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對于市政排水管道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與傳統的排水技術相比,合槽施工技術的排放處理效果更好,應用廣泛。對此,本文首先對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的重要性進行介紹,然后對排水管道合槽技術的應用優勢以及應用條件進行分析,并以某市政工程為研究對象,對合槽施工技術要點進行詳細探究,以期為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關鍵詞:排水管道;合槽技術;應用條件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排水系統是十分重要的市政工程,在強降雨、臺風等惡劣天氣因素的影響下,城市內澇現象較為常見,亟需對市政排水系統進行優化升級。合槽施工技術是一種先進的城市排水管道施工技術,有利于保證排水工程施工質量,延長排水系統使用壽命。因此,亟需對合槽施工技術在市政工程排水管道中的應用方式進行深入研究。
1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的重要性
在市政道路使用中,如果發生大面積降水,則會對道路工程質量和運行效益產生較大影響,如果降水量過大,就會對路基造成損壞,同時還會影響道路邊坡結構穩定性,另外,當水滲透至道路的結構層中,水分會浸透到無機結合料的粒料層中,進而造成路基不均勻沉降,除此以外,當水分浸透到路基內部時,會造成土層濕軟,進而造成路基翻漿或者凍脹,甚至還會造成道路發生偏塌。有些道路工程是由水泥混凝土所構成的,在路面施工中接縫比較多,水分就容易深入至接縫和路基結構中,最終造成接縫位置細顆粒集料軟化變形,導致道路工程出現錯臺和斷裂。
2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合槽技術優勢
在合槽技術的應用中,首先需要對施工方案進行仔細分析,判斷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開挖的中間距離能否滿足合槽條件,對開挖斷面進行預算分析,同時還應該保證在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合槽施工過程中,土用量不需要增加。在傳統的排水管道施工過程中,首先需要進行污水管道施工,然后再進行雨水管道施工,其中,污水管道成槽處理難度比較大,施工時間比較長,同時對于施工質量的要求比較高。在合槽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依據施工技術要求選擇槽下口寬度以及開槽坡度,通過應用合槽施工技術,能夠有效減少施工設備的移動速度,減少施工設備的搬運步驟,同時還能夠為施工質量控制提供便利,進而降低工程項目建設成本。與傳統的排水管道施工技術相比,合槽施工技術的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施工成本方面:施工的影響因素包括施工設備、施工材料、施工人員,比如,從人工成本角度而言,合槽施工技術的施工周期比較短,施工進度較快,有利于縮短工期,進而減少人工成本支出。另外,在合槽施工過程中,對于土方開挖量的需求量比較低,可減少土方開挖量,同時,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對于施工機械設備的應用效率比較高,可減少固定成本投入。由此可見,與傳統的排水管道施工相比,合槽施工技術所需成本比較低。
(2)施工質量方面。與傳統的城市排水管道施工技術相比,應用合槽施工技術,有利于提升排水管道施工成本。在開槽坡度、槽下口寬度設計方面,應用合槽施工技術的設計方案更優,對于雨水管道,可放置在原狀土上,能夠盡量避免水管發生不均勻沉降,提升施工質量。另外,在合槽施工技術的應用中,可同時進行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施工,便于監管部門對施工現場進行監督管理,進而提升施工質量。
(3)施工進度方面。與傳統施工方式相比,合槽施工技術工期比較短,在槽管線施工中同時進行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施工,因此,與單槽開挖相比,施工效率比較高,同時對于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也更高。除此以外,由于同時進行兩條管線施工,因此,罐車使用次數比較低,施工設備和施工材料的周轉更加便捷,施工進度可得到有效提升。
3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合槽技術應用條件
在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中,在應用合槽施工技術前,首先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詳細了解施工區域地質條件以及降水情況,同時還應該了解槽開挖施工技術條件,保證在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合槽施工中,土方開挖量能夠保持固定狀態。另外,還應該注意對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之間的距離進行測量,在保證中間距離符合合槽施工技術要求后才可組織施工,如果兩條管道之間的距離比較大,則在開挖施工中土方量比較大,這樣就會造成工程項目建設成本增加,而如果兩條管道之間的距離比較小,則會造成雨水管道槽底部比較窄,無法滿足施工標準,影響合槽施工技術的應用水平。最后還應該注意,技術人員需要對能否順利成槽進行計算分析,注意嚴格控制開挖土方量,使其保持相對平衡狀態。
