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電網在很大程度之上改變了之前較為傳統電力系統的狀態,將諸多的新技術應用到繼電保護技術之中,對于自然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繼電保護技術也需要相應的改變。
關鍵詞:智能電網環境;電力系統;繼電保護
1智能電網及其發展概述
1.1智能電網的網絡結構模型
與傳統電網結構形式不同,智能電網的網絡結構中電網線路呈雙向運行狀態,而在分布式電源電網的結構中,分布式電源作為整個電網結構中的一個連接電源點,具有獨立運行的性質特征,與整個電網運行呈現相對獨立的狀態。而傳統電網結構中,多以總線型或者是星型、環狀型、直線型等結構形式為主,雖然整體結構形式相對簡單,操作方便,并且在電網運行中電網線路是以單線運行為主,以確保電網運行線路操作的簡便性,同時也實現了電網線路運行中基于電流量的繼電保護,但也較為單一。總之,與傳統電網結構相比,智能電網運行中結構形式不僅靈活多變,甚至電網線路運行中的阻抗值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在這種狀態下的傳統電網繼電保護方案,已經不能滿足智能電網運行保護的需求,因此需要結合智能電網的網絡結構與運行特點,對其繼電保護形式進行創新與改進完善。圖1為智能電網的網絡結構分布示意圖。
1.2智能電網環境下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現狀分析
在智能電網環境下,電力系統的運行逐漸向著超高壓與大聯網方向發展,這種電力系統工作運行狀態,對于繼電保護的可靠性與安全性、靈敏性要求也更高。因此,為了滿足智能電網環境下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需求,進行繼電保護形式與技術的不斷創新與改進完善是必然現象。繼電保護作為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第一道防線,主要針對元件運行發生的異常、過載或者是短路故障等情況時,對電力系統進行保護。因此,繼電保護的可靠性、速動性與靈敏性等性能特征,直接影響著其在電力系統中的保護作用和效果。為了滿足其在智能電網環境下的保護作用,繼電保護裝置也逐漸應用智能化、網絡化等相關先進技術與設備元件,通過有效的保護運行方式設計,對電網運行中不同結構以及電力設備的不同運行狀態進行保護實現,進而為電網的安全運行和性能的提升提供保障與支持。圖2為智能電網中的繼電保護結構示意圖。
2智能電網環境下的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研究
2.1單元體的保護內容
對于一部分大型設備的直流線路、交流線路及其主要的結構,務必得做到相應的保護。在發電機的部分,得將關鍵點放在內部結構的保護之上,另外,還得預防其發生靈敏度延緩及短路、磁感失效等現象,與此同時,還要考慮電網容量以及電氣設備兩者之間相容性的問題。
2.2廣域保護技術的應用
廣域保護所針對的對象就是繼電保護的信息位置,對于我們國家較為傳統電網來說,其含有的智能化、自動化及信息量較少,將電力故障問題很好的解決。但是因為智能化電網的發展,從而很好地為信息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一個保障性的平臺,其間包含的信息量十分可觀,但是還會有很多的故障問題很難得到有效解決。因此,只有將廣域性技術對于信息技術及設備的保護,最終才可以將電網的安全性提升。
2.3差動保護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
對于電氣設備而言,其不僅僅要學習智能電網的相關保護措施,最為重要的就是怎么去有效的利用。在智能電網之中,廣域性保護完全起到了后備保護的作用,電氣保護的主作用就是差動性保護。其是主保護之中的一部分,通過對于其技術性的研究,目前在變壓器、電動機、發電機及其另外的一部分主要的電氣設備應用效果也是十分明顯。然而應用智能電網的過程之中,可以利用差動保護的相關措施來將其接到智能電網的使用端口,還可以同時接入到多個接口之中,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將工作效率提高。差動保護儀器的接口,其主要就是依據另外一邊電網用戶數量變化而相應地發生變化。
2.4智能設備及新型電子設備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
智能電網自身具備的優點很多,首先對于電力企業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之上將人工的投入降低,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與工作的效率;其次,對于用戶來說,對于用電的各類基本需求得到很好的滿足。
3結語
總而言之,進行智能電網環境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研究,對于滿足智能電網環境下電力系統工作運行保護需求,確保電網以及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促進電力建設的發展進步,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增平,姜憲國,張執超,等.智能電網環境下的繼電保護[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3,2:13-18.
[2]薛鵬程.智能電網環境下繼電保護的發展現狀[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2,11:299-300.
[3]王文生.智能電網環境下的繼電保護初探[J].機電信息,2015,6:99+101.
[4]林超.基于智能電網環境的繼電保護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5,4:244.
[5]胡博,牛聰.淺談智能電網環境下的繼電保護[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7:4.
(作者單位:國網泉州供電公司)
作者簡介:
白怡璇(1985.4.18-);女;福建泉州;漢;本科;工程師;電網調度員;電網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