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揚
摘要:現在的大中型城市,軌道交通運輸基本已經成為居民首選的出行工具。城市軌道運輸以其便捷、快速和舒適的優點深受人們的歡迎,所及對其進行管理和運營的好壞也和人們對他的滿意度密切相關。鑒于此,本文主要談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選擇,會對城市的運營造成哪些影響,并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選擇;運營管理
在道路建設行業,道路的選擇和其運營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城市的軌道運輸更是如此。當前,軌道交通運輸在城市發展建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作為基礎設施,是推動我國大中型城市邁向現代化、國際化進程的重要標志。在城市軌道的系統建設過程中,線路和線網的設備選擇十分重要,所以對其進行研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一、軌道交通系統分類
世界各國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形式的種類較多,技術方面的指標差異明顯,這也導致了各個國家對其評價并沒有一個相同的標準,也沒有嚴格的分類說明。按照國內的軌道交通部門的要求,從技術、運營和服務等角度對城市軌道交通運行系統進行分類,可如下表1所示。
在軌道交通運輸的關鍵系統分類中,確保列車進行安全高效,可以實現快速運行目標的是信號系統,它的核心部分是列車制動控制系統[1]。由于開始建設的時間有所差異,基礎水平和政策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裝備選擇了不同等級的列車制動信號系統,它主要包括移動閉塞和準移動閉塞這兩種系統。在供電系統方面,軌道交通運輸的供電方式主要可分為供電為輔集中式,分散式和混合式。我國一般以集中供電的方式為主,分散供電的方式為輔。
二、系統形式的選擇對運輸組織管理的影響
系統制式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操作設備的操作界面和功能特征上,它會直接影響到一線操作人員的操作使用,這就導致了行車組織管理方面需要制定一線一種管理制度,一線一種操作規范,進而會導致操作人員的培訓量有所增加,對安全管理投入量變大。
不同的制式也會在維修管理方面產生對應的差異。首先,廠家無法形成統一的備件生產標準,這就決定了維修的備件不能通用,使維修的部門需要準備不同系統設備的備件。這樣會使備件在采購、庫存和保管的過程中消耗更多的管理費用。其次不同制式的設備在維修過程中,如維修方法、要求工具、檢測過程中都會有所差異,這將導致維修人員對設備檢修內容與周期、檢修技術和故障判斷過程中造成差別。這就要求維修人員精通各種制式的設備,沒出現一種新的制式管理系統,維修人員就要重新培訓學習。維修人員的技能和經驗提高需要時間和精力,這樣促使該行業維修人員成本和培訓費用有所增加。
不同制式系統之間互聯互通也會出現問題,因為其互聯互通的難度較大,所以不能輕易實現。每次交通軌道規劃往往都是設計一條,造成單一的運行模式。沒有從城市交通的網狀或者整個軌道交通系統進行考慮,這就造成了跨線運輸、網絡化資源共享變成問題。除此之外,我國城市交通軌道運輸的部分核心技術由外國的供應商給予支持,缺乏他們的幫助我們難以實現城市軌道設施的建造,我們在這方面的技術發展遇到瓶頸難以突破。所以要實現不同制式的城市網絡交通軌道互聯互通,應該在建設初期就進行長久的規劃,為未來的發展留有余地。
三、對城市交通軌道系統制式的建議
首先,城市交通軌道管理部門應該對制式的選擇進行不斷優化管理,降低運營成本。運營管理方應該進行深入研究每一種制式的特點,分析其適合在那種特定的環境下運行。使城市交通軌道系統在線網模式下,采用單一或不超過四種設備制式,盡可能多地選取同一個商家的產品。這樣設備在協調操作性、互相連接性、技術操作和價格方面都會獲得優勢條件。
其次,運行管理方應該加強軌道運輸的標準化建設,統一要求設備的技術 [2]。管理部門應該制定行業技術的標準要求,讓各個制式具有相同技術和維修要求方面的人員進行多制式操作管理維修,各個知識特定的操作和維修再由各個制式的人員來完成。這樣可以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軌道交通在操作和維修方面的服務水平。同時也應該展開部件的統型研究,使部分部件可以適應多制式的設備要求。
最后,城市軌道交通的互聯互通是大勢所趨,所以要提高線網能夠互聯互通的能力。新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在建設前要考慮未來軌道的規劃,同時應該考慮網絡化和互聯互通。選擇的設備制式應該在不同的線路之間轉換聯通,而且要有跨站、跨線和共軌運營的能力。這樣既在線網下實現了資源的共享,有提高了作業的效率,減少了檢修作業的資金投入。
四、結束語
城市軌道交通應該是一個完整的交通系統,盡管制式多,也應該布置合理,功能齊全,相互合作連接。這就要求城市軌道在前期規劃時,要根據城市的發展合理規劃,為城市未來的發展全方位考慮,實現交通發展的健康節能可持續,選擇出最為合適的系統制式。
參考文獻:
[1] 肖龍飛. 淺析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模式[J]. 工程技術:文摘版, 2016(12):00063-00063.
[2]呂佳. 淺談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存在的問題[J].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22):283-283.
(作者單位: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