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吉太
摘 要:當下,在漢蒙兩個民族進行文化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漢蒙廣播新聞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成為其主要渠道。不過,新聞有其鮮明特征,主要包括目的性、時效性和專業性,與此同時,在漢族和蒙古族之間也有著相關文化差異,多種因素對其產生影響,翻譯完成的蒙語新聞無法全面傳達其內含。在本文中,闡述了兩個民族語言之間的聯系和特征,分析了漢蒙廣播新聞翻譯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跨文化視域中漢蒙廣播新聞翻譯策略。
關鍵詞:跨文化視域;漢蒙廣播新聞;翻譯策略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2018)08-0-02
在我國有著56個民族,并且每個民族的特征都是非常突出的,所以,需要對不同民族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進行有效加強,實現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揚,并且對全民素質進行全面提高。與此同時,在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方面,新聞媒體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對其需求進行充分滿足。所以,對漢蒙廣播新聞翻譯策略進行全面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漢語和蒙語之間的聯系與特征
對于兩個民族的語言來說,詞語的相互吸收是兩者之間最為重要的聯系,也就是說漢語和蒙古語之間是“借詞”關系。當蒙語對漢語詞語進行吸收的時候,會對其進行相應改造,使其成為與蒙古族溝通和交流相適應的外來詞,同時在每個民族都有其語言發展的內在規律,在此過程中,需要將相關內在規律和外來語原詞發音法作為重要依據和基礎,實現具備相應規律的對應關系的建立。但是,漢語和蒙語分屬不同語言體系,在蒙古族的語言系統中,所包含的部分主要有語言成分和語言結構,這兩者都有其自身的系統性。除此之外,漢語和蒙語都有著獨特的發音部位和發音習慣以及方法,兩者之間有著比較大的區別。
(一)詞匯特征
蒙語詞匯的類型有三種,分別是單純詞、合成詞和短語。單純詞所指的是一個語素構成的詞。其中這一語素包括詞根和詞綴。構成合成詞的語素有兩個。漢語詞匯的類型是非常多樣的,不只可以單字成詞和雙字成詞,還有三字詞匯和四字成語。所以,當對漢蒙廣播新聞進行翻譯的時候,相關翻譯工作者需要將蒙古族語言的構詞方法作為重要依據,完成漢語中外來詞詞匯的重新建立。
(二)語法特點
從語法結構的角度來說,可以對漢語進行獨立應用,是一種孤立語,但是,蒙古族語言是需要配合應用的,是一種黏著語。在各個方面,漢語和蒙語都有著比較大的差異,主要包括內在規律、文字載體和語法語音等。例如,將漢語外來詞引入到蒙語中之后,需要將蒙語構詞法作為重要依據,對其進行相應調整,由此保證漢語外來詞在蒙語中的流通性。
(三)語音特點
在聲調方面,漢語有著較多聲調變化,主要有四種,但是蒙語不進行聲調的區分,只分成了輕音和重音。在音節方面,在蒙語中有多個單元音,分別是七個短元音和七個長元音,但是漢語中并沒有長元音,只有短元音。
二、漢蒙廣播新聞翻譯中存在的問題
(一)從漢蒙廣播新聞內容的翻譯方面來說,有著比較強的書面性
對于新聞體裁有著相應要求,需要具備兩個方面的特性,分別是專業性和目的性,為了保證這兩種特性,在漢蒙廣播新聞翻譯過程中會出現有著較強書面性的翻譯用語。同時,漢蒙廣播新聞的受眾較為廣泛,受眾的知識結構也有著比較大的差異,具備較強書面性的翻譯有著較為不利的影響,在新聞內容和含義的理解方面有著比較大的難度,無法保證漢蒙廣播新聞傳播效果。
(二)在名詞術語翻譯方面有其標準,但是對該標準的爭議較大
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很多時候會涉及名詞術語,不過,漢族語言和蒙古族語言本身就有著多方面的差異,主要包括文化風俗和語言習慣等,在此條件下,使得漢蒙廣播新聞在翻譯的時候無法達成一致,要實現新聞內容的有效傳播是非常難的,進一步導致漢蒙廣播新聞無法有效促進漢族和蒙古族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新聞所涉及的領域不斷拓展和延伸,在此過程中,對大量名詞術語進行了應用,如果無法滿足名詞術語統一規范和標準的要求,這種爭議必將不斷增大。
(三)在漢蒙廣播新聞翻譯工作中,相關翻譯工作者的素質有高有低,參差不齊
當下,漢蒙新聞翻譯專業工作者仍舊是比較少的,同時,現有的翻譯工作者中,部分人員自身的知識結構尚未形成,并且沒有掌握相關翻譯技巧,在此條件下,經常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的硬性翻譯,無法對翻譯之前的新聞內容所表達的含義進行有效傳達。
