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仁勇
摘 要:本文以工程實例的形式介紹城市快速路交通工程設計相關(guān)內(nèi)容,供類似工程項目參考。
關(guān)鍵詞:城市快速路;交通工程設計
1 概述
本項目為某地城市快速路一段設計,是本地內(nèi)部連接各分區(qū)的一條快速通道,該項目的建設滿足了地方人民群眾生活交通的需求,帶動了該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
本項目采用雙向八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標準:計算行車速度采用100km/h,路基寬度35m。
2 設計原則
交通工程設施應從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道路快速、安全、經(jīng)濟、舒適的優(yōu)點出發(fā),提供充分的系統(tǒng)可靠性和安全性,既要考慮建設者和經(jīng)營者的直接經(jīng)濟效益,利于節(jié)約資金和調(diào)動投資積極性,又要充分考慮本工程的社會效益。充分結(jié)合本工程及其周邊環(huán)境的特點,在達到適時、適量地提供交通信息,確保行車安全的同時,盡可能與道路的整體效果相配合。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應充分結(jié)合本路段的工程自身特點,在達到適時、適量地提供交通信息,確保行車安全的同時,盡可能與道路的整體效果相配合。
3 設計內(nèi)容及施工要求
3.1 路面標線
道路交通標線是交通安全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駕駛員視線,管理駕駛員駕車行為的重要設施。道路標線包括車道分界線、車道邊緣線、導向箭頭等,設計均采用熱熔標線。路面標線材料采用白色反光熱熔型涂料,標線干膜厚度為2.0±0.2mm。行車道邊緣線為實線,寬度15cm;主線行車道分界線為6m-9m虛線,寬度15cm;互通立交匝道行車道分界線為2m~4m虛線,寬度15cm。道路標線、導向箭頭及路面文字應符合GB5768—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1)道路交通標線的形狀、圖案、尺寸應嚴格按照GB5768—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的要求制作。
(2)標線涂層厚度均勻,無起泡、開裂、發(fā)粘、脫落等現(xiàn)象。
(3)標線的端線與邊線應垂直,誤差≯±5°;其它特殊標線的角度與設計值誤差≯±3°。
(4)熱熔型標線應用樣板涂敷,按4.8kg/m2計,表面應平滑。
(5)標線表面撒玻璃微珠,在噴涂后立即進行,應分布均勻,含量為0.3~0.34kg/m2。
(6)為了確保標線涂料和路面材料完全相適應,底油的類型和用量應先進行實驗。
(7)設置標線的路面表面應清潔干燥,無松散顆粒、灰塵、瀝青、油污或其他有害物質(zhì)。
8)所有標線應具有順直、平順、光潔、均勻及精美外觀,標線干膜厚度為2.0±0.2mm。
9)標線在施工前應先將道路表面上的污物、松散的石子和其它雜質(zhì)清除。噴涂工作一般在白天進行,天氣潮濕、灰塵過多、風速過大或溫度低于4℃時,噴涂路面標線工作應暫時停止。
3.2 交通標志
交通標志是以確保交通和行車安全為目的,給全社會道路使用者提供方便為原則,結(jié)合道路線形、交通狀況、沿線設施等情況,按交通標志的不同種類進行設置。本項目交通標志的設計主要以國標GB5768—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為依據(jù),主要包括禁令標志、警告標志、指示標志、指路標志。
禁令標志包括限速標志及限高標志。限速標志設置于各互通立交匝道起終點位置,提示路段限速要求;限高標志設置于上跨橋梁兩側(cè),提示跨線橋橋下凈空要求。
警告標志包括合流標志及隧道開燈標志。合流標志設置于匝道與匝道合流、匝道與主線合流處;隧道開燈標志設置于隧道入口處。
指示標志設置于主線沿線,提醒車輛按道行駛。
指路標志設置于各互通立交匝道分流點及出口前,為車輛指明道路去向,并提示與前方出口的距離。
本工程設計車速100km/h,本次交通標志漢字高度采用60cm,所有標志版均帶邊框。本工程版面主要按擠壓成形鋁板或鋁板進行設計。其材料的物理、力學指標應符合GBT 23827—2009《道路交通標志板及支撐件》相關(guān)規(guī)定,標志版面反光膜采用Ⅲ類(高強級)。
