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華
【摘 要】高考內容改革,對高考數學教學產生影響.針對高考數學教學如何應對高考內容改革,提出注意課標考綱的學習、注意必備知識的落實、注意數學思想的發掘、注意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2018年高考全國卷數學考試說明解讀
中圖分類號:
一、《考試說明》解讀
從考試說明看,2018年高考數學的考試性質、考試要求、試卷結構延續“保持穩定,注重基礎,突出能力,著力創新”,在2017年的基礎上,作了部分微調,如在試卷結構上有:(1)把“全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改為“全卷分為必考和選考兩部分”。( 2 )三種題型分數的百分比有調整,但實際每題的標分不會變,只是更準確了。把“選擇題40%左右,填空題10%左右,解答題50%左右”改為了“百分比約為:選擇題40%,填空題15%,解答題45%”。( 3 )三個選考模塊中刪去了“幾何證明選講”,其余兩個選考模塊的內容和范圍都不變.考生從“坐標系與參數方程”“不等式選講”兩個模塊中任選一個作答.在考核目標與要求上有:考核目標與要求的內容結構“知識要求, 能力要求,個性品質要求,考查要求”改為“數學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能力”。內部相應調整,在對能力要求上有:(1)在抽象概括能力中,把“在抽象概括的過程中”換成了“經過分析提煉”;(2)在數據處理能力中,把“主要依據統計或統計案例中的方法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并解決給定的實際問題”換成了“主要是指針對研究對象的特殊性,選擇合理的收集數據的方法,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統計方法整理數據,并構建模型對數據進行分析、推理,獲得結論”。在考試范圍與要求上有:刪去了“幾何證明選講”內容,其他范圍與要求沒有變化。(1)必考內容題型示例中的題目幾乎全部調換,題量減少。(2)選考內容題型示例,“幾何證明選講”示例刪除,題目全部更換。
二、備考建議
1)要重視對高考的研究。高考試題的命制都是以《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為依據,在復習備考過程中,要認真研究《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準確把握高考復習的重點與高度。要認真研究歷年高考試題,熟悉高考試題的基本特點以及命題的發展趨勢。結合《考試說明》中相關的內容要求,對平時練習的習題進行辨析并自主訣擇強化的內容,以加強復習針對性,減少學習的盲目性、隨意性和無效性,提高復習效率。
2)繼續落實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突出高考主干。在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同時,對高中數學主干知識進行重點考查是高考不變的原則,因此要求我們在后端復習備考過程中繼續鞏固落實好“雙基”,確保學生達到如下要求:
①知識系統化:要抓住知識的結合點,從中提取歸納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②方法常規化:即把握通性通法,在通性通法上反復練,對于技巧性強的方法,應盡力挖掘其推廣應用的空間;③問題模型化:每一塊有哪些重要題型,哪些典型方法,這些典型方法怎樣應用,不同的情景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項;④思維多向化:注意逆向思維、等價轉化、數形結合等。
3)落實規范性訓練與答題方法技巧訓練。通過歷次考試情況來看,因為答題規范、答題方法策略等非智力性、知識性失分非常嚴重,因此在后階段復習備考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與答題方法技巧。要讓學生明白知道思路并不等于會做,把自己的思路用文字熟練、清晰、規范、準確的表達出來才能說會了。不會表達、字跡潦草、眼高手低、毫無邏輯順序、書寫不規范是許多學生常犯的錯誤,我們要及時的幫助學生糾正。
4)引導學生養成解題反思習慣,形成適合自己的應試策略方法。解題后的反思,有舉一反三的功效,有助提高學習效率,是跳出題海的秘訣。解題反思,反思該題考查什么知識與方法、反映哪些數學思想、屬哪種題型、用什么方法、與做過的哪類題有關聯,更重要的是體會探尋解題思路的體驗,總結思考方法,總結遇此類題怎么思考才能想得到這種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法,確實達到領會知識、暢通思路、形成通法、提高悟性的解題目標。
5)關注學生心理,幫助學生調適出良好的應試心理。高考既是對考生知識水平的考查,也是對考生心理素質的檢測。在后階段復習備考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既要引導學生其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復習中,也要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應試心理品質,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也能提高學生在高考中的發揮水平。
總之,在高考這場沒有硝煙的博弈戰中,希望考生們盡快適應考綱的變化,調整備考策略,厚積薄發,增強自信,不忘初心,實現夢想。以上是對2018年全國課標卷數學學科《考試說明》的粗淺分析和2018年高考數學備考的一點建議,希望能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