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蓉 賀崠
為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精神,全面深化新時代中小學教師隊伍改革,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加快教育現代化,我認為,應該從基礎抓起,從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建設抓起。
一、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升教師政治思想素質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四有”好教師標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加強黨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學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示范作用。
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
建立師德師風長效管理機制,完善規章制度。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示成年人保護法》、《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一系列重要文獻和法律法規。引導教師具有全心全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思想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弘揚高尚師德,傳承優良師風,大力宣傳師德先進人物,開展“師德標兵”評選,傳播教育正能量。加大不良師德查處力度,治理教師有償補課、節假日收取家長禮金等教育亂象,凈化教育生態環境。
三、積極爭取建立更好的人事管理體制,用活教師資源
1、科學核定、使用教師編制。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規劃“中學專任教師工作量狀況及標準研究”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教師每周工作時間都在54小時以上,實際工作時間超過法定工作時間25%,一些地區的高中主課教師日平均工作時長甚至達到16小時。因此,在核定教師編制時,要根據教育的特殊性,考慮教師患重大疾病、女性教師多(特別是放開二胎之后,休產假人次增多)等因素,嚴格按照師生比核定教師編制,足額配備專業教師,嚴格控制班級學生人數,減少部分老師長期超負荷工作。嚴禁民辦學校挪用公辦學校編制,出現在編不在崗的現象。隨著后勤產業化的推廣,學校工勤人員編制可逐步縮減。
2、改革教師招聘辦法,廣泛吸引各類教育人才。學校教師招聘考核的重點是專業技能,應根據教學工作的需要,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公開面向各類師范院?;蛟诼毥處?,通過專業技能的考核,直接招聘具有教師資格證的優秀老師。對于特殊學科,如音體美及學科教練等,制定教育人才引進特殊政策,對該學科有特長的老師,經學??己?,教育主管部門審核,直接辦理調動或招聘手續,組建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學科搭配科學的教師隊伍。
3、改革職稱評聘辦法,完善評價體系。教師評聘職稱,重點評價教書育人、教育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業績貢獻,制定教師評價量化細則,加大考核力度,將考核結果作為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對符合高級教師任職條件的老師,即可推薦評審,對師能不精、師德不良、家長學生反映強烈的老師,可實行高職低聘,因此建議評聘分離,多角度解決教師職業懈怠問題。并適當提高示范高中高級崗位比例,緩解優秀教師集中地職稱評聘難的問題。
4、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首先要落實教師培訓經費,成立專門的機構、組建專門的隊伍負責教師培訓。充分發揮名校長工作室、名師工作坊、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等在教師常態化培訓中的傳幫帶作用,壯大中小學骨干教師和領軍人才隊伍。立足課堂,轉變培訓方式,通過日常的“推門聽課”、“教學質量月”等活動,以聽促訓、以賽帶訓,共性問題以業務講座的形式集中指導,然后再聽、再講,反反復復,促進教師業務水平不斷提高。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教師培訓”,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大力推行線上線下混合式研修跟崗學習,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利用假期組織教師研修訪學,擴大教師視野。
四、完善保障機制,進一步提高教師政治經濟待遇
1、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維護教師職業尊嚴。要提升教師的政治地位,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長期從教,需要強化其國家責任、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落實教師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充分發揮教師在辦學治校中的作用。關心教師身心健康,積極幫助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切實讓教師有歸屬感、成就感、幸福感。每年通過教師節加大教師表彰和宣傳力度,開展尊師活動,營造尊師重教良好社會風尚。
2、完善中小學教師經濟待遇保障機制。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的《意見》指出: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實現與當地公務員收入同步調整,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考核工作的指導意見》(教人〔2008〕15號)文件精神,按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原則科學合理的制定績效考核方案,確保教師在正常工作時間內的平均收入不低于當地公務員水平,特優教師實行特優待遇,加大對教學型名師的崗位激勵力度,穩定教師隊伍。
我們深信,只要從實際出發,遵循中小學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始終堅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放在學校管理的突出位置來抓,讓每一位教師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已的潛力,一定能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