與此同時,相關翻譯工作者對漢族和蒙古族兩個民族的語言特征沒有一個非常全面和清晰的認知與了解,也就無法對漢蒙新聞進行更加精確的翻譯,致使所翻譯的新聞內容非常生硬,不能有效感染受眾。除此之外,部分翻譯工作者將翻譯之后的新聞具備感染力和凝聚力作為重要目標,為了實現該目標,對翻譯進行了過分渲染,導致翻譯之前新聞內容的含義得不到有效傳達。
三、跨文化視域中漢蒙廣播新聞翻譯策略
(一)在翻譯之前的新聞內容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對其含義進行全面理解和掌握,對其做到足夠重視
新聞有其自身的特性,主要是較強的時效性,正是因為如此,相關編輯翻譯人員在對新聞內容進行翻譯的時候,經常出現為了翻譯而翻譯的問題,也就是沒有對原文進行有效理解,在此基礎上完全按照書面內容進行硬性翻譯。所以,從漢蒙廣播新聞翻譯的角度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原來的新聞內容進行全面、細致的理解和掌握。第一步,在進行新聞內容翻譯之前,相關翻譯工作者對原來的新聞內容進行全面閱讀,可以深入理解其所要表達的意思。然后,將新聞所要傳達的情感和思想作為中心,圍繞其進行細節翻譯。
(二)在漢蒙廣播新聞翻譯方面有著相關語法結構,需要實現其統一標準和規范
在語法方面,漢語和蒙語之間存在著比較大的區別,正是因為如此,使得漢語和蒙語的表達形式也出現了較大差異。相較于漢語的主謂賓語法結構,蒙語的語法結構有其不同之處,主要應用的是主賓謂語法結構,在新聞翻譯中有著部分動詞和名詞,對于兩者的區分是比較不利的。在沒有全面了解和掌握語法區別的前提下,如果全部按照原來的新聞內容進行翻譯,必定會導致較為不利的影響和結果,使其出現邏輯不通的問題。要對該問題進行有效改正,必須對有著統一標準和規范的語法結構進行充分應用,并且實現語法結構的轉變,不可與原來新聞內容所要表達的意思相違背,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表達,通過這樣的方式保證所翻譯新聞內容的流暢性和通俗性,在較大程度上使受眾所接受。不過,在較短時間中,是不可能實現語法結構規范的目的的,所以,漢族和蒙古族需要為彼此提供相應幫助,在不斷開展研究和探索的過程中,尋求到可以實現漢蒙廣播新聞翻譯統一標準和規范的方法。
(三)對相關翻譯技巧進行全面掌握和應用,并且保證其靈活度
當對漢蒙廣播新聞進行翻譯的時候需要對相關翻譯技巧進行有效應用,不過,只是照搬相關技巧是無法取得良好效果的,必須同漢族和蒙古族兩個民族的語言特色相聯系和結合,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靈活應用,因此對相關翻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其具備較為扎實的學習功底。
其一,對相關翻譯工作者的整體素質和能力進行有效提高,通過對漢蒙新聞翻譯工作者的培養,使其掌握漢族和蒙古族的文化風俗,并且了解兩個民族各自的語言特色。
其二,定期開展培訓,在培訓過程中為翻譯工作者提供相應幫助,使其對漢蒙廣播新聞翻譯技巧進行有效掌握和應用。
其三,對所翻譯新聞內容所要傳達的意思進行有效表達是非常重要的目標,要對該目標進行有效實現,相關翻譯工作者不只是要具備其上兩種素質和能力,還需要始終將原來的新聞內容作為切入點,實現對全文內容的有效掌握,使得所翻譯完成的新聞內容同原文盡可能一致,并且有著鮮明的民族特點。一方面對信息進行準確傳達,另一方面可以為受眾進行理解提供相應幫助。
四、結束語
通過對跨文化視域中漢蒙廣播新聞翻譯策略的研究,從中發現,在漢族和蒙古族兩個民族進行多方面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漢蒙廣播新聞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成為其文化和經濟等重要溝通渠道。所以,對漢蒙廣播新聞翻譯的素質和能力進行全面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為信息傳遞的準確性提供重要保障,對于蒙語新聞推出更是如此,有利于實現漢蒙廣播新聞的全面覆蓋,在此條件下,對漢蒙廣播新聞翻譯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采取有效翻譯策略,主要包括全面掌握所翻譯新聞的含義、保證新聞語法結構的規范、合理應用翻譯技巧。
參考文獻:
[1]那木吉力.漢蒙廣播新聞翻譯淺析[J].中國報業,2017(04):87-88.
[2]寶音尼木呼.試論跨文化視域中漢蒙新聞翻譯策略[J].中國報業,2017(04):89-90.
[3]阿依達得.漢蒙廣播新聞翻譯對民族文化傳播的重要意義.西部廣播電視,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