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鑫
摘要:高等數學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它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還是其他專業課程的必備工具。本文通過對高等數學課堂現狀的分析,并結合大連財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現有狀況,提出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思考及建議。
關鍵詞:高等數學,應用型本科院校,課堂教學改革
為了滿足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我院經過學院各級部門的討論,最終確定了向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并及時對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課程體系等進行改革。
高等數學是本科院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這門課程如果學不好,會直接影響后續課程及專業課程的學習效果。但是很多學生認為高等數學對學習和就業幫助不大,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去學習,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深入探索增強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高等數學基礎課現狀
1. 學生質量的差異化
結合我院的基本情況,生源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中職升本的學生,他們是通過職業中專和職業高中被錄取的,這些學生在高中階段更加重視的是職業教育的培養,對于文化課的培養,非常不重視,數學基礎非常薄弱。另一類是通過參加高考被錄取的全日制高中畢業生,這類學生成績相對較好。
2. 教材內容理論化
由于教學內容的限制,教材理論性內容較多,定義、定理,證明等,對于學生感興趣的例題或是與其他專業課有關的例題相對較少,使得本來就對數學有畏懼心理的學生,認為高等數學對專業課和將來就業無關,更加不愿意學這門課。
3.教學方式單一化
隨著教學計劃的調整,高等數學基礎課時被壓縮,教學時間相對較短。因此,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更多采用的是“填鴨式”教學,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把重點放在了公式的運用及其答題技巧,更多的是為了學生在期末考試中取得更高的成績。
二、課堂教學改革及措施
1. 教學內容的改革
由于不同專業對于高等數學的需求不同,高等數學教師在課前可以和專業課教師進行溝通,在教學內容上可以有所側重,在不影響高等數學系統性的原則性上適當增刪一些內容,甚至可以把一些章節刪掉。結合專業課的重點和難點,可以增加一些與專業課有關的知識點和例題,實現高等數學課程和專業課程融會貫通,課堂上讓學生把高等數學和專業課只是結合在一起,分組探討。這樣的教學也會讓學生感受到,學好高等數學,對專業課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2. 教學方式的改革
2.1 結合多媒體教學
傳統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特別是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概念、定理,更讓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失去興趣。如果結合多媒體教學,把一些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內容,通過圖表、動畫等多媒體生動地表達出來,可以充分營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教學環境,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不僅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增強教學效果,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2.2 分層教學
基礎課現狀提到了學生質量的差異化,由于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基礎不一樣,進入大學后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存在差異。所以,在進入大學后,可以先進行一次摸底考試,結合學生的摸底考試成績和實際情況,實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讓不同基礎,不同素質的學生在數學上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為了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高等數學考試應該多元化??荚囎鳛槎酱賹W生學習,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多數學校對該門課程的考核都是通過單一的期末考試為主,這種考試模式,導致大多數學生平時不努力學習,期末一個月突擊式學習,雖然期末考試勉強通過,或是得到較高分數,但是知識掌握的很膚淺,考完試后很快就會忘記,從長遠角度分析,沒有達到該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因此,考核方式也應該進行改革。
高等數學的成績構成還是可以分為兩部分: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成績主要考核出勤、作業、課堂表現;而期末考試可以多樣化,考試可以考察這一學期的基本知識掌握情況,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題,利用數學的知識,分析專業課的某個問題,這樣也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本文從高等數學課程現狀出發,對課堂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的探討,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呂紀榮,王士虎.基于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5(2)
[2]吳國春.關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時代教育,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