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桂芳
摘要:有效開展課外閱讀要多方面帶領學生尋找閱讀“活水”,多渠道引領學生暢游“書?!保嘈问绞箤W生保持讀書的讀書熱情,鞏固和擴大閱讀效果。
關鍵詞:推薦好書;拓寬渠道;鞏固效果
閱讀,從古至今都是永恒的話題。西漢學者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即讀書可以啟迪心智,治心養性?!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400萬字以上”,其中,小學階段閱讀總量應不少于150萬字。如何讓學生完成此閱讀量?如何讓學生學會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如何讓學生在閱讀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為終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有效開展課外閱讀:
一、 推薦好書——激發學生尋找“活水”
“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目前,市面上的兒童讀物不計其數,面對五花八門的書目,家長們更是無從下手,從而導致所選書目過于單,或是選擇一些不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籍,阻礙了孩子的閱讀發展。為此,我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出閱讀主題,結合各年段的閱讀要求,每個年級每學年至少推薦12本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目。如:一年段“趣讀繪本”,二年段“涵詠國學”,三年段“遇見童話”,四年段“牽手寓言”,五年段“暢游科普”,六年段 “相約名著”。《爺爺一定有辦法》《愛麗斯漫游仙境》《星星離我們有多遠》《城南舊事》……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走進有趣的繪本、科普故事、中外名著,流連于故事的精彩,感受文字的美麗,找到閱讀的“活水”。
二、 拓寬渠道——引領學生暢游“書?!?/p>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語文教學中的千年古訓,也是我們現代人開展讀書活動所遵循的原則。我校以“我是朗讀者”為主題開展系列讀書活動:
1.放聲晨誦。清乾隆時桐城派古文領袖桐城姚鼐在《與陳碩士書》中所云:“大地學古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又緩讀,只久之自悟?!睘榇耍瑢W校語文組編出晨誦校本教材:一二段齊誦國學,三四段共讀唐詩,五六段同詠宋詞,由淺入深。全校師生在朗朗書聲中開始一天的學習和工作,真正實現“閱讀,讓生命更精彩”的夢想。
2.靜心午讀。結合新課標要求,各段語文教師精心挑選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目,學校每天中午開設20分鐘的自由閱讀時間,安排老師和孩子一起靜靜閱讀,共同體味閱讀過程中的美妙和愉悅就得的熟讀與深思。
3.課堂閱讀指導。每周三下午第一節開設經典誦讀課,要求教師或上好書推薦課、或上閱讀指導課、或上閱讀現場交流課。同時,結合語文教學內容,在授完新課,教師可以推薦與課文相關的一些文章給學生閱讀,將語文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及時運用到課外閱讀上,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
4.營造閱讀氛圍。紅領巾廣播站——由語文組編寫稿件,學生代言“我是朗讀者”,校園紅領巾廣播站每天中午1:45準時和全校師生相約誦讀經典;課間詩配樂——上下課鈴聲、大課間活動、放學廣播音樂傳唱經典,如《春曉》《敕勒川》《游子吟》等;用好板報——各班在黑板上開辟一角,按時更新 “每月一詩,每周一詩,每日一句”的內容,督促學生完成;每學期進行一次以“讀書”為主題的黑板報比賽。
5.實驗班引領。學校最先開設3個實驗班,有的以讀寫結合為主,教學生讀書筆記、讀后感,有的開設線下微信誦讀經典,有的以繪本閱讀為主開展系列活動,由這三個實驗班老師每學期進行匯報課,探討課外閱讀教學新途徑。
6.教研交流。每周一次語文教研會上,安排一名教師針對本班開展的閱讀情況進行10分鐘匯報,或交流成功經驗,或探討課外閱讀遇到的困惑,集思廣益,共同進步;
此外,我們還開展了“師生共讀一書、親子齊讀一書、家校同讀一書”等活動,營造一種“書聲朗朗,書香滿校園”的良好氛圍,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使“我是朗讀者”的系列活動真正成為學生、老師、家長的自覺行動和生活需要,體驗閱讀的快樂。
二、 鞏固效果——促進學生保持“暢流”
1.做好統計及跟蹤。學校制定出《優秀詩文背誦考核辦法》,每學期末,語文組組織從“會背篇數、必背篇數、背誦表現”等方面對各班考核。同時,我們還通過“在線閱讀測試”檢測學生完成閱讀的情況。
2.搭好展示平臺。每周升旗儀式結束,安排一個班師生同誦經典;舉行“我愛古詩文”誦吟古詩詞大賽,舉辦校園讀書節,開展故事演講比賽、主題班隊會、讀書征文等讀書活動。同時,我們還建設好班級圖書角、連廊、走道、教工(學生)閱覽室、學生開放書吧、讀書亭等,讓校園處處充滿書香味,學生隨處可以閱讀。
作家肖復興說:“能夠熱愛讀書并能懂得怎樣讀書,對于一個孩子真是最大的財富?!蔽覀円喾轿患ぐl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使課外閱讀成為他們內在的需求和人生體驗,形成新的自覺的生活方式,讓生命因閱讀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閱讀求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