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羿宇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醫學領域也在此過程中實現跨越式發展。不斷進步的外科護理技術使傳統教學方式已無法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發展趨勢思考。因而教師在教學中善于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特點創設相應的教學情景,將理論知識聯系實踐,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情景教學適用于外科護理教學各個環節,最大限度幫助學生為后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對此,本文則從借助信息技術、探究活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分析其具體策略,望給予外科護理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外科護理;教學情景;策略
分類號:R473.6-4
外科護理是護理專業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學生在該門學科中通過掌握臨床基本護理知識,提高自身水平。然而外科護理教學時間受各種因素影響容易被壓縮,以致于外科護理這門內容繁多以及涉及多門臨床基礎知識課程被認為教師教學難度大和學生學習困難的學科,影響課程教學質量。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信息技術普及,情境教學也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以交互性強、生動直觀、趣味性濃等優勢活躍在課堂教學一線,外科護理教學也毫不例外運用這項技術,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1借助信息技術創設外科護理教學情景
多媒體信息技術是由多種教學元素組成,教師在教學中過程中借助信息技術促使學生快速感知教材,充分了解課堂教學效率。傳統教學無法觀察的現象和表達的教學內容就可穿插直觀、生動、形象的影像文件、圖片文字等,便于學生理解。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突眼癥、各度燒傷的水泡和紅斑,乳腺癌的酒窩癥和桔皮樣變等,不僅可以學生對疾病臨床癥狀和表現產生深刻認識,還能達到臨床見習效果,最重要可以彌補理論課不足。與此同時多媒體課件可以逼真地對現實情況進行模擬,展示實際教學中因各種因素限制導致的無法觀察人體系統生理、解剖、病理變化等。
2借助探究活動創設外科護理教學情景
教師在外科護理教學中還為學生創設探索活動情景,促使學生根據理解和喜好選擇不同信息,從而可以個性化發現問題。以“手術前后患者護理”一課為例,在術前術后護理環節以教學目標為基準設置問題,并通過多媒體錄像、臨床環境、畫面展示等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首先運用護理程序根據需要手術或手術后回到病房的患者提出相應的護理任務,教師借助引導、啟發、鼓勵等方式和教學相配合。其次解決完上一環節問題后就可其中貫穿健康教育知識。其次學習完理論知識后以小組協作方式完成深呼吸、備皮、叩背等護理實踐。第三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疾病手術片段和術后患者情況,必要時提出相應的問題:‘如果你是負責該名患者的護士,評估后你會為患者提供哪方面護理? 這種方式可以引導學生探究知識,并能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最重要學生在該環節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3借助角色扮演創設外科護理教學情景
外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專業性、操作性較強的學科,更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和必修課程之一。教師采取單一沉悶的教學方式無疑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因而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以生動、形象、直觀方式呈現教學內容,更能達到活躍課堂氣氛作用,最重要學生在此過程中能改變以往消極的學習態度,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具體操作如下:教師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后講解教學目標以及開展角色扮演法基本環節和意義,指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教師就可根據教學目的和內容選擇相應的臨床案例并將其加工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教學案例,符合外科護理教學要求。在授課一周前將案例發給學生供其準備,鼓勵學生前往圖書館查閱資料,通過網絡拓展知識。由一人扮演醫生、一人扮演患者、一人扮演護士等,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準確把握知識點和完成教學目標。
4結語
總之,在外科護理教學創設情景符合學生心理特征和實際情況,也符合當前社會發展趨勢。教師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角色扮演、探究活動等將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認知與情感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同時也能打破傳統單一沉悶的教學氛圍,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外科護理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任靜.情景模擬教學在外科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策略探討[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6(s2).
[2]馮丹丹,杜國強.情景教學法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 15(19):159-160.
[3]趙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情景模擬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養生保健指南, 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