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慶
摘 要:林業經濟作為經濟形式的一種,是我國的林業部門以及相關企業組織生產的的一種經濟關系,利用林木在生長過程當中的一些特性可以用來防風固沙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等作用,也可以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需要林業產品,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林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遇到了一些問題,有些問題是由于我國的基本國情導致,有些問題是由人力管理不完善導致,有些則是受到了制約,還有些是只想到了林木,沒有考慮到當地的生態系統的組成結構。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我國目前的森林覆蓋率偏低,林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環境之間不協調。
關鍵詞:林業經濟;發展現狀
前言
我國在華北,西北以及東北處建造“三北”防護林,但是由于當時地方沒有考慮到整體的生態環境。一味地只選擇種生長周期短的楊樹,結果由于發生了蟲害,導致大面積的樹木受害,直接性地導致了巨大的經計損失,給我們的教訓就是一定要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同樣的樹,可能在這個地方長得茂盛,到另一個地方就有可能“水土不服”。所以,不論是林業部門也好,企業也罷,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樹苗進行種植,因地制宜,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木材具有很大的市場,林業經濟的發展極具前景。
1 林業經濟發展不平衡
我國國土面積遼闊,廣袤無垠,資源豐富,但是我國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日漸凸顯。在黨的十九大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國的基本社會矛盾已經由人民日漸需要的物質文化同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發展不平衡,發展不充分的矛盾,我國目前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且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就說,我國發展不平衡,發展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將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林業經濟的發展也是如此,對于東部地區來說,經濟條件好,資源種類多,再加上國家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東部地區的林業經濟的發展速度在全國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中部地區則作為過渡地區,中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相比資源稍遜,經濟條件欠好,資源種類也不是很多,林業經濟的發展速度不如東部地區;西部地區的林業經濟則為最差,西部地區由于地勢的原因,由于經濟條件不良的因素,在發展林業經濟的過程中問題較多,亟需改革需求較大。
2 林業企業管理水平良莠不齊
對于林業企業來說,有的企業的人才儲備較好,管理水平高,對于各種林業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大部分都能很快的解決,極大地減少了企業的損失。然而對于某些林業企業來說,優秀人才的引進只是很少一部分,對于某些突發因素,可能會顧此失彼,應接不暇,對于企業的利益問題則不能很好的保證。而且在我國現階段,大部分的林業企業都是屬于政府部門的附屬企業,在某些決策的問題上就可能造成政企不分。我國政府部門在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政府過度干預的問題,作為市場經濟的一部分,林業企業對于公司的資本運作的可控性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由于政府的過度干預,導致了林業企業公司缺乏自主性,久而久之,公司的氛圍就會變差,員工的積極能動性下降,公司不久矣。但是如果政府不干預的話又會產生不良的后果,所以政府要保證市場的健康發展,對林業公司進行必要的監管,進行必要的市場維護,不能過度干預林業公司的正常運作。企業的決策人員需要對企業的自身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要對一些常用的知識要有簡單的了解,在企業要項目決定的時候要充分的考慮的自己的能力以及應急處理問題的辦法等等。企業的決策人員還需要多聽取建議,并且隨時為企業,公司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對企業,公司未來發展可能會出現的風險做出正確預期,對企業,公司之后的相關經濟性的活動做出正確的判斷與估算。在最大的程度上為企業,公司提供最大程度的經濟效益。對公司或企業以后可能出現的狀況要做出相應的判斷,最大程度上的為企業預期并解決可能出現的風險。
3 林業發展受到現代產業技術的制約
林業分為用材林,經濟林,防護林,薪炭林,以及特殊用途林等多種類別。經濟林是指類似于果樹,藥材等可利用果實之類的為主要經營目的的林木;用材林是指用作建材方向的林木;防護林是指類似于“三北防護林”起到防風固沙作用,達到改善環境效果的林木;薪炭林是指僅僅用作燒火做飯的林木,由于我國的現代化進程越來越快,人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這類林木的數量漸漸減少,特殊用途林是指用作特殊用途的林木。以經濟林來說,可以用作醫藥的林木,由于采集的方式,采集的機械不能很好的,較為全面的將所需物質取下來,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但是如果僅僅單靠人力來提取所需物質,那么人力的效率以及薪資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作為解放人類的機械,如果機械設備能夠很好的解決所產生的問題,那么林業企業的利益就能得到保障,反之,如果機械設備由于現代科技的制約,由于核心技術的限制不能達到人所期望的目標,那么林業企業的利益就會收到一定的影響。
4 未能科學種植
科學種植的前提是科學育苗,然而科學育苗是一項耗時費力的過程,一個好的種苗是一個好的開始。當地的林業部門一定結合當地的生態環境進行實地的考察記錄,并且還需要培育和貯存良好的種苗,適當的引進外來的林木,但是一定要保證當地的生態環境不會遭到破壞。要充分的發揮當地林業部門技術研發的優勢,集中優勢條件發展培育良種育苗,將當地的林業經濟發展狀況進行提升,使得當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結論
雖說我國的林業經濟總體來說發展前景較好,但是在現階段我國的林業經濟發展問題形式仍然嚴峻。地區的發展不平衡,某些企業的管理水平跟不上去,員工以及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久而久之,林業企業的經濟效益上不去,再加上現代科技無法解決某些林業上的難題,眾多的難題仍然等著解決。隨著我國對于林業經濟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上述的問題都能得到根本性的,妥善的解決。
參考文獻
[1] 朱松.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對貴州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影響及對策探討[A].森林可持續經營與生態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陳新會,胡志勇,王紅敏,李紅喜,湯雷.林業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綠色科技,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