在道路內(nèi)外側(cè)的波形護欄、混凝土防撞橋以及隧道側(cè)壁上設置附著式輪廓標。道路內(nèi)側(cè)輪廓標為黃色,道路外側(cè)為白色。主線輪廓標間距32m,互通立交匝道輪廓標間距詳見下表。
(1)標志基礎。標志基礎放樣時注意避讓各類建筑物,不得侵占道路邊石。
標志牌基礎采用混凝土基礎,基礎下設置10cm砂墊層,采用鋼模板施工。砼灌注過程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為確保底座法蘭盤與基礎緊密連接,防止因砼收縮引起法蘭盤空鼓現(xiàn)象,基礎施工時應加入適量膨脹劑。基礎澆注完畢后,必須采用養(yǎng)生措施,強度達到100%以后方可安裝立柱和面板等上部結(jié)構(gòu)。基坑開挖坡度全部按1:0.33設計。基礎施工后,基地必須夯實,使地基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壓實度要求同原路基設計同時必須保持原坡比。
(2)標志安裝位置。嚴格按照相關(guān)規(guī)范要求控制標志牌立柱距邊石的水平距離及標志板底面距地面高度。標志板不得侵占道路凈空。
單柱式標志牌內(nèi)側(cè)距離邊石水平距離不得小于25cm,標志牌的下邊緣距路面端部應符合設計要求。
懸臂式標志牌的小邊緣距離路面不得小于5m。
標志牌與道路中線的夾角嚴格按照GB/T 23827—2009《道路交通標志板及支撐件》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執(zhí)行。
(3)波形護欄。為保證行車安全,降低車輛越出路外或越過中央分隔帶沖入對向車道時所造成事故的嚴重程度,本工程主線路測、中央分隔帶、互通立交匝道兩側(cè)均設置波形防撞護欄。
主線及立交范圍內(nèi)匝道兩側(cè)設置路側(cè)護欄,主線連接段的中央分隔帶設置中央分隔帶護欄,形式采用波形梁護欄,路側(cè)護欄型號為Gr-A-4E、Gr-A-2E,中央分隔帶護欄型號為Gr-Am-4E、Gr-Am-2E,橋梁段護欄采用組合式護欄,中央分隔帶開口處設置鋼管式護欄。波形梁護欄與橋梁護欄銜接處進行端頭處理設計。
①放樣。立柱應根據(jù)設計圖紙進行放樣,并以橋梁、通道、涵洞、立交、平交等為控制點,進行測距定位,可利用調(diào)整段調(diào)節(jié)間距,并利用分配方法處理間距零頭數(shù)。為準確放樣和保證護欄的線形,隔段進行樁號復核和閉合。立柱放樣后,應調(diào)查每根立柱位置的地表狀態(tài),如遇地下通訊管線、泄水等,或涵洞頂部埋置深度不足時,應調(diào)整某些立柱的位置,改變立柱固定方式。
②安裝。根據(jù)設計圖紙進行立柱鉆孔,并檢查使之與道路線形相協(xié)調(diào)。如路肩基本情況允許,采用打入法設置立樁,施工時應精確定位,立柱打入土中應至設計深度,當打入過深時,不得只將立柱部拔出加以矯正,而須將其全部拔出,待基礎壓實后重新打入。立柱打入困難時,可采用鉆孔法或開挖法安裝立柱。采用鉆孔法安裝,立柱定位后應與路基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分層夯填密實;采用開挖法埋設立柱,回填土應采用良好的材料并分層夯實,回填土的壓實度不應小于相鄰原狀土。設置于構(gòu)造物中的護欄立柱,施工一般在結(jié)構(gòu)物施工時已做好砼基礎。立柱安裝就位后,其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形成平順的線形。漸變段的端部護欄施工時,應按設計規(guī)定的坐標嚴格控制其立柱位置。
4 結(jié)論
交通工程設計是城市快速路工程設計的重要內(nèi)容,交通工程設計質(zhì)量直接影響道路建成后的使用安全,因此只有詳細分析、認真做好設計、把好施工質(zhì)量關(guān),才能確保城市快速路正常使用。
參考文獻:
[1] GB5768—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S].
[2] 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guī)范[S].
[3] JTG/T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細則[S].
[4] JTG/T F71—2006.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施工技術(shù)規(guī)范[S].
[5] 05MR601—2005.6.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S].