類學校教育”的壁壘,讓孩子學習到書本上所沒有的社會生存技能。
此外,在2018年1月日本首相提出要靈活運用消費稅財源,實現“全民型”社會保障制度巨大轉變;提高保育士工資待遇,消除與其他行業的工資差距,全力確保保育人才;以及提高經濟界的資金負擔額度,提前實施《放心育兒計劃》等措施來消除在職人員的育兒擔憂。
四、結語
日本兒童課后服務之所以能順利開展,與國家的法律政策及資金支持、以及社會各界對兒童保育工作的高度關注有著密切關聯。我國也應借鑒相關經驗,加大財政對兒童課后服務的支持,加快建立公共課后服務體系。在服務內容上要符合兒童身心成長的需求。在立法上要從市場準入、服務監督等方面形成完整的制度保障,以促進兒童課后服務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文部科學省[EB/OL].,http://www.mext.go.jp/en/news/topics/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5/06/02/1358450_01.pdf
[2] 厚生勞動省,今後の雇用均等行政について[EB/OL].http://www.mhlw.go.jp/english/policy/children/work-family/dl/psbbwfl.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