4 合槽施工技術在排水管道施工中的應用實例
4.1工程概況
某市政工程污水管道埋深在7~8m之間,管徑為800mm,管道材料為鋼筋混凝土管,雨水管道埋深在3~5m之間,管徑在400~1400mm之間,管道材料也為鋼筋混凝土管,標準斷面雨水管道結構寬度為900mm。在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施工中,兩條管道之間的距離為4.5m。綜合考慮施工技術條件以及工程項目建設要求,在該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中,采用合槽施工技術。
4.2井室部位溝槽斷面處理
在雨水檢查井以及污水檢查井的井室設置方面,可綜合考慮工程設計圖紙中的要求進行調整,確保兩條管線井室之間合理錯開。在污水井室擴大基礎位置,需要對溝槽斷面進行調整,同時適當增加槽底寬度,這樣才能夠保證污水井室施工的順利進行,同時還應該注意做好局部直呼,適當增加槽邊坡,確保槽臺寬度可滿足雨水管線施工實際需要。另外,對各類管道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規劃,合理避開雨水管線中的不利接口。
4.3主線與支線交叉部位的處理
4.3.1污水支線與雨水主線交叉
在雨水支線和污水支線井室布置過程中,必須嚴格依據工程項目設計方案,對此,需要對設計方案的合理性進行審核,如果發現支線和井室相互交叉,則需要對工程設計方案進行變更處理。另外,如果污水支線的高程低于雨水管線,則應該在完成雨水管道施工后再進行污水支線施工。對于已經建設完成的雨水支線,需要進行砌磚支護,從下方掏土穿管,然后再安裝污水管。在對溝槽進行砌磚支護施工時,首先完成污水管線施工,然后在雨水管道基地位置回填混凝土材料,并鋪設一層砂,具體的施工方式如圖1所示。
4.3.2雨水支線與污水主線交叉
在該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中,污水主線高程比較低,施工復雜程度較高,對此,首先需要回填施工至雨水管道基高程,然后再進行支線施工,另外,對于肥槽位置,可采用灰土進行處理,避免雨水支線發生不均勻沉降。
4.3.3槽底高程控制
在合槽施工中,施工測量至關重要,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坡向右一定的區別,同時管段直徑有所變化,因此,施工技術人員以及測量人員應該對各個斷面的高程進行準確測量,并繪制出不同樁號位置斷面圖,對高程進行有效控制。尤其需要注意對井室位置高程進行控制,在開挖施工中,組織施工人員對槽面進行全面清理,并做好中心樁以及邊坡樁。
4.3.4施工順序安排
合槽施工順序為先進行主線施工,再進行支線施工,先進行污水管線施工,再進行雨水管線施工,因此本工程施工順序如下:污水主線→雨水主線→污水支線→雨水支線。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首先需要進行井室砌筑施工,污水管線埋深比較大,并且需要進行閉水試驗,因此,應該盡快達到回填條件,嚴格控制晾槽時間,避免對邊坡結構穩定性造成不良影響。在對污水管線溝槽進行回填處理后,即可進行雨水干線施工,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在二步槽臺施工中掉落。
4.3.5降水井布置
對于降水井,需要將其不止在深槽一側位置,并綜合考慮施工道路、堆土位置等進行調整。如果施工條件允許,應盡量將其設置在雨水管線和污水管線的中間位置,以此減少降水井深度,保證干槽施工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結合工程實例,對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合槽施工技術要點進行了詳細探究,與傳統的排水管道施工相比,能夠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保證施工質量,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實地勘察,根據施工環境制定施工方案,并嚴格把控各項施工細節,進而保證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偉杰.對市政工程排水管道合槽施工技術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0,2(17):252-252.
[2] 林秋華.市政雨、污水管道合槽施工技術的應用[J].科學與財富,2016,8(5).
[3] 黎獎來.淺談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質量控制[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4,13(5):111-112.
作者簡介:
朱隆雄(1964-),男,漢族,湖南株洲縣人,大專,工民建專業,工程師,主要從事房屋建筑以及市政道路